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大足妙高寺—大足县—重庆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30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足妙高寺
  季家镇距大足县城25公里,东接三驱镇,北连铁山镇,西面、南面分别与荣昌县的铜鼓、河包二镇相邻。季家镇妙高山,风景秀美,岩壑拔峭,竹树翠绿,障屏皆娇。山上古刹妙高寺,历经时空沧桑变迁,至今安然屹立。
  神秘兮古刹
  妙高祖师幻身藏此
  妙高寺,具体是在那一年建立的已不详。
  季家镇宣传委员李继升将妙高寺传说向记者娓娓道来。传说,妙高寺建造的时间比宝顶、北山上的石刻还要早,建寺者姓苏名元妙凯,是大足本地人,曾任职泸州刺史,弃官后在妙高山顶主持建造妙高寺,人们尊称他为妙高祖师,也称他为祖关通禅师。妙高祖师建好妙高寺后,一直住在自己的房间内,从来没有出过门,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召集寺内众僧说,“我即将要死了,等我死后,你们就把我的肉身放在木桶里,盖上盖子,等到三十年后再打开。”话音刚落,妙高祖师就圆寂了。众僧按照他的吩咐,把他放在木桶中,用竹子箍起。等到三十年后,僧徒们准备打开木桶时,木桶自己就开了,只见,妙高祖师肉身完好,端坐如生前一样。清李型廉撰记云“祖师阁,阁像八卦形,高三丈有齐,深广各二丈有奇,中建一塔,藏祖师肉身。在妙高寺内,有祖关通禅师石塔,据说,妙高祖师藏于此塔下。
  三教合一窟
  妙高石刻见证历史
  妙高寺不止是神秘。在这里,游客还能观看到妙高石刻里儒、道、佛“三教”和谐共处一龛的有趣一幕。
  据史学家考证,妙高石刻建于1144年,距今已有866年历史。
  在寺外石岩下,有一个佛洞第二号“三教”窟,释迦摩尼端坐在莲花台上,莲花台下雕刻有蟠龙,在他的两旁分别站着迦叶、阿难两人。窟中,左面坐着一个身着博衣阔袖,手执羽扇,脚穿高靴,低眉长须的老者,是老君。右面石壁上则刻着一个圆脑袋,身着肥大袖筒的老者,他手执笏板,头戴帽,流苏自然下垂,这个人就是儒家的代表人孔子。这种典型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窟”的场景在全国很少能见到。
  在这一窟中,我们依稀能感觉到,宋朝时,儒、道、佛三者之间关系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汉唐时代的三教鼎立,已渐变而为三教融合。妙高石刻,正是这一伟大历史盛事的见证者与诉说者。
  据看管妙高寺的老人介绍,妙高山“三教”窟的杰作是一个叫冯辑的官员请人雕刻的。冯辑,宋朝宰相,字济州,遂州小溪人,号不动居士。曾任职敷文阁学士、左中奉大夫等。他做官敢于为民说话,善做好事常积德,深受百姓好评。冯辑开拓妙高山后,亲自经营此山,死后又葬于此山。
  若非冯辑英明,三教合一之历史盛况何能见之于妙高石刻?思之,感先贤厚德,让吾等后人得以在八百余年后,在一尊石刻前,凭吊一个“三教合流、兼容并包”的文明盛世。
  祖师奇显灵
  水井梁木筑就神庙
  有了妙高祖师、冯辑等人打下的基础,妙高寺在元朝和清朝前期已经很繁盛了。关于寺庙的扩建,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当地一些老人介绍,在清代,有一个叫韩均的人,曾统领千兵,家里很有威望,早闻妙高寺之名。退休后,他不远千里,从贵州来到该寺拜望,并对寺院进行扩建。传说,当年重修妙高寺的时候,韩均对一位长老说,“山上的景不能损,山上的树不可伐,修玉皇阁的材料,你得自己想办法。”还说,“林屑竹头,你自己出,规模制度,你自己经营,总之,要不染人间丝粟,把寺庙修得巍峨峻丽,让神、人愉悦。”长老双手合什:“贫僧知道了,记住就是。”
  入夜,长老和尚祭拜妙高祖师,忽见石塔自开,妙凯祖师从石塔中现身出来,奔至井庐,口中念念有词:“三千诸佛云中现,十万梁木泸州来,妙高钟鼓天天鸣,神并运木夜夜开。”刚念完,只听空中轰隆一声,妙高祖师不见了,两口水井却打开了盖,水面浮现木材,众僧听到声音,闻讯赶到井边,站在井口,只见源源不断的木材往井上冒,圣徒们只需将木材往上捞,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直到神庙修好后,那两个水井才停止供给木材。
  至此,妙高山出现极盛期,据传,当时共建有48重殿,每殿构建不一般。人员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和尚三千五,小和尚不胜数”的局面。
  涅槃与重生
  祭拜庙堂香火不断
  好景不长,繁盛的景象没有过几年就渐渐衰败。据镇上老人说,后来,由于清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加之遭遇火灾,绝大部分殿阁被毁烧,所剩无几。庙宇破败,众僧走散,至清乙末年,剩下的个别山僧,甚至变成了乞丐。
  在解放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时,寺内的韦驮殿、大雄殿、观音殿等三尊大佛、十八罗汉、一百多尊菩萨、塑像及古建筑图案被毁之一旦。
  历史在变迁,古寺昔日的繁华盛景已如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但是人们心中的文化信仰却不会变。现如今的妙高寺如凤凰涅槃后获得重生,迎来了再一次的复兴。当地民间有个说法,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三,许愿特别灵。因此,庙会期间,每天都有来自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的上万名信徒不辞辛苦,前来妙高寺进行祭拜。由于赶庙会人员拥挤,上香的人员出现打“拥堂”的现象,排队上香的人员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一些远处的老人为不错过许愿机会,索性在寺庙前的平地上打起地铺睡觉,以便等待第二天的祭拜。妙高寺年年香火不断,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也从未间断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重庆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