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镇国寺-铜仁-贵州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3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  门

  镇国寺位于贵州省江口县境内的梵净山上。梵净山卓立于贵州东北,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0米,面积576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原生态圈,在科研方面有重要价值。梵净山,林海茫茫,山花处处,佛光云海,气象万千,旖旋风光,雄奇壮丽,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佛教在汉唐时期传入梵净山,宋元两代已渐发展,明初永乐十三年(1415年)得到官员提昌兴起。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杨应龙叛乱祸及梵净,因梵净衰拜,妙玄秦请重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神宗皇帝下旨重建梵净山。此次重建,盛况空前,“灵驰于两京,惊动于十三布政”。捐资或参与重建者有李太后及官僧百余人。禅守令妙玄为住持,赐以镇山印。经两次重建,明代梵净山已有八寺、六殿,此后,梵净名扬宇内,雄踞西南,“海内信奉而奔趋,不啻若云而若水。”明代直至清乾隆两百余年,是梵净山佛教辉煌鼎盛时期,而康乾之际为最盛。
  嘉庆以来,梵净山进入多事之秋。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反清日趋高涨,三次兵灾破坏极为严重,寺院俱成灰炉,僧众风散云流,从此,寺宇调零,香灯冷落。光绪年间,隆参和尚主持修复寺宇,招纳僧尼,此时全山修建了五大皇帝庵(承恩寺、镇国寺、天庆寺、天池寺、天林寺)四十八脚庵。光绪间的重建,使梵净山很快到了康乾之盛。民国时期,由于战不休,管山废驰,梵净再次衰。1949年后朝山活动停止。
  梵净山佛教多为临济宗,尊《金刚经》,信仰众佛,尤敬释迦佛、弥勒佛。自明万历四十六年神宗令妙玄钦命住持,其后世住持仅以《脉源宗谱碑记》为佐证:“玄师寂后,传彻空、园通;通传德庵,明惠;惠传宝山、真贵;继贵即明然尊宿也。”明然而后即海登,海澄继后普观、普汪、寂受、照琛、照济等11人。临济正宗第三十七世密空和尚住持,应龙和尚接第三十八世,第三十九世严兴和尚主持寺院事宜。继至光绪二十二年隆参和尚为开山住持和尚,尔后无据考证。
  梵净山地域开阔,山顶在明代就已形成寺院群落,以新老金顶之间为主。明代时期建有一洞、二寺、四殿(九皇河、承恩寺、镇国寺、通明殿、观音殿、释迦殿、弥勒殿)。由于山高气候恶劣,风蚀严重,寺宇都以石块砌成,屋面全用铁瓦盖之。
  九皇洞:为天然之洞,宽一百多平方米,在金顶北约0.5公里,传说九皇娘在此修炼。洞门为石块砌成,现尚完好。
  通明殿:在金顶约五百米处老金顶脚,仅存遗址。
  观音殿: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曾先后重修,面积20平方米左右。居金顶半山腰凹隐处。
  释迦殿、弥勒殿:建在梵净山金顶,分列左右,两山以10米高的金刀峡相隔,天桥横跨。始建于明代,建筑格局基本相同,房体长方形石墩建成,殿面宽5.4米,长5.5米,两房屋面积以铁瓦。1982年县政府先后修建了释迦、弥勒两殿。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面阔13.7米,进深9米,石墙厚0.5米,残墙高2米,殿门尚完好,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土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始建于明初。现仍未修复。
  镇国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于明代,道光十年(1830年),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1949年后倾塌。整个遗址除正殿、偏殿、僧寮、厨房遗址依稀可辨。外仅存四周残墙,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992年恢复梵净山佛教后,进行了逐年修建,现仅存僧人朝山信众食宿客房,供佛殿堂大雄宝殿正在修建之中。
  梵净山佛教几起几落,山区的寺宇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山下号称有四十八脚庵,几条进山大路上,三里一庙,五里一庵,热闹非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口县列为对外开放县,党的宗教政府得到了贯彻落实,为梵净山佛教发展带来了生机。1992年农历六月十九佛教节日举行了梵净山佛教开光大典。贵阳弘福寺方丈慧海来梵净山考察,并亲自派遣弟子通灵主持梵净山镇国佛事工作。自1992年以来,梵净山佛教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部分古寺得到了恢复。六年来镇国寺在贵阳弘福寺的大力支持下,赞助十余万元,现已初具规模。
  镇国寺现任方丈兼住持通灵法师,59岁,贵州遵义人,1981年出家,师从慧海法师,兼任贵州省佛教协会理事,县政府委员。现任监院了空法师,34岁,1992年出家,师从慧海法师。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
  邮编:55440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梵净山护国寺-铜仁-贵州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