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华县潜龙寺—渭南市—陕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潜龙寺景区位于华县莲花寺的迷糊峪内,属少华山森林公园东部的一个景区。东临白崖峪,西接小夫峪,北起101省道,南至蟠龙山岭,海拔高度600—1300米,总面积360公顷。
  该景区因“潜龙寺”而得名,称“潜龙寺景区”。潜龙寺坐落于蟠龙山巅,因当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潜藏,后其子东汉明帝刘庄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性存之恩,敕令当地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名曰“潜龙寺”,属佛教圣地。
  潜龙寺景区属秦岭低山地貌,踏入景区,一路山峦起伏,层层叠叠,气势巍峨,前山坡度平缓,后山较陡,路旁溪水清莹,长年流淌,滋润着千姿百态的植物,使潜龙寺景区四季花不断,绿长披。林间雀鸟鸣唱,路旁溪水潺潺,谱成欢快的森林乐章。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漫游在这幽静的青山绿水间,你会看到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植物,欣赏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花草树木。游人沐浴在这特殊的“森林疗养院”中,爽心悦目、心旷神怡、疲劳顿消、精神焕发。
  此景区的神奇还在于它中部的一处景观,行至中途,仰视山巅,起伏的山峦和美丽的林带,组合成一尊天然的仰天大佛,酷似一尊被佛光环绕的佛祖。这一极为罕见的天然景观为潜龙寺景区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沿盘曲山道登上山顶,松林茂密,倍觉凉爽。穿过茂林修竹,一座千年古刹便呈现眼前,这就是天下第一禅林——潜龙寺院。自古名山多僧占,潜龙寺建在这风景怡人的蟠龙山上,也就不足为奇了。该寺院建筑风格与自然山水结合得体。主要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等,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自汉以来,香火不断、代不乏人。尤以唐时周钵、元代明志二位法师主事时,佛事兴盛、名尊禅林。寺院历代的八块石碑,记载着潜龙寺的兴衰史。浓荫中还有冷泉一处,水质甘甜,长年不竭,滋养着这块历史悠久的佛门圣地。
  该寺院中还长有一棵奇特的千年古树——柏抱槐。柏树中间长有一棵槐树,树干三搂有余,柏高槐低,各显风姿,树龄约1500余年。此柏槐长在这慈悲为怀的佛门净地,可见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登上二华观景台,东眺太华山,西望少华山,秀丽山川尽收眼底,世态人情遣抒任由。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站在山巅,环顾四周,山势俊秀、松林茂密、山风习习、盛暑如秋、淡雾缭绕、云海茫茫、山林幽雅、恬然物外,士人官宦多有题咏,华州知州桑溥题写的楹联:“虎啸禅林,叱咤风云生万里;龙吟宝地,呼吸霖雨沛千川”。工部员外郎张必大的:“为愿负春长住此,倏然身世一蜉蝣。”就是对此景的最真写照。
  来源:陕西日报网

 

 


 

  潜龙寺坐北面南,居于崖顶之上,处在群峰之间。人常说:左青龙,即左边白崖峪的溪流;右白虎,右边有一高耸的卧石,形如卧虎,称卧虎岩。南望群山,北见渭水。潜龙寺依山顺势、由南而北、自低向高建筑而成。相传潜龙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初年,因刘秀称帝前曾在此地避难,其子汉明帝刘庄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之恩,敕令修建寺院,名曰“潜龙寺”,以为纪念。潜龙寺有前殿、中殿、大雄宝殿。前殿是弥勒尊者笑迎众生,四大天王执法护卫。前院玲珑方正,中殿明洁肃静,方砖青瓦,雕木门窗,正中供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号称接引佛,是西方极乐园的三圣,三圣像之后,是手执降魔杵的护法神韦驮菩萨像。中殿比较宽绰,有斋、客二堂以及禅寮小房侧列两廊。正面是大雄宝殿,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书“大雄宝殿”方匾悬挂殿额。门分四合,雕刻做工比较精细,上面门楣板残留有一套《先师求道》连环水墨画图,为明清时的佳作;大殿内中间是释迦牟尼,东边是消灾延寿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其下两边,左边是文殊骑青狮,右为普贤乘白象。殿外一侧为赤脸长须、绿袍快刀的关云长塑像,我国汉传佛教称其为伽兰菩萨,是护法神之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虽大多破旧,或为重新修葺,但仍不失明清风格。中殿三圣像、大殿诸佛、原是明代所塑,文革中遭毁,仅留残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87年西安美院师生在原基础上加工复原的,它的造型,色调、神韵不减当年。后院有孑然一峰,仅有数席之地,独立成一殿,名为毗卢殿,绝顶凌空,形若天悬。殿内供毗卢遮那佛,主昭日月之明。寺内至今保存着从明成化四年(1468)至清咸丰四年的碑石八块,是潜龙寺佛教文化的历史见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陕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陕西飞泉寺—渭南市—陕西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