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清凉山石窟—延安市—陕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又称万佛洞,在延安市区之北。第一号窟宽17米,高6.7米,深14米。窟中央有基坛,高1.43米,长11米,宽5米。坛四角各有屏柱一根,上承窟顶。坛上原立三尊佛像,上方窟顶凿有藻井三个。周围四壁及屏柱上雕满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号称万尊。门洞两壁及石窟东西两壁都凿有较大的佛龛,内刻佛、菩萨像。东屏柱正面雕释迦牟尼涅磐的故事,有弟子围棺哀泣的场面。还雕有十五级浮图。从题记上看,石窟主要工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以前。但窟中又见有隋唐风格的艺术形象。因此推断,此窟可能开凿于隋唐,盛于北宋、金、元、明等各代都有续修。
  东邻为二号窟,宽5.9米,高4.6米,深4.6米。像凿于东、西、北三壁。正面北壁为释迦牟尼佛与迦叶、阿难二弟子立像。左壁为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像,右壁为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像,两壁靠近洞口处,还有威风凛凛的韦陀、增长天王像。十六尊姿态不同的罗汉更是栩栩如生。此窟亦为宋代雕凿。
  前窟左上方为三号窟,称弥勒洞,建于明代。宽6.7米,高4.8米,深9米。正中莲台上,仰坐着高1.8米、体态肥胖、袒胸露腹、喜形于色的“皆大欢喜”弥勒佛。上方窟顶有藻井一个。周围石壁雕满大小佛像。
  四号窟亦在二号窟上方。窟内石壁浮雕山崖、行云、亭台楼阁及水浪等景致。景中有佛、菩萨、罗汉及供养人生活雕像,在陕西石窟中较为少见。三、四号窟应为明代开凿

 


 

  清凉山万佛寺石窟也称万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半山之间。共有4个洞窟,由北向南,依次编号。石窟东依山,西临延河。
  1号窟,为主窟,即万佛洞石窟。窟平面略呈不规则四边形。前部宽16.1米,后部宽17.6米,进深12.9米。窟中央凿石成基坛,基坛高1.43米,面阔11米,进深5米。基坛左右两侧各有一石屏壁连接窟顶。两座屏壁四面均有浮雕佛、菩萨、罗汉、弟子像。左侧屏壁外侧有佛涅磐图和十五级浮屠。基坛上主造像原为泥塑三世佛及二弟子,已毁无存。现有的泥塑三世佛及二弟子像,系1985年重塑。窟四壁浮雕小千佛、释迦、弥勒、多宝等佛像和净瓶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和千手千眼观音等。窟内造像题记最早者有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的题记,还有金、元、明等朝代的造像或题记。
  2号窟,前部面阔为5米,后部宽5.7米,进深4.8米,高4.6米。窟无前壁,呈敞口状。窟正壁为三世佛及佛弟子像,下方为8尊罗汉像。窟北壁上方为骑象的普贤菩萨,南壁上方为骑狮的文殊菩萨。狮、象前侧分别有驯狮、牵象的昆仑奴。窟南北两壁近窟口处,分别站立一尊护法天王像,戴盔,着铠甲,倚长剑。南壁护法天王像右下侧为童子拜观音造像。
  3号窟,面阔6.7米,高4.8米,进深9米。窟中央九级仰莲宝座上为庞大的弥勒坐像。弥勒袒胸露脐,阔鼻薄唇,两耳垂肩,左腿下垂,右腿上屈,喜形于色。弥勒佛高1.8米。窟顶藻井别具一格,由内向外,依次为八卦图案、二龙戏珠、莲花、宝相花、佛传故事等图案。
  4号窟,位于鹫峰岩下。窟平面略呈梯形,窟前部宽4米,后部宽5.9米,深5米,高3米。窟口两侧为浮雕护法天王像。窟四壁用高浮雕手法雕刻成山崖、岩石、行云流水、亭台楼阁及童子拜观音、太子游西门等佛传故事图像,布局精妙,错落有序。但因潮湿,风化漫漶较为严重。窟顶中央为一覆斗式莲花藻井。藻井周围为平棋格式天井。平棋内雕有宝相花、如意云纹、飞龙、朱雀、花卉、几何纹等图案。尤其是其中的一组4个飞天造像,雕刻十分精美。飞天绕中心花卉急速旋转,衣带飘扬,富有动感。
  1956年8月6日,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陕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黄龙小寺庄石窟—延安市—陕西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