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家姑庵-宿迁-江苏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负疚家姑庵
  吕述谡
  家姑庵是蔡庄仅存的两座庙宇之一。确切的说,家姑庵与普通人家房屋无什么两样,是苏北地区最常见的那种房屋结构。三间大殿、三间偏屋、三间前屋、外加一个天井,共有九间,殿内只供奉着大大小小十余尊佛像。
  据村民说,家姑庵始建于清朝末期,相传第一个尼姑是本村的一个冯姓人家的女儿,因她的父亲常年患病难以痊愈,孝顺的女儿便自愿出家为尼,替父亲还愿。这位父亲的病到底好没好也无从得知,但这个女儿的孝心就可感天日。附近没有尼姑庵,村里人又舍不得她远走,全村人便集资建了这样的一个庵舍。这座庵就叫家姑庵。平时,庵前的旗杆上绣着杏黄色三角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庵内香火不绝,灰积盈盒,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我眼前的这个庵舍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新建的。文革期间,家姑庵被拆毁。1986年,尼姑能友化缘集资,先后建起了大殿、偏屋庵间,改名观音庵,庵内有两个尼姑,佛事渐旺。
  我去的时候正值中秋,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观音庵大门紧闭,从里面关得很紧,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开门。从狭窄的门缝望去,院内的水泥地坪上晒着些许玉米粒。正打量着,庵门已开,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从庵内颤微微的走出。这个老人也未着尼姑服装,若不她自已说,我还不敢相信她就是这儿掌事的仁旺师傅。仁旺满头白发,耳聋、眼花,身体很差,还患有严重的哮喘,她一句一停、费劲地向我讲述家姑庵的来龙去脉。看着她艰难的样子,我不忍心的打断她的谈话,让她休息一会再说。老人只是一个劲地念佛号。
  仁旺说,我已经很老了,又不会做事,上次来的那个小师傅又走了,也没有别的人再来了,眼见着自已一天天不行了,这个庵总得有人照看吧。老人的确很老了,我眼前的仁旺步履蹒跚,因常年哮喘,背部佝偻得厉害,使人想起风烛残年,油尽灯枯等字眼。末了,老人说,你也是个识字的人,何不将庵里的情况写一下,向上面反映一下,让他们再安排个人来,不让这里的香火熄了就行,自已也就可以安心去了。我想当时我还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因为笔头太懒,拖至今日才写得如此只言片语。然而,即便如此,对仁旺老人的心愿却是于事无济。
  此后数年间,曾路过到家姑庵附近,却未得空闲去看望仁旺老人。后来听村民讲,仁旺师傅已圆寂了。家姑庵里新来了一个师傅,听说最近正准备重新修建庵舍。2005年春,在沭阳县清凉寺首届佛教文化文学笔会中,我参观了观音庵,并见到了新的主持圣柱师太。观音庵前有一幅巨型庙宇效果图,圣柱师太说,这是正准备着手修建的新庙宇。效果图上的庙宇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看到这些,我想,仁旺老人的心愿总算实现了,可我的心中那深深的负疚感仍挥之不去。

 


 

  在沭阳清凉寺向南100米处,有一座古庵——观音庵。观音庵始建于明朝末年,具体时间无从考证。
  数百年来,观音庵几经修建,已颇具规模,香火鼎盛。昔毁于文革,古建筑、古文物无一幸存。庵中仅存古槐一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村人重建观音庵,虽也分前后大殿,却再也难现昔日风采,幸有古槐方使古庵增添几分古韵。
  据村人讲,此古槐茂盛时,亭然如盖,将整个古庵罩于其下,使得古庵庄严肃穆,更流幽深之感。如今古槐已经枯死。据讲,此树死于一次毁林还耕活动。当时,全村树木全部被毁,仅留此古槐。古槐也似有灵气,见同类惨毁于斧锯之下,不愿自己独自偷生,一夜之间,竟活活气死。次日清晨,掌管古庵的师太起床时,只见古槐树叶尽树变黄,几天之内,全部脱落。历经风霜雨雪,雷电相加,如今仅存四、五米高一截树干,其上部已朽烂为泥。古槐庞然断桩默默无语,似睿智的哲人,洞察世间一切,显得那么宠辱不惊,超凡脱俗,虽经岁月打磨,天雕地塑,然其逆风雨而傲霜雪的气度,不正是身将死还不忘遗泽后代的豁然大度吗?
  在古庵造访期间,我惊喜的发现老根侧又生出许多新枝,新叶鲜嫩,秀婉窈窕,显得风骨不凡。如此坚强的生命力,让我钦佩不已,就如佛经里说,生死是有轮回的,这株古槐不正是以另一种生命形式重新转生了一回,又开始了新的生命。
  负疚家姑庵 
  吕述谡 
  家姑庵是蔡庄仅存的两座庙宇之一。确切的说,家姑庵与普通人家房屋无什么两样,是苏北地区最常见的那种房屋结构。三间大殿、三间偏屋、三间前屋、外加一个天井,共有九间,殿内只供奉着大大小小十余尊佛像。 
  据村民说,家姑庵始建于清朝末期,相传第一个尼姑是本村的一个冯姓人家的女儿,因她的父亲常年患病难以痊愈,孝顺的女儿便自愿出家为尼,替父亲还愿。这位父亲的病到底好没好也无从得知,但这个女儿的孝心就可感天日。附近没有尼姑庵,村里人又舍不得她远走,全村人便集资建了这样的一个庵舍。这座庵就叫家姑庵。平时,庵前的旗杆上绣着杏黄色三角旗,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庵内香火不绝,灰积盈盒,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我眼前的这个庵舍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新建的。文革期间,家姑庵被拆毁。1986年,尼姑能友化缘集资,先后建起了大殿、偏屋庵间,改名观音庵,庵内有两个尼姑,佛事渐旺。 
  我去的时候正值中秋,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观音庵大门紧闭,从里面关得很紧,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开门。从狭窄的门缝望去,院内的水泥地坪上晒着些许玉米粒。正打量着,庵门已开,一个80多岁的老人从庵内颤微微的走出。这个老人也未着尼姑服装,若不她自已说,我还不敢相信她就是这儿掌事的仁旺师傅。仁旺满头白发,耳聋、眼花,身体很差,还患有严重的哮喘,她一句一停、费劲地向我讲述家姑庵的来龙去脉。看着她艰难的样子,我不忍心的打断她的谈话,让她休息一会再说。老人只是一个劲地念佛号。 
  仁旺说,我已经很老了,又不会做事,上次来的那个小师傅又走了,也没有别的人再来了,眼见着自已一天天不行了,这个庵总得有人照看吧。老人的确很老了,我眼前的仁旺步履蹒跚,因常年哮喘,背部佝偻得厉害,使人想起风烛残年,油尽灯枯等字眼。末了,老人说,你也是个识字的人,何不将庵里的情况写一下,向上面反映一下,让他们再安排个人来,不让这里的香火熄了就行,自已也就可以安心去了。我想当时我还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因为笔头太懒,拖至今日才写得如此只言片语。然而,即便如此,对仁旺老人的心愿却是于事无济。 
  此后数年间,曾路过到家姑庵附近,却未得空闲去看望仁旺老人。后来听村民讲,仁旺师傅已圆寂了。家姑庵里新来了一个师傅,听说最近正准备重新修建庵舍。2005年春,在沭阳县清凉寺首届佛教文化文学笔会中,我参观了观音庵,并见到了新的主持圣柱师太。观音庵前有一幅巨型庙宇效果图,圣柱师太说,这是正准备着手修建的新庙宇。效果图上的庙宇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看到这些,我想,仁旺老人的心愿总算实现了,可我的心中那深深的负疚感仍挥之不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菩提寺-宿迁-江苏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