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龙池岩寺-漳州-福建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30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池岩位于龙海市角美镇东部白礁村文圃山山腰处。座东北朝西南,海拔121.6米,主峰高185米,寺殿建筑总面积2450平方米。
  龙池岩又名文圃禅林,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宋)永初(420-422年)年间,初供奉观音菩萨。相传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李忱(唐宣宗,847-859年)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曾到此处,喜此山幽林密,泉清荷香,则解衣沐浴于泉水间,百姓称之“真龙入池”,故而得名龙池岩。
  龙池岩景致优美,山势清秀,松荫茂密,洞虚壑幽,有桥、亭、林、石、泉。文物古迹丰富悠久。虽经历1000多年沧桑变迁,但仍保留有宋代朱熹及明郑成功等历代数十位名人名将、诗人墨客留下的碑文、碑记、书文题刻,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游览胜地。1982年6月龙海县人民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0月登记为宗教场所。
  目前寺院旧主体建筑为明、清时代重修。如光绪二年重修大殿门柱联:“山西松声音流南海,岩头月影色照西方”;“龙树传衣源流有本,池莲生钵法力无边”;左侧门:“溯帝子潜踪增辉若兰,佛印光普照默佑苍生”,右侧门:“胜地接文山佛源称士,梵音临华圃释可通儒”。1987年住持和尚善扬法师集资扩建东侧功德堂、僧舍及殿前放生池。1988-1991年善扬法师曾往菲律宾讲经,向海外募资并合厦、泉、漳、码等地信众捐献乐助,修建西厢斋堂、居士客房。1992年后经海内外十方信众乐助捐款兴建大悲殿。1995年后善扬法师集资30多万,兴建2公里长的上岭通寺石板车路,台胞捐献人民币300多万元兴建三圣殿、地藏王殿(二楼藏经堂)。2007年4月24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维修大雄宝殿。目前寺院所有通道、楼阁、放生池、台阶等周围均用不锈钢护栏围扶,显得、清净、庄严,构筑紧凑精美。
  龙池岩主供释迦牟尼佛及观音菩萨。进寺墙门是乾隆丙戌年捐修,后又多次重修。门斗上有“文圃禅林”,门柱一对石刻楹朕“龙藏远承恩经传觉院,池池圆常说法派衍宗门”。入墙门进殿埕即可见到乾隆年间修建的古老土木建筑的主殿,殿门前一对八仙骑龙的蟠龙石柱,四对石刻楹朕和二扇门古人物风景石刻版图,图景含蓄默义,深思始能悟出有“祈、求、吉、庆”的启示。主殿三门二进台阶式中有天井的构建,中门上悬挂庄严的“敕赐龙池禅寺”的额牌,前殿厅中坐着坦胸露腹、笑颜常开的金色弥勒佛,背后竖立着神态威严的韦陀菩萨,左侧地藏王菩萨,右侧迦蓝菩萨。沿两侧台阶而上大雄殿,正中龛供奉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座龛前供桌放一尊缅甸白玉石观世音菩萨坐式塑像,两侧陪供形态生动逼真的十八罗汉座像,主神龛上悬挂着清乾隆癸酉仲夏立挂的“大雄宝殿”匾额和乾隆壬午仲春立的“紫阳遗迹”匾额。出主殿东厢有祖堂、功德堂及僧舍,祖堂祀东土历代祖师。西厢为斋堂及居士香客上山进香留宿的层厅房。客室有30多间。由西厢边而出,沿后小山台阶扶梯而上,三座间隔齐列、斗拱式四倒向红绿琉璃瓦的建筑:大悲殿、地藏王殿、三圣殿显在眼前,飞龙翘脊,双龙戏珠,精雕细饰,色彩鲜艳,瓦梁参差,构筑精美。三殿周围广场宽敞,并间有小放生池,龟鳖畅游,鱼跃其间,风光秀丽,环境独特。
  龙池岩一贯香火鼎盛,信徒云聚,寺内常有僧众居士十多人。佛事活动按佛教的礼仪举行各类型正规的拜仪活动,大型的礼佛信众常逾千人。
  龙池“十八景,景景醉人心”。登山凝眸东望,汪洋无际,渔舟商舶、万叶中流,太武山遥遥相对。海沧、龙池开发区,厦鼓宝岛均在眼前,远村平畴,视野辽阔,真使人眼界顿开,心胸宽亮。虽经1000余年时景迁变,但龙池岩周围山林中垒垒巨石上仍遗留有珍贵的历史积淀:跃龙桥、彩虹桥、丹灶石、华圃书院、放生池、印月潭、拍门、涉趣、串珠、锁龙、荷池、寒竹风松、松劲风清、伏、月魄涵江、环山抱月、清可濯缨、石龟抬牌等石刻和遗迹令人目不胜收。“放生池”石刻书文系乾隆辛卯岁仲冬镌,书文:“石溪黄文田先生购复放生池旧迹开讲堂下荷池”。“拍门”系宋朱熹傍山而建的办学、讲学、治学之处“华圃书院”。院有书舍房厅99间,修复大悲殿时,曾发掘出被埋没数百年的房基,排列整齐,门阶清楚的房基遗址。“丹灶石”系南宋宝庆元年七月朔邑宰九江王楷书的石刻。丹灶石与白礁慈济宫同根,是保生大帝吴真人(吴夲1006—1016年)行医采药炼丹处。寺周山上有明万历重兴,道光时重修的舍利塔。祖堂内有“林济开山,云门重建”的楹牌。东侧山有庚午年孟秋建立的优婆塞、优婆夷海会塔等。

 


 

  龙池岩寺
  ⊙王怡庭 文/图

  龙池岩寺全景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据说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龙池岩寺设立玉屏讲堂传播儒家学说时所写。 龙池岩寺位于漳州市与厦门市交界处,隶属龙海市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所辖的文圃山,西南山脉。

  传说唐武宗会昌四年,太子李忱曾到过龙池岩寺,喜此池水清澈便解衣下池沐浴,并赋诗云:“惟爱禅林秋月空 谁能归去宿龙宫 夜深闻法餐甘露 喜进莲池世界中”,因真龙入池后故称龙池岩寺。龙池岩寺虽然不大,但很有灵气,数百年来香火鼎盛,游客络绎不绝,自古就有“龙池十八景,景景醉人心之说”,如:彩虹桥、丹灶石、炼丹亭、涉趣石、跃龙桥等大部分的景观至今都还保存完好。景区里还有甚多名人的摩崖石刻,如南宋朱熹的“拍门”、“寒竹风松”,王楷的“丹灶石”,清代黄文川的“松径风清”、“ 伏龙岩”、“月魄涵江”,黄对杨题刻的“清可濯缨” 等二十余处。龙池岩寺前小小池塘明澈如镜,天光云影徘徊如生,寺后月色松声,山涧清泉源源不断顺着文圃山脉南流入海。

  龙池岩寺前殿有两副对联将此景描绘得有声有色:“梵宫临华圃释可通儒,胜地接文山佛原称士”(华圃书院是朱熹在龙池岩寺讲学的课堂),“岩头月影色照西方 山面松声音流南海”,从这对联中可以看出,龙池岩寺当时既是佛教的圣地,也是儒家学说的教堂。理学家朱熹将龙池岩寺池塘清澈如镜,来源于山涧清源,引申到学问知识也须不断补充、积累、更新的治学之道,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传世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龙池岩寺虽然不大,数百年来能香火鼎盛,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就来源于她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

  龙海龙池岩
  位于角美镇文圃山南麓。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全国时,见文圃山上池塘石棱泉冽,解衣畅浴,暑气全消,赋诗云“惟受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真龙”入池,故名“龙池岩”。
  龙池岩上有紫阳祠,栖贤楼,印月池,磊岩,拍门祠、蕴玉居、旷怡亭、笏拜轩、观海寮,山泉三迭,石塔、彩虹桥、跃龙桥、涉趣石,华圃书院碑记和朱熹“寒竹风松”题刻、王楷“丹灶石”题刻、黄文川“伏龙岩”题刻等胜迹。华圃书院有玉屏讲堂,系朱熹讲学之处。朱熹在治学中观书有感,题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拍门祠,为朱子居住遗址,时朱熹曾教育学生,对师长应讲礼貌,凡有所求教,必须先拍门,得到许可,方能进入。祠旁石上刻有“拍门”两字。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儒胡宗华也曾在此设馆授徒,龙溪翠林郑深道、埔尾林魁俱从此修学成名。
  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池岩摩崖石刻碑记: 龙池岩位于龙海角美白礁村的文圃山南麓。相传唐武宗会昌四年(884年)太子李忱随高僧断济禅师云游至此,见文圃山池塘石凌泉冽,解衣畅浴,暑气全消,赋诗云:“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因“真龙”入池,故名龙池岩。
  龙池岩唐时进士谢攸与弟谢修,曾在此读书;五代时主簿洪文用、宋代名贤石贵等隐居于此。宋进士杨志为纪念贤,在此建“三贤堂”以祀之。宋理学家朱熹于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授同安主簿时,慕“三贤堂”之名,登临游览,在龙池岩建“玉屏讲堂”,在此讲学。历代名人墨客,在此留下题刻20多处。其中有玉屏讲堂旁朱熹手迹“拍门”二字阴刻石上,意为求教须先拍门。另有朱熹等人题刻“寒竹风松”、“丹灶石”、“伏虎岩”、“松烟风清”、“清可濯缨”、“月魄涵江”、“放生池”、彩虹桥的“彩虹”、凌汉桥的“凌汉”等题刻。此外,岩上还有紫阳祠、栖贤楼、印月池、蕴玉居、旷怡寺、笏拜轩、观海寮、山泉三迭、石塔、涉趣石、华圃书院等胜迹。华圃书院尚存谭尚忠手书“讲堂”石匾一个。

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龙池岩寺
地址: 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
联系电话:0596676863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