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天峻县阿汗达勒寺—海西州—青海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4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峻县阿汗达勒寺
  阿汗达勒寺 亦称“阿汉达来寺”、“阿汉达赖寺”、“阿但达赖寺”、“额温达赖寺”等,藏语称“汪什代海具善讲修尊胜洲”。位于本洲乌兰县北部今铜普乡北15公里的阿汗达勒山脚下,距天峻县西南60公里。寺院靠山,壮若女神,故名“ 阿汗达勒寺”。又因该寺属天峻县原汪什海藏族部落寺院,所以一般又称之 为“汪什代海寺”。清嘉庆十六年(1812),由当时汪什代海部落第三代千户才科之兄拉加寺的第三世资玉乎活佛,初建于今乌兰县茶卡镇西侧莫合附近的塔尔吾合地方,故初名“塔尔吾合寺”,当时有寺僧30人。
  后因寺院常遭袭劫,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4),在当时第五代汪什代海千户贡保的支持下,由出身于汪什代海阿柔部落的当东活佛彭措负责移建寺院于今乌兰县的更乌格雪麻地方。1920年,又鉴于阿汗达勒山下地势开阔,水草丰美,宜于农牧,由出身于汪什代海阿苟日部落的扎坚木等人负责,再次迁寺于现址。并应当时的第六代汪什代海千户华藏之请,由拉加寺第六世香萨活佛罗桑克尊雪珠丹却嘉措命名为“具善讲修尊胜洲”。
  阿汗达勒寺原主体建筑为大经堂和弥勒殿,大经堂共两层,深10间,宽7间,加回廊、山门等共161间,殿脊饰有佛幢、金顶、金鹿,内供佛陀、宗喀巴等巨型药泥像和全套《大藏经》、《宗喀巴师徒全集》、《郭莽》及杰宗经文教材等以及由拉加寺转赠色拉寺的铜号等法器。弥勒殿亦为两层,五间见方,周围建有麻尼轮房。另建有香萨、多加格洛、乃合萨阿库仓、乃亥仓贤巴曲珠仓、日芒仓、资玉乎仓、嘉色仓、苟日仓、喇嘛夏甫仓、阿柔彭措仓等活佛昂欠10 座,共134间,僧舍150多间。1958年,全寺有僧徒240人,常住寺活佛7人,即乃合萨阿库仓、多加格洛、苟日仓、资玉乎仓、嘉色仓、夏甫仓、日芒仓。寺院所属“塔哇”21户约 180余人,有各类牲畜8000多头(只)。全寺设有法台(赤哇) 1人,下设吉哇、僧官和引经师等,分管寺院经济收支、教规的纨行和学经教经活动。一般3年一换,从有较高文化程度和威望,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寺僧中选任。
  该僧于己于1958年拆毁,1962年一度,有寺僧10余人。
  1981年批准开放,1986年重建经堂,并建僧舍40余间,现有寺僧20多人(其中活佛1人)。
  阿汗达勒寺是原汪什代海18个藏族部落中最主要的寺院,为拉加寺属寺,属色拉寺系统,与化隆支扎寺亦有密切联系。原设有显宗学院,其学经方式和其他活动仪轨均仿照拉加寺。历史上,经常请拉加寺、支扎寺的高僧来讲经。显宗学院内没有7个学经班级,分春、夏、秋、冬四个学经期。春季学经为藏历正月十六日至二月十六日,夏季学经期为藏历五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秋季学经期为藏历八月十五日至九月+五日,冬季学经期为藏历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初一日。此外,坐夏期间进行辩经活动,其他时间由学僧自学。该寺曾造就过许多著名的学者,现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副教授多力格洛先生,系原阿汗达勒寺的住持活佛之一,在佛教因明学、藏族语言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另外,海西地区的许多有名藏医都是在这里学有成就的。如今该寺开辟了文史、天文、历算、藏医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挖掘整理了不少宝贵资料,为继承和发展藏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阿汗达勒寺,全称“葛丹夏智南杰林”(具善讲修尊胜洲)、又名“汪什代海寺”。位于天峻县生格乡东南角,距天峻县城110公里,是海西历史上较为悠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阿汗达勒”为梵文音译名,“阿”字梵文意译为“智慧空行”,“汗”字梵文意译为“方便大乐”,“达勒”二字梵文意译“度母”之意。称“汪什代海寺”是因为历史上它是汪什代海十八部部落寺院,由部落名代称寺院名。
  清嘉庆十七年(1812)前后,时任汪什代海部落第四代千户材料之兄、拉架寺(今果洛玛沁县)第三世资一海提出汪什代海十八部落应有自己固定的寺院和法会,并返回汪什代海部落,亲自召集本部落出生的僧侣,首次将寺院选址在哇香山(今察汗诺南山)下,举行大规模法会,此为汪什代海寺院之开端,当时有僧侣30人。后由于此地山险林深,常有野兽出没,侵害僧侣性命,故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汪什代海千户周科时期,迁至塔吾沃(察汗诺南山东侧),当时有僧侣20余人,后因寺院常遭匪劫,至民国三年(1914),依着时任汪什代海第五代千户官却才让指意,由出身于汪什代海部落的阿柔活佛敦登巴•彭措负责,移建寺院于下更乌格(今生格乡境内)之地。
  从公元1812年至1920年,一百多年的沧桑岁月,该寺以“汪什代海寺”相称,在那特殊、磨难的时代背景下,几度迁移。几经周折,风雨飘摇,尽管以“寺”相称,但实际每年举办一次法会或以帐房寺院形式艰难延续。至民国五年(1962)应当时汪什代海千户华布藏之邀,拉加寺主持活佛、清朝名僧香萨活佛第三世罗桑克尊协朱丹曲嘉措亲临汪什代海部落,不辞辛劳,多出察看风水,最终将寺址选定在地势开阔,水草丰美,适宜农牧兼作的静修之地阿汗达勒(即现在寺址)山下,并赐寺名为“葛丹夏智南杰林”,但民间更多的以地名“阿汗达勒”冠以寺名。至此汪什代海部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固定寺院。
  阿汗达勒寺主题建筑为大经堂和弥勒殿。大经堂为两层,前后深约10间房,宽约7间房,经堂设有旁门、围廊、山门,约有21间房子面积,建筑木料300平方米,佛龛与公摊等约7间房子面积,建筑木料14平方米。用于建造经堂的木材等均由汪什代海十八部落民众集体供施,由塔尔寺等地聘请工匠艺人建造装饰。大经堂殿脊饰有金顶、佛幢、法轮和祥麟等。经堂内供有宗喀巴大师等身量塑像、堆绣无畏吼狮大幅唐卡;《甘珠尔》、《丹珠尔》、《宗喀巴师徒三尊文集》,以及由拉加寺引进的《因明学》、《五部大论》等经著;有瞻部洲二胜六庄严、十六尊者、正面岔怒九神、八供奉天女、五种依怙、度母、多闻子等的塑像、堆绣和壁画等。此外,还有柱面幡、伞盖、华盖、法螺、法鼓、钹、铜等多种法器。大经堂周围建有用一亿遍六字真言及四亿遍达热咒语经装修的经轮房。
  大经堂内铺设质量上乘的豪华地毯及设置有高僧法座。经堂内的八根顶住用豪华地毯包裹。这些地毯均为汪什代海部落的一些头人专门订做捐献,毯面上织有捐献者的名字。
  弥勒佛殿和大经堂一样,为两层楼房。前后深5间房。设有旁门、围廊、山门,面积约有9间房子,建筑木料60平方米。天幡、佛龛、供坛、水坛等所占面积约10间房之大。内供两层楼房等量的弥勒巨型佛像,以及昂贵供品和法器。弥勒殿右边是以释迦牟尼为主的三尊者塑像,左边是以莲花生大师为主的诸佛菩萨佛像,周围为六字经轮。据传阿汗达勒寺弥勒佛殿是由札查部落头人多科,按照德尔顿活佛指意,以札查部落为施主建造的,于1942年竣工。
  阿汗达勒寺以大经堂和弥勒殿为标志,中心建筑周围建有第六世香萨活佛,以及民间公认的阿汗达勒寺历代九位活佛即:先巴曲智、丹贝尖参、热芒仓、图旦夏智加措(又名格日仓)、阿柔活佛彭措、罗桑旦增(又名多加格洛)、加赛仓、夏普仓(又名洛达)、资玉乎等高僧大德喇章,至1958年,建有活佛昂欠10座,共计134间房,僧舍150多间,全寺有僧侣280人,常住活佛7人。
  阿汗达勒寺历史上为拉加寺属寺,属西藏三大寺院之一的色拉寺系统。并于化隆支扎寺有教务联系。阿汗达勒寺设有显宗学院,其传经方式与佛事仪轨仿效拉加寺。历史上常请拉加寺、支扎寺高僧来讲经。显宗学院内设有7个学经班级,课程设有因明学、藏语文法、文学、文史、历算、藏医等科目。分春、夏、秋、冬四个习经期。此外,坐夏期间开展辩经活动。其他时间由学僧自由安排学习。该寺曾早就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原青海民族学院省语系副教授多加格洛先生,系阿汗达勒款活佛之一,在佛教因明学、藏语言文学等方面深有造诣。另外,早期较为有名的藏医都是在这里修学成名的。
  阿汗达勒寺主要佛事活动有:春、夏、秋、冬有四个传统法会,内容以寺院所有僧侣聚寺讲经修法为主。另外每年举行十一期特定佛事活动:即藏历除夕施食会、正月祈愿法会、藏历三月供修法会、藏历四月守斋戒法会、藏历六月无热龙王节、藏历七月供养法会、坐夏、藏历九月千供节、藏历十月燃灯节、藏历十一月普贤颂经会、藏历十二月略摄诵经节等佛事活动。主要文物经典有:银色陶制宗喀巴瓷像一尊(据传由母寺拉加寺所赐),大幅百度坐度母唐卡一幅,有珍贵长号称南卡龙央(相传来源于西藏色拉寺)等历史较为悠久的、或相对寺院而言具有收藏意义的文物。
  佛像:藏有弥勒佛八岁身量佛像一尊、药师佛佛像七十八尊、释迦牟尼佛像一尺等量一尊及响铜铸佛半尺等量五尊;陈列厅有弥勒菩萨塑像二层等量一尊、佛祖三尊、十六尊者、莲花生师徒三尊、度母三众等。
  经典:藏有《甘珠尔》一百零八部、《丹珠尔》二百一十八部、金三十书写本《半若波罗蜜多经》一部、《因明学》五十余部等佛经。
  唐卡、壁画:三世诸佛巨型堆绣一幅、药师佛壁画二十幅、二十一度母壁画两幅,一亿嘛呢壁画六幅、以及其它佛像壁画五十余幅。另外还有金顶幢、祥麟、法螺、铃杵、大铜号、钹、银灯、银瓶等法器在寺内收藏。

标签:青海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天峻县木里寺—海西州—青海寺院
下一篇:没有了!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