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黄梅四祖寺—黄冈—湖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4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又名双峰寺。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为中国禅宗丛林之始。位于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下,距县城15公里,占地110多亩,与东山五祖寺相隔20公里。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海拔599.8米。风景秀美,名胜众多。其中三塔(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两桥(灵润桥、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信禅师(580~651),俗姓司马,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迁蕲州广济(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镇。12岁投司空山璨禅师求解脱法门,言下大悟,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六十年。21岁于江西吉安受戒修学。越三年,闻璨和尚遍游江右告竣,归司空侍之,得传衣钵,为中国禅宗第四祖。大业二年(606),璨禅师寂。至庐山,住大林寺十年,研习止观。大业十三年(617),38岁,住吉安祥符寺,令城中禁屠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解围城之困。

  唐武德七年,蕲州道俗请师至黄梅造寺,见双峰有好泉石,一住近三十年。大敞禅门,聚徒五百人,自耕自足,勤坐为本。著《菩萨戒本》一卷以传戒法;又撰《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教人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以农养禅,行证并重,禅戒合一,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蕲州双峰多有得果之人。其忍禅师,承信禅师后,法妙人尊,时称东山法门;荆州法显,受“出要之方,降心之术”;衡岳善伏,得“入道安心”之法;荆州玄爽“亟发幽微,唯存摄念,长坐不卧,系念在前”;牛头法融,则悟“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之旨;新罗法朗,秉法东归,开海东禅道之滥觞。四祖及其六大神足,不仅神州禅门法运之所系,新罗法朗实海东禅道奠基人。

  永徽二年(651),祖命弟子造塔于寺之西岭。同年古历闰九月初四,自入塔中,垂诫门人,言讫而寂,世寿七十有二。第二年,塔门自开,肉身不朽,众迎真身回寺供奉。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曰“慈云”。

  弘忍后,有清皎、仲宣、居讷、法演、止堂、云谷、平川、三昧寂光、戒初、起高浪、晦山戒显、道纶溥等高僧相继驻锡西山。

  明正德十四年,四祖真身举手至顶,吐火自焚,得无数舍利,殿亦同灰。荆王发起重建。清咸丰四年(1845)冬,毁于兵燹,光绪间复修。后又毁,仅存三间祖殿与古柏数株。

  1995年12月,本焕长老担起重兴大业,历时五载,建成殿堂楼阁200余间,昔日祖庭,重现辉煌。2003年9月12 日,本老功成身退,净慧大和尚继任方丈。师以重振四祖禅风为任,倡导生活禅法,加强僧制建设,继办《正觉》期刊,举行以禅修为主旨的四众共修法会及禅文化夏令营等活动,并进一步整治寺院周边环境。而今,寺前停车场、“慈云之塔”石牌坊、传法洞、寺院至毗卢塔及传法洞朝圣台阶等工程相继竣工。千古禅刹,生机焕然。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原名正觉寺,又名双峰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它位于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寺庙创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历史,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韩国、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山又名破额山、破头山、双峰山,有诗为证:“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1619年破山禅师来到湖北黄梅的佛教圣地四祖寺、东禅寺参禅,在破头山结庐,清修苦行,阅读大量佛经和高僧著述。因为有感于明代江山易主,山河破碎,自号破山。

  据史载,四祖禅寺唐宋时盛极一时,有殿堂楼阁八百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整个古寺建筑殿堂楼阁八百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整个古寺建筑殿堂楼阁盘垣交错,层层叠叠,古色古香,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祖师殿、观音殿、方丈室等。除寺高建筑外,还有许多古迹景观,如一天门、二天门、花桥、碧玉流以及毗卢塔、鲁班亭、传法洞等三十余处景观。

  黄梅四祖寺-历史革沿

  唐代(618——907)

  高祖武德三年(620)应蕲州道俗远行之请,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携徒弘忍离江西泰和县潮山寺北上回到蕲黄故里。

  是年,因有山下於涟员外义捐破额山祖产供四祖大师兴建道场,四祖遂以山之南腰“九龙攒顶燕窝地”为定居地,扩建幽居寺,营宇立像,广纳群机,坐作双修,以农养禅,幽居寺成为中国禅宗第一座丛林。

  期间,千岁宝掌和尚游访归来,晋谒宗师四祖,礼请四祖兼任紫云山老祖寺住持。

  远方高士,异域禅流,跋涉关山,来此学禅,月逾千计。荆州法显,荆州善伏,衡岳玄爽,舒州法藏、法净等,先后来此依祖参禅。

  期间,四祖改破额山名双峰山,后世称四祖为“双峰道信”。

  贞观十年(634)即新罗国善德女王(630-646)初期,新罗僧法朗经庐山大林寺慕名追随而来,依四祖修学,得禅宗心要,归国弘禅,是海东(今日朝鲜半岛)禅宗的开创者。

  贞观壬寅十六年(624),祖赴金陵牛头山度化法融,开创中国禅宗牛头宗系。其付法心要“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为四祖禅法要义精髓的代表。

  期间,四祖在孔垅洪碾村彭蠡古泽西岸建接待寺,以迎送来梅参禅僧俗。

  贞观癸卯年(643),太宗慕祖之道诏召祖赴京师,祖上表逊谢。前后四返,竟以疾辞。第四度引颈就刃,神色俨然,拒不应赴,太宗愈益叹慕,赐珍缯以遂其志。

  贞观十八年甲辰(644),四祖在双峰山传法洞授衣法予弘忍承续宗统为中国禅宗五祖,时弘忍年44岁。

  期间,建种松道者祭祀塔,塔呈竖卵形,塔刹塔浑然一体,后人称无缝塔。而今鲁班亭中的小石塔。

  在此前后,祖命弘忍往返于幽居寺与东禅寺,管理寺务,尤重于东禅寺农禅基地建设。

  期间,弘忍承祖旨,于东禅寺接引老安(慧安、大安、道安)剃度为弟子。又在濯港化城山建意生寺,以纪念亡母周氏。

  高宗永徽元年(650),四祖命弟子元一在传法洞下建毗卢塔。翌年(651)秋闰九月初四日,四祖于塔内传咐法旨,跏趺坐化,世寿84岁,僧腊77夏。

  寺僧禀四祖遗训,奉弘忍继席双峰幽居寺第二任住持。

  永徽三年,毗卢塔门无故自开,四祖真身仪相如生。弘忍率众以布裹漆,敬塑保护,永住塔中供奉。

  永徽五年(654),因求禅海众日增,幽居寺难以承受,移锡东禅寺设坛弘法。弘忍遂择法朗住持双峰,世称黄梅法朗,此后元一继席。

  龙朔元年(661)弘忍传授衣法岭南行者惠能为禅宗六祖之后,于咸亨中移锡县境东部之冯茂山白莲峰侧,建禅定寺,辟白莲池,是为五祖寺开山始祖,四海佛徒,趋之若骛。至上元二年(671)示寂。

  大历三年(773)代宗李豫赐四祖谥号“大医禅师”,塔号“慈云”。

  唐宪宗贞元和年间(806-820),柳公权、柳宗元叔侄游四祖寺;柳公权于龙头岩涧石上镌“碧玉流”。

  期间,柳宗元被贬柳州题诗《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抒发对四祖寺怀念之情。

  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日僧慧锷自五台山恭请观音菩萨金像欲回日本供奉。取道四川,沿长江下行。其时黄梅上乡山谷低洼处,均为彭蠡古泽水域,今已成垄岗平原。慧锷朝四祖寺,当航行至双峰山区,遇大风,慧锷请金像于莲花峰泰源观洞中护藏。数日后风息启航,香像竟嵌入石壁。即请四祖寺僧念经方启,首次显示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之先兆。泰源观自此改称观音砦。

  僖宗乾符四年(877),王仙芝义军驻于观音砦。僖宗中和二年(882)黄巢再临黄梅。破额山后战事频繁,四祖寺寺院遭受损毁。

 

宋代(960——1127)

  五代末至北宋太宗淳化期间,六祖下六世临济僧清皎禅师住持四祖寺,直至终老。淳化癸巳四年(993)八月二十三日入化,世寿八十八。

  同期,建衣钵塔。

  太宗端拱(988-989)初年,临济僧自南禅师由蕲春三角山应召至四祖寺继席,尔后志諲,禅师相续。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天台僧仁禀募化邑人上春坊唐氏五兄弟,建高塔寺塔,时四祖寺住持为云门僧志諲禅师。五祖寺住持为其同门师戒禅师。

  真宗咸平二年(1002)敕幽居寺为正觉禅院。

  仁宗康定至庆历(1040——1048)年间,居讷禅师从庐山来住锡四祖寺,约八年时间。后于皇祐(1049-1054)移居庐山园通寺,世称“圆通讷”。

  仁宗庆历年后(1048——1067),居讷弟子、六祖下十二世临济僧惠海禅师、曹洞僧处仁禅老先后住持四祖寺。

  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黄龙慧南弟子、临济宗十二世桂州法演禅师住四祖寺,达三十余年。期间,其同门师侄白云守端弟子临济十三世绵州法演执席五祖寺,四祖法演为其白槌送座。

  哲宗元符元年(1098),四祖法演示寂。五祖法演为之举丧,写挽诗悼念。

  哲宗元符二年(1099),戒耸小师募山前(天津)居士刘子常造鲁班石亭以护唐建栽松道者的墓塔。江州德化县的今日之张河乡都料匠(工程师)人卢仁仲陈墨主建。记事铭碑今仍存石亭北壁。

  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祖下十五世仲宣祖意禅师住山,率常住二百余僧建涅磐堂。时江西临济僧惠洪觉范来梅,应请作《双峰四祖正觉禅院涅磐堂碑记》与《栽松庵记》。栽松庵住于破额山双峰之巅,为栽松道者栖身的故址。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六祖下十六世孙祖弥、宗肇二师先后住持四祖寺。

  南宋咸淳(1265-1275)至元明宗至顺(1330-1334)年间,本县一百六十岁老翁黄眉山人于碧玉流旁镌五言诗一首。因其“眉黄色,长三寸,过两颊”故称黄眉翁。

  元代(1271——1368)

  至元(1279——1294)与元贞(1295-1296)年间,西山明禅师住持法席,豫章元熙至此祝发。

  大德年间(1297-1307),止堂定禅师住持双峰,多有建树。在清康熙丁丑(1697)《四祖禅堂碑记》对其评述甚佳。

  止堂定公示寂之后,其徒云谷兴与平川济,各掌一房,四祖寺自此始分为二房。

  英宗至治二年(1322),四祖、五祖真身从蕲州府回山,御敕四祖谥号“妙智正觉禅师”,授时任住持平川济以伽黎紫衣袈裟之赐;又出宫银万缗,半修塔庙,半燃长明之灯。翰林院大学士虞集撰《敕赐黄梅重建五祖禅寺碑文》中记述此节。

  顺帝至顺二年(1333)敕改正觉禅院为正觉禅寺。

  后至元六年(1340)住持庭柏祖意禅师于西涧上建明月桥。至正十年(1350),又于幽黛河出水口石龙头上建灵润桥。

  元代诗人赵国宝朝礼毗卢塔,其诗作“一层石塔一层云,塔外松筠数万根,大圣至今身不坏,游人如见佛长存。”见证四祖真身在至元年间仍安住塔中。

  元末,邑人都督於显聚乡民在双峰山大小二尖建砦,以御元兵。

  明代(1368——1644)

  洪武期间,邑人袁山村民袁少泉募资于双城驿驿道跨河处建功德桥,从此黄广两县界河结束了水涨路断的历史。

  洪武中期(约1380年)监察御史湖广按察使黄仁朝礼四祖寺,在灵润桥下刻七绝一首“双峰一片白云飞,古塔松苔紫气微,坐听桥头流碧玉,心随清响落鱼矶”。

  期间,弘治进士户部主事李得阳于灵润桥下题刻七绝诗一首。

  正德十四年(1519)祖师真身头顶出火,像与寺俱焚。荆王朱维廷得梦感,出饷银铸铁像,重建殿宇,敬塑金像。

  明嘉靖庚申(1560),邑人胡效忠在桥下西南重刻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年间,访四祖寺师作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万历(1573——1620)后期,殿宇坍塌,御史王珙重建,在灵润桥头西山古道东侧题写“天下名山”摩崖巨刻。

  戒初禅师住持四祖寺,始建方丈室。退居后,果灯禅师继席。

  崇祯五年(1832),千华山律师三昧寂光应蕲州府荆王朱慈烟之请,来黄梅重振佛法,住持四祖寺达十二年。期间兼管住持五祖寺、老祖寺,普修全县佛刹,黄梅佛教为之一振。清顺治主政,律师离梅赴南京,南明福王敕封国师。

  清(1644-1911)

  顺治初,蕲州僧人破一本康禅师住四祖山,后有云居山僧起高智浪禅师继席。

  康熙元年(1662),晦山戒显应黄广善信之请住山六年,大振四祖禅风,推行《禅门锻炼说》,重修禅堂,开万工池,海众云来,后其徒石房熔继席。

  乡宾吴之芬在寺东侧青龙咀建普同塔堂宇,捐四五亩供香火。

  康熙九年,道纶溥公住山,二十六年中祖庭大兴。

  康熙三十一年(1692)黄梅州主知府王辅,知府贾钅立率蕲州府三县官绅到四祖寺树立《四祖禅堂碑记》碑,表彰道纶溥公的功绩及戒行,至今尤存。溥公住山二十六年,中兴住持祖庭,僧俗共赞。

  康熙三十五年,道纶溥公示寂,塔于本山。

  道公之后,莪山密行继先师住持四祖寺。

  乾隆乙亥(1755)二十年,吴之芬、孙璋玮扩大普同塔院,维修一新。

  乾隆初,廓庵则禅师执席西山。

  咸丰四年(1854),太平天国驻军西山,袭扰频仍,焚毁四祖寺,损毁惨重。

  同治初,邑绅帅远勋兄弟偕众姓乡绅在双峰之巅重建堡砦,今砦门砦墙雄风犹存。

  清同治至光绪中,广济县临济僧人悟裔禅师住西山。

  光绪十九年,《名山访游记》作者高鹤年居士,自广济双城驿入境,来访四祖寺,拜种松塔与祖师殿。与慧静禅师相逢。

  清末,有莲白、德本、文禅师诸师相继住山。

  民国(1911——1949)

  1922年,常安法师住山,主持四祖寺三坛大戒,濯港余皇觉写诗祝贺。

  1918-1924年间,日本研究中国佛教学者常盘大定和东京大学建筑史权威野贞在我国十八个省开展中国寺观史迹考察,将其所得汇编成《支那佛教史迹踏查》,其中有关于在四祖寺考察活动的资料。

  常安、妙莲、心玉诸师相继住山。

  1930年,四祖寺是中共黄梅北区区委和苏维埃驻地,是国民党重点清剿地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拆完四祖寺殿阁数栋,运至县城大河濯港修碉堡。数年不息,五祖寺亦同遭劫。

  住持僧西域任战时湖北省佛教会委员,组织四祖寺僧人参加“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湖北黄梅县分团四祖寺慈救队”参加武汉会战、黄广战役救护伤员。

  1948年底,僧西域离寺。从此,四祖寺无常住僧人。

  近代(1949——1993)

  1949—1953年,寺无住僧,仅有一孤老居士以此为家,早晚上香。期间,大河某校教师率学生摧毁四祖寺铁铸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像,御赐玉印遗失。

  1953年,县政府建国营五祖寺林场总场,管理全县四山林木。四祖寺为其分场之一,殿堂作为分场办公、住宿、库房之用。

  195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颁文公布四祖寺毗卢塔、鲁班亭、衣钵塔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大办钢铁,黄梅四山百年林木尽遭砍伐,入炉成灰,四祖寺山区古树幸存无几,明荆王铸四祖宝像被砸,由区政府卖给废品收购站。

  1965年,县政府拨款,由五祖寺僧人海妙法师负责对毗卢塔进行第一次塔顶维修,在塔刹空洞覆盖汤镬堵漏。

  1960年——1970年间,为扩大耕地,劈山造田,实现田园化建设,四祖寺院外的东、西、北山坡上的三处塔林中的历代僧塔、僧墓,除几座体形较大者之外,都全部推倒,构件与墓碑被运往山下各村架桥造粪池。

  期间,一些颓废建筑全部拆毁,仅存祖爷殿、慈云阁二间,观音堂平房三间,慈云阁作大队部食堂,观音堂作村办小学。寺院荒芜宅基地全部改为林场果园。

  十年浩劫,大河区红卫兵来四祖寺破“四旧”,本已千疮百孔的四祖寺再遭摧残。至此,千年古刹洗劫一空。

  1979年日本水上勉、柳田圣山一行五人,由县政府外事办主任刘建雄、县文化馆桂遇秋陪同参拜四祖寺遗址。

  1982年,比丘尼觉道法师由花桥村(今改名四祖村)村民从紫云洞请来住进四祖寺残存的观音殿。周边各村与武穴双城驿一带善信自发前来帮助整理残存祖师殿及生活用房。中断十多年的四祖寺香火又重续点燃。

  1982年,全国文物普查中,四祖寺毗卢塔、鲁班厅、衣钵塔、明月桥、灵润桥与石刻群均被确认为省级以上的重点文物。

  198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颁文公布四祖寺上述古建筑群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县文管所根据县政府安排为本县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标志,对四祖寺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1990年,县宗教局派从少林寺返乡的黄梅籍僧人行时提心法师管理四祖寺,觉道尼及其徒众仍留常住。

  1990年至1992年5月,县文化局工作组进驻四祖村(即花桥村)。工作组长、县文化局副局长黄雁同志申请县政府拨款,开辟从一天门经四祖寺到门坎山口的登山公路,这是破额山区的首建进山公路工程。公路绕道灵润桥北侧通过,在古桥之北新建钢筋混凝土单孔石路一座。从此,灵润桥不准通行机动车,使古桥得到保护。

  1992年5月,县博物馆专业人员踏勘双峰尖,发现古砦遗址,又在门坎山口发现黑脸门生石塔。

  1993年9月,县博物馆业务人员一行,首次对毗卢塔、鲁班亭、衣钵塔实施测量,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前期资料准备。首次在鲁班亭后侧发现建亭记事碑刻,记载鲁班亭建于宋元符二年(1095)二月二十日,由德化(今黄梅县)匠人卢仁仲设计施工。

 

  四祖寺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破额山
  电话:0713—3166 309
  邮编:435509

  《正觉》编辑部
  地址:黄梅县大河镇正觉寺内
  电话:0713—0713 — 3166 010  传真:0713—3166 117

  网址:http://www.hmszs.org/index.asp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湖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