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滨州市卧佛台遗址—滨州—山东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30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滨州市卧佛台遗址  位于滨城区,为龙山文化遗址,先后出土过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代的器物,如石斧、石凿、骨锥、钵等及灰、黑、白砂等陶片,曾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台原占地约5000平方米,顶端面积约1500平方米,台上曾建有寺庙,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卧像,故名。因台上荆棘、野草丛生,远望状如卧虎,所以当地人又称之为“卧虎台”。 
  经区文物工作者几十年在此考查论证,这里曾是远古河道,由西南蜿蜒东北,卧佛台处于古河道东侧。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民在卧佛台附近构筑工事,曾发现部分珍贵文物。1956年滨县油棉厂在卧佛台取土,地表80厘米以下发现大量黄砂,黄砂里面夹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兽骨,文化层达120厘米,上层为商周文化(距今约3500年),出土为夹砂灰陶鬲、泥质灰陶豆,罐、壶等。下层为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遗迹,出土物有石斧、石铲、石锄、石镞、骨锥、骨笄、泥质磨光黑陶杯、蛋壳陶片、野猪牙、马牙、鹿角等。 
  最近经省考古专家对卧佛台出土遗物进一步论证,又发现了距今(61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可辨形器物有鼎足、饰有乳钉纹的白色陶裆部等。卧佛台出土的器物比较典型,是鲁北最早发现的一处龙山文化(甚至更早的文化)遗址,油棉厂未建前,曾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在数千年之前,这里河流由西南向东北穿过,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植被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和动物生长。 
  据明《滨州志》云:“卧佛台,始归侯氏,更董氏,易王氏,少司徒张氏伯仲贸之为城市隐。”少司徒指明嘉靖年间南京户部尚书张西铭,张氏在台上植果木,起书舍,群弟子而授之。由于子孙发科,这里俨然成了风水宝地。卧佛台后归杜氏,杜氏进一步在台上“植松柏,营廊舍,教弟子读书其上”。

标签:山东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