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新化县天台寺—娄底—湖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1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烟雨中的天台寺
  新化田坪多胜境,胜境在天台。从岩头山至阿婆岩,十数公里山脉延绵,树林蓊郁,奇峻险要,九峰突兀,宛如横空出世、排山倒海、呼啸而来的巨龙。雄踞群峰之首的阿婆岩就是那仰天长啸的龙头。巨龙东眺卧虎坪,西指雪峰山脉。天台寺,不偏不倚正在龙舌之上。
  历史曾留给天台寺动听的佳话。
  天台寺原名阿婆庵。相传是一位善心的阿婆专为久病不愈的儿媳所建而得名。阿婆的独子娶白岩李氏为妻。李氏自幼聪颖,且饱读诗书,新婚后三天,丈夫便被强征塞外戍边。燕尔新婚中的妻子,遥想丈夫踏长安古道,西去阳关,置身茫茫戈壁,看不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满眼荒凉,不禁想起唐时岑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的凄凉奇绝,不觉潸然泪下。
  丈夫离别益久,李氏思夫逾切。不觉中竟日不思食、夜不安寝,渐至五脏亏羸,病体不支。婆婆自然知晓儿媳的心思,但针药遍施,罔无寸效。万般无奈之际,阿婆在依山抱势,山色幽静的龙舌处建庵,烧香拜佛,供奉神灵。求神灵庇佑儿子逢凶化吉,早日平安归来,保佑儿媳身康体泰。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觉中李氏日渐康复。中秋炎夜,皓月千里。李氏思夫尤切,辗转难眠。迷冥之中,见观音菩萨从随身携带的宝瓶中取出一滴杨支水,置于李氏额头之上,再取一滴向西域方向轻轻一弹,不知不觉中,李氏已来到天山之下。丈夫似乎早就知道妻子要来,已在此等候。夫妻久别重逢,话不尽的离愁别恨。临别时,丈夫从怀中掏出一手绢,赠与李氏,犹有诗曰:塞外戎边久未还,贤妻情义满天山。胜栽杨柳三千里,从此春风度玉关。夫妻洒泪而别之后,李氏竟暗结珠胎。
  时至清乾隆二十五(1760)岁次庚辰仲夏,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江南,只带一文一武两个随从,扮成游学先生模样,正巧路过李氏家门。婆媳俩见来者虽面带饥渴,但气宇轩昂,心怀锦绣,口吐玑珠。遂以最好的茶叶、生姜、花生、绿豆、芝麻、嫩玉米做成香喷喷的擂茶招待,乾隆饮完之后赞不绝口。随即取出腰带赠与阿婆,并嘱此物不可轻易示人,日后定有大用。
  乾隆饮过擂茶后,顿觉五脏凉透,暑气顿消,神青气爽。偶见对面山崖之间烟雾萦绕、奇峰秀丽、绿林修竹。因问及有阿婆庵,便即兴登山。沿狭小山道前行至半山腰,只见树木婆娑,山花诱人,鸟鸣不绝,芳樟溢野。举头望山:山顶古木峥嵘,横柯蔽日,烟雾压境,轻云漫步。几分凝重,几分凄然;低头看水:茶溪河碧绿如天,深黛明澈,虫鱼唼喋,蜿蜒西逝。几分飘逸,几分悠长。
  沿古道喘吁上行至阿婆庵,虽无煌煌之貌,但正门处三门并立,门旁塑哼哈两大金刚像,正堂供有释迦牟尼佛和观音大士,两旁有十八罗汉,关羽像;东侧塑钟馗像,西侧还有骑狮的文殊和骑白象的普贤像。正堂东西相向有斋堂、禅堂。壁上有各种饰图和壁画。在此小憩,香烟缭绕于鼻翼,木鱼敲于耳际,心宁静而致远,意清幽而爽洁。乾隆从正堂出左侧,依山势起伏,尽皆修篁翠竹。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碧枝绿叶间,飘逸着一种雅儒的神韵,不禁吟起唐•李咸用“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的佳句来。沉湎于斯,又似乎在寻觅魏晋年间“竹林七贤”纵酒竹林、清高傲世的遗韵。正堂右侧,满山黛色参天的苍松古柏、依依垂柳。也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使然,抑或是长夏多湿,抑或是九拱神灵的灵气,巍巍阿婆庵,冷雨迷雾,如烟如岚,忽浓忽淡。雾霭烟岚从山谷间冉冉升起,在山腰间袅袅浮动:岚湮峰谷,雾锁楼台,如梦如幻,一派“浅深山色高低树,雾锁古寺半有无”的神奇景象。乾隆见有如此人间仙景,感荡心灵,欣然命笔:阔别宫庭久未回,已然今日上天台。人间富贵何须恋,不及登仙脱俗胎。
  后有人发现,殿上题诗落款有“弘历”字样,方知是当今皇上亲临宝刹,乡野顿时一片沸腾。清湖北巡抚罗饶典在游大江众善庵后,亦亲临阿婆庵。有诗曰:蛟龙出海至此回,湖湘大地紫气来。江山百年有此客,于斯从此唤天台。遂将阿婆庵改名天台寺。另赠有楹联曰:天予参禅祈国泰,庶黎拜佛祷民安。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天台寺历经三百年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千帆过尽,浮华成烟。平添几多沧桑,几多厚重。古朴的殿堂,斑驳的粉墙,留给人们太多的遐思。不管历史如何无情,那青灯古佛间的缕缕轻烟、声声暮鼓、阵阵晨钟、沉沉雾霭,总在顽强地连缀着它的过去与未来……
  古寺之幽,幽于历史、幽于传说、幽于山水、幽于民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湖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