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醴陵云岩寺—株洲—湖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2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云岩寺位于湖南省醴陵市贺家桥镇境内,与麓山南岳并驾齐名,其寺所在名山发脉于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明月峰之下,素有回雁峰为首、明月峰为腹、岳麓为足之谓,以赤峰秀拔而著称,肇自唐中,稽于云祖,少室九传之嫡裔,新丰一脉之先宗。 
  云岩寺系禅宗道场,原有大雄宝殿,观音堂、罗汉殿、方丈室、僧尼客舍、齐堂、十祖祠等建筑用地约一百多亩。历代国内外高僧多有来访者。他们云游到此,讲经说法,开坛受戒,鼎盛时住持僧尼达千余人。在进寺左侧的石壁上曾有刻石一方,写的是:“古寺云岩,九峰名山。昙晟宝所,第一禅关。”落款是唐朝祖婵书“明洪武三年僧宗立乙卯年当住持野符彬和尚建立。” 
  云岩寺系无住禅师昙晟所建。昙晟禅师俗姓王,江西奉新人。少年出家师奉百丈山慧海禅师二十年。因缘不契,由江西百丈山云游至醴陵贺家桥九峰山麓。见山岩陡峭,云气蒸郁,俨然佛境,即傍岩坐禅。后投沣洲药山惟俨禅师门下,得法,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年)再来醴陵,在原九峰山坐禅岩旁劈岩建寺,初为茅庵。历经宋元明初,规模渐大,后毁于明末,清时重修。原寺坐北朝南,寺内有“千人锅”、“万人床”、“飞来钟”等古迹,还有唐贞观引入的曹洞藏经万卷,有云岩寺曹洞之派别,昙晟无住祖师经历多个朝代,云岩寺几经兴废,几度修复。 
  昙晟昔日主持云岩寺时传徒四人,系抚州洞山良价、琢州杏山鉴洪、潭州神山僧密及幽溪和尚。洞山良价传给曹山本寂时,特别强调参悟云岩寺昙晟禅师指导下所作的《宝镜三昧歌》以及师徒二人对话所组成的公案,并把它们编为禅宗教材。曹洞宗风由此开创,形成其后的曹洞宗。始于洞山良价,经曹山本寂完善,以昙晟禅师为祖师。唐武宗会昌年间(841年),江西分宁寺与云岩寺平分昙晟舍利灵骨,并分别在两处建塔,谥“无住禅师舍利塔”。今云岩寺无住祖师塔尚存。 
  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日僧永平道元来华学佛,曹洞宗传入日本,至今在日仍然法脉不衰,日本国驹泽大学佛教史迹访华团曾于1971年、1983年、1991年专程来醴陵云岩寺礼祖考察曹洞宗遗迹,尤其是《宝镜三昧歌》。 
  据《中国佛教》一书中称,昙晟提出“宝镜三昧法门”意谓人观万象,应该像面临宝镜一般,镜里的影子正是镜外形貌的显现,所谓“渠影正是汝形”。以后的所谓“即事而真”和“理事互回”等思想皆源于此,宝为曹洞宗密传之旨。洞山良价回到江西后创立了曹洞宗,故云岩寺被称为曹洞祖庭。 
  昔日的云岩寺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禽声阵阵、清脆悦耳。寺内老龙井之水冬暖夏凉含二十多种矿物质成份,是天然的好矿泉。经测试,老龙井直通地下泉河,其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远流长。 
  作为千年古刹,在历史文化的沧桑变迁过程中,云岩寺同样也几经风雨摧残,仅存观音堂破屋数间,寺宇仅留基脚断墙。1986年市政府拨了四万多元将观音堂重加整修,近几年来在各方善士的支持下,陆续建起了僧尼宿舍、放生池、大雄宝殿等。到1997年8月,大雄宝殿建筑工程告竣,有八百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7米高的三层扮爪盖琉璃瓦,40个立柱支撑,其造价为150万巨资。 
  云岩寺内主要文物是僧人墓塔二座,一为法冈禅师墓塔;一为无住昙晟祖师塔,塔内供奉昙晟禅师舍粒子70颗。无住塔和舍利子皆为该寺镇山之宝。寺内现有一株唐朝古松。寺内还有碑记三块,分别是禅关碑、祖师碑和坐禅碑,此外珍藏木刻版藏经数部。

 


 

  ● 云岩寺:曹洞祖庭溯源
  云岩寺,位于醴陵市贺家桥镇寺冲村九峰山麓,距城35公里。这里群山回护,山岩陡峭,古松参天,清泉涌流,彩云绕山石,俨然成佛境。唐大和年间(827-835),高僧昙晟云游来此,认为是祥瑞之兆,在岩下石窟面壁坐禅。后劈石建寺,故名“云岩寺”。开坛说法,僧俗云集,“寺冲”因此得名。寺初为茅庵,历宋元明初,规模渐大。毁于明末战乱,清顺治七年(1650)重修,雍正年间(1723-1735)又作维修。元朝时,寺冲谷口陡壁曾摩岩石刻“古寺云岩,九峰名山,昙晟宝所,第一禅关”。可惜上世纪80年代因修路取石被炸毁。
  原寺座北朝南,入山门左右分别有钟鼓楼。第一进为“曹洞祖庭”,第二进为大雄宝殿,第三进为观音堂,高出前面约4米。寺内有“无住禅师”舍利塔、老龙井,“千僧锅、万人床”、“飞来钟”等古迹。
  昙晟俗姓王,钟陵建昌(今江西奉新)人。少年出家,于石门参百丈海禅师,二十年不得法,到九峰山云岩面壁坐禅。后到药山,与惟俨仅一席对话即得其传。乃重回云岩劈山造寺,传“宝镜三味”为曹洞宗的不二法门。意为“人观万象,如面临宝镜,其影正是镜外之形显现”。即所谓“渠(影)正是(汝)形”,“由事象上能显出理体”。昙晟死后谥称“无住大师”,是佛教禅宗之一“曹洞宗”的奠基者,又是禅宗创立者六祖慧能(638-713)第五传弟子。慧能门下弟子众多,以南岳怀让(677-744)、青原行思(?-740)传承最久最兴旺。形成南岳、青原两大派系。
  南岳系传到第四代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沩仰宗系南岳高僧百丈海弟子灵佑禅师所创。唐大中初(847-860),相国裴休笃信佛教,贬职潭州(长沙)时奏建密印寺于宁乡沩山,以灵佑为主持说法。灵佑大弟子慧寂在江西仰山弘扬宗风,名与师齐,师徒合创一派为“沩仰宗”。
  唐僖宗时(874-888),裴休又曾扩建浏阳石霜寺。寺内高僧楚圆是六祖慧能第十二传弟子,曾游历北方悟得“临济宗”真谛,从而使原在北方流传的临济宗也传播到南方。楚圆弟子慧南开创了“黄龙派”,另一弟子方会则开创了“杨歧派”。相传在唐代,就曾有日本僧人来石霜寺学法留传至今。而曹洞宗后来又形成“法眼宗”和“云门宗”。所以禅宗有两系、五宗、七家之说。两系即南岳和青原;五宗是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加上黄龙和杨歧两家,是为“七家”。以临济、曹洞两宗延续最久。
  青原系第二代嫡传是石头希迁(700-790),第三代是药山惟俨,第四代是昙晟(782-841)。其弟子洞山良价(807-869)承其衣钵,正式创立曹洞宗。曾在东堡乡烟竹湖建寺称 “望月禅林”。以云岩寺九峰诸山均属“明月山”高峰而命名,明朝重修后改名为扬道庵。昙晟曾在江西分宁另建一云岩寺并于此圆寂,其舍利灵骨两处云岩寺平分,各建一舍利塔。云岩寺因此被视为曹洞宗的发祥地。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僧人永平道元,从昙晟十四代法嗣天童如净学法(住浙江明州天童寺),宝庆三年(1227)回国主持永平寺,将曹洞宗传入日本。如净曾传给他四件法器;其中就有洞山良价从云岩昙晟所学的《宝镜三味歌》及良价所作《五味显诀》,所以至今,日本佛教曹洞宗延绵不衰,以云岩寺为发源地。而昙晟则因上承石头希迁,下启洞山良价,首创“宝镜三味”,成为孕育曹洞宗的关键一代。1983年,日本国佛教界曾组团来醴陵云岩寺寻根祀祖,拜谒“曹洞祖庭”和“昙晟舍利塔”。
  云岩寺是醴陵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古寺之一。寺内古木参天、大雄宝殿重檐歇顶巍然高耸,一派庄严肃穆景象。寺周溪涧潺潺,云峰环绕,俨然是一处静修福地。明末清初,云岩寺住持智子和尚(字一足,号斯庐),曾有《马祖升堂百丈卷席》诗云:“好风怡客入幽深,一路扶疏霭绿荫。虎迹未干溪水近,樵声相答岭云深。”
  伐樵者的歌声从山岭深处传来,而溪涧旁老虎饮水的水渍还滴沥未干。足见此地环境清幽胜绝。而与虎熙洽为邻,樵歌悠然自得,静修者的禅趣隐隐从诗中透露出来。相传清末曾有恶少欲拆毁无住禅师塔,斧凿才动,雷声骤然大作。恶少惊悸失色,不敢再动手。当时秀才贺贵符感其事曾赋诗云:“……恶少轻佛骨,欲将浮图废。七宝犹未拆,忽然霹雳坠。始知师有灵,上能动天意。至今嗅其塔,疑有雷霆气。”多年之后,传说塔上竟然还有雷霆之气,足以说明云岩寺和昙晟大师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
  民国16年(1927),云岩寺部份建筑曾在农运中被毁,后修复。“文革”十年期间,曹洞祖庭、大雄宝殿被拆除建水口山林场礼堂,史迹资料等石碑被用作屋基,仅存观音堂。1986年,云岩寺被醴陵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拨款修复了昙晟舍利塔、观音堂等。后又经募资重建大雄宝殿。至此基本恢复了古寺原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湖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