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阳春崆洞岩寺—阳江—广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5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清 阳春 崆洞岩禅寺 位于阳春市城西4公里处的崆洞岩洞口。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正门向西,建有玉皇、文昌、观音、韦驮等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阳春县知县姜山重修禅寺,改正门向东,增建山门、禅房、厢房、金刚塔、三宝殿等建筑。后多经修建,古貌犹存。 
  禅寺内建筑分置在岩洞的三层洞府内。进入山门为第一洞府,包括厢房、金刚塔、大雄宝殿;拾级而上是观音阁、韦驮阁、六祖阁等,为第二洞府;玉皇宝殿、文昌阁建于最高祠府。当代添建的望月亭耸立在西门的最高点。 
  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砖木结构,单开间,面阔6米、进深5.4米,抬梁式屋架,由4条六棱花岗岩石柱支撑,木质斗栱雕刻卷云纹,左侧有横门。殿内塑座佛3尊,通体鎏金。 
  玉皇宝殿、文昌殿建于明代,重檐歇山顶,左右墙以线砖叠砌,镶嵌釉陶窗,古朴典雅。 
  禅寺亭阁依山洞地面起伏布局,回廊结构紧凑,幽深曲折贯通,与洞内奇岩怪石融为一体。禅寺内还保存着明代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31题、碑刻13通。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阳春崆峒山
  位于广东阳春市城西3公里处,山中有一岩洞,叫崆峒岩,岩洞分五层,可游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山下有岩,岩中有寺,寺外有峰,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俱全,以古雅清幽为特色,亦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岩中的禅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丁丑年间,清乾隆二十一年阳春县令姜山重修。崆峒岩有众多字碑、壁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尚存摩崖石刻近100幅。有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曹秀先所题的《岩亭》,有《第四崆峒岩碑刻》、《修四崆峒岩碑刻》等石刻名篇,不仅记述了岩峒史迹、人物、景点,而且文章情理并茂,其字其文,其史其迹,其景其趣,读后余香长存。岩中佛教、道教古迹并存。有我国第一尊“四方佛”,为今人曹崇恩艺术大师铜塑,由佛家赵朴初题字,其艺术形象亦很高,四尊一模样,既有佛的慈悲为怀之感,又有艺术高超之觉,使人看了叹为观止。还有观音殿、文昌阁、玉皇殿等。
  洞中有钟乳、石幔、石柱千姿百态,山亭庙宇雄奇瑰丽。新开发的秀峰景区,在崆峒岩山顶,游览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巍峨陡峭,石、洞、花、草及树木生于峰林之间,美景天成。诸峰顶端或半壁上建有凉亭12座,供游人观光休憩。并可统览阳春市区及饱览阳春风光。
  在崆峒岩中有好几个亭阁,迂迥于各层之间,大小参差不一,各个亭阁各有特色。有的藏景于亭,岩壁的石钟乳、石柱、石幔、石狮、石钟、石鼓,妙景生辉,琳琅满目;有的亭上有寺宇,如洞口的禅寺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建筑物是仿宋为基础,具有明代特色的古建筑,有殿有阁,有塔有亭,有联有画。名为《洞天福地》的高亭,立于洞口西门,高居临下,对外可看到田园秀色,高峰叠翠。对内又可看到壁书奇岩,细细品赏,诗中有景、景中有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广州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