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邛崃佛会寺遗址—成都市—四川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邛崃佛会寺遗址
  佛会寺遗址位置之谜
  记者在网上查到一则关于“天台佛会寺”的资料,该资料称:远古时代,天台山即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大石文化”至今尚有遗存。汉代,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南北朝时期,西域僧人普达舍耶云游到此,创建了天台佛会寺;儒教也在这里传开来;宋朝,儒、佛、道三教道观、佛寺、官房多达100余处,形成庞大的宗教山城,气势非凡。后毁于明未清初战火。
  佛会寺遗址究竟是在天台山,还是天池山?
  退休干部罗俊林告诉记者,现在看到的“西竺天台山佛会寺全图”其实是一幅残图,另外三块图板已石沉大海,不知去向。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一天,罗俊林去油榨学校讲课,在检查学生寝室时,发现了一名学生的床板上竟然就搭着这块“宝贝”。从邛崃西门一直到天池山,整个西路大大小小的庙宇及沿途的小地名在这块图板上均有详细标注。而佛会寺的大名就标注其中。这说明佛会寺遗址就在天池山。
  另据我市三普文物考查队认定,佛会寺遗址就在天池村5组,始建于明代,清代培修,现仅存遗址,布局尚清晰。山门坐北向南,现存石狮一对、牌坊残件和石拱门一处。“该遗迹为深入研究明代佛教文化在邛崃山区的传播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大考古及文物保护价值。”
  明神宗之兄在此出家?
  “明神宗之兄就曾生活在天池山。”在天池山,至今仍流传着和明神宗之兄有关的传说。
  据《油榨乡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其兄在此出家,新修庙宇,规模相当庞大,有庙宇十几重,殿宇数十座,钢铸、铁铸、木雕、泥塑的神像千余尊,会期六月,正期六月六日。从明清到‘民国’初年为最盛。”
  在这些寺庙中,佛会寺的名声最响。至今保留的石狮、石桥等,雕饰精美,庭院开阔,依稀让人感到当年的恢弘气派。
  有人由此推测佛会寺规模因有皇家渊源而不断扩大,名声也逐步远播。否则,一般的僧人是没有财力和能力修建数十座寺庙的。同时,在荒蛮原始的天池山上众多僧人要生活数十年,没有一笔巨大的资金也不可想象。或许只有皇室才能拥有如此雄厚的财力。如果真的是明神宗之兄,当年他从北京带来的大量金银财宝用在了哪里?其最终答案恐怕也只能在天池山上。
  无名孤墓主人身份成谜?
  在古寺西北方耸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墓室,这座孤墓明显有别于其他墓。该墓占地面积约10余平方米,形如桥洞,全由青石条砌成,形制和圈洞桥非常相似。从墓葬形制就可说明,墓主生前非富即贵,因为要建起这样的墓得消耗大量财力。可惜的是墓室已经遭到破坏。
  记者小心翼翼地走进墓门,室内的情景终于显露出来。墓里显得比较凌乱,所有木制结构全部腐烂坍塌,但大多数文物依然保存完好。墓室北面上方依稀可见“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正中赫然留着盗墓者斧斫之痕,下方设有青石香案供桌,它的用途应是“焚香礼佛”。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葬于天池山中的僧人不少,有明代、清代年间的,可他们的墓葬形制都非常小,而这位僧人却拥有如此规模的大型墓葬。该僧人究竟是何许人?是明神宗之兄吗?通常来说,高僧圆寂后,墓碑上会有墓志铭,记录其生平及功德,但这座墓碑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火烧佛会寺是历史还是传说?
  民间传说,佛会寺在数百年前被毁。当地村民说,村里的老人以前最爱讲火烧佛会寺的故事。天池佛国历史上最辉煌时“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消数”。到清朝有和尚200多人,庙产3000余亩。那么,这些人,包括众多宏大的庙宇是在何时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之外?
  有人说,是毁于明末张献忠剿四川。对此,原市文管所所长胡立嘉表示,《邛崃县志》上无明文记载张献忠到过天池山,而我市出土的石碑上却有“因献贼蹂躏半遭毁尽所存仅十余院”的文字,这需要进一步考证。据该村七旬老人古华清回忆,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邛崃县国民党党部书记陈仲侯的兄弟陈仲才,带了30多个“兄弟伙”,到天池种鸦片烟,将庙宇和庙产据为己有,强迫庙里和尚为他服劳役,盗走全部铜铸神像和所有神像上的贴金,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其后被枪杀于天池庙内。还有一种说法是,天池山上的数十座寺庙保存了四百多年,解放时只剩下残破的六峰寺、大雄殿和殿前的东西两廊。此后,历经土改、文革,和尚相继还俗,庙宇神像逐渐朽坏……
  佛会寺是否为传说中的明神宗之兄所修建?它为何毁?毁于何时?无名孤墓内为何人?由于缺乏史料,千年的历史迷雾一时难以廓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四川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新津县安西场金花寺—成都市—四川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