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宝林寺-南平-福建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邵武市宝林寺
  邵武宝林禅寺旧称楠木寺、楠面庵。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境内的池下村罗汉山的深山老林之中,始建于公元九四四年,后于清康熙年间被焚毁,废弃三百余年。一九八九年,当地百姓重建该寺,香火复续。并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庙会。一九九一年,住持云水僧释透印法师携第子智虹缘居于此。并经数年的扩建,成现在规模。善男信女遍及海内外。寺后三棵堪称国宝级的古杏树,树龄已一千多年,灵光笼罩。主持透印大师是海灯法师的师侄,其身怀绝技但不太肯说,其医技水平也名震一方。若与他有缘你一字不说他也能说出你一生的运势。
  从拿口镇沿往池下村方向行十七八公里,过了池下村,继续沿着溪边道路,穿过越来越密的原生态林,便来了到宝林寺所在的山脚下,从山脚可顺石阶小道而上,亦可顺水泥路开车上山到寺前,但从这里开始的路只是一条单行车道而已。

 


 

  距福建省邵武市七十公里的拿口镇池下村,有座闻名于全国的药师菩萨道场宝林禅寺,由临济宗第九代高僧惠光禅师初建于唐朝公元844年,寺院坐落于邵武、建阳、顺昌三县交界处的笔架峰麓群山之中。与武夷山脉相连,遍山生长楠木。故寺院初名楠木寺又称楠木庵。建寺二十载,住众一百多僧人。864年正逢闽北天旱蝗灾,粮菜无收。唯楠木寺周围十余里内无虫无旱。山中有种观音土可以吃,但常吃不易消化。方圆三百里饥民涌上山来。大批饥民还感染疾病。惠光禅师领僧众采集山中草药为民治病,让大家采集野果、树皮、根茎搭配观音土充饥。并日夜领僧众诵经持大悲咒,洒甘露净水,祈福消灾。一月后蝗虫消失。又喜雨连降数日,农物重新种植、生长,数月后,饥荒散去,有近千户人家不愿离去,离寺院不远搭棚建房落户生根居住下来。故当时楠木山又称千户山。至今还留有屋基瓦片可寻。
  宝林寺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香火不断,历任住持如唐惠光、宋了然,元空灵、无相,明法藏、法空皆会行医治病,采药配药,悬壶济世,远近求医问药,礼佛敬香者络绎不绝,虽同是寻常药,疗效竟是不同,这并非是医术高明,实乃佛菩萨愿力加持,故楠木寺又有药师菩萨道场之称。
  时过境迁,楠木寺在康熙年间,不幸被叛军焚毁,众僧离散、寺院荒废三百多年。1991年初,浙江有位透迎法师有天入定,看群山之中:有座寺院,富丽堂皇,有座7层琉璃宝塔、内有千尊佛像在霞光笼罩下,散发金光透明清淅。寺院周围林木参天、溪水涓流。三位长者仙风道骨般静坐于三棵银杏树下。忽然雾起既散,三长者隐去不见,却看见达摩祖师结跏趺坐于银杏树东百米处的淡雾中,祖师后面一座高大殿堂忽隐忽现。出定后甚觉奇怪,所以携弟子智虹两人依照定中现象寻找,经过八个月的辛苦,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来到今日宝林寺。山林银杏果如定中所见,但未见寺院宝塔,只见一座简陋茅屋殿堂,供有一尊泥尘满身的华光菩萨。见此凄凉情状,悲喜交集。知道此处是法脉龙象道场,因荒废而心伤。己近古稀却能寻得祖迹法缘于此,又很欣慰,故发愿重建寺院另塑金身,在山中自搭茅棚居住、开荒种地,开宝林诊所,接众安单。弘法治病,医道相融近20年,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圆通宝殿、方丈楼、知客堂、斋堂、两座宿舍楼、上客堂、振兴亭、银杏亭、感恩亭等建筑面积共计4680多平方米,现在正兴建延寿宝塔和海会塔。宝林寺在透印法师的主持下香火日益旺、佛法日益隆,声名已远播北京、上海、青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市,每年来寺进香礼佛者、求医问药者万余人次,慕名参访求教者、行脚参学者也络绎不绝。近十年来,寺院在邵武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关心指导下,为构建平安和谐邵武尽心尽力,除了在弘法方面善巧引导信众爱国爱教、拥护政府的领导,并且在寺院正建设发展中、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在慈善利生方面同样是慷慨解禳,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助学济困、突发面临之时向外捐出了数十万元功德款物,受到了政府和信众的称赞。寺院还经常委派法师、居士到外学习,时常引进人才,提供弘法利生平台。
  延寿塔和海会塔建成后,宝林寺正在规划筹建禅修中心、学佛中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佛教安养院(住房108间)、清修闭关房20间等工程计划。
  现在的宝林寺已成为善男信女进香礼佛、祈福消灾的活动场所,也成为文人墨客执经问道、解惑受教、求医问药、修身养性具有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佛教道场。不久的将来,宝林寺将以崭新的面貌、更加辉煌的丛林寺院大道场迎接诚心礼佛的香客和十方的信众。
  注解:(透印法师12岁出家于四川峨眉山,年青时遍访善知识,学得草医相学,后云游名山大川,效法虚云老和尚建寺接众,已建六座寺院、建成就交于其他法师管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