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太平山寺-南通-江苏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太平山寺位于包场镇河塘村,原名太平山庙,因庙建在太平山而得名。太平山名为山,实为一座土墩。据史料记载,古时包场一带还是大海,一日,从海上漂来一尊石观音像,百姓围观,有人叩头问道:“观音菩萨,此处有座太平山,你可愿意在此安身吗?”但见石像微笑,似点头应允。于是人们把她请到“山”上太平山庙供奉。沧海桑田,白云苍狗,1946年土改时太平山庙有庙房11间,其中朝南屋2棣,每棣3间,朝东屋5间,属厢房。1952年、1978年,先后两次被县文教局、中心校拆去部分庙房建造新余小学。石佛像也被移进附近一陋室供奉。“文革”中,“石观音”倍遭劫难,被人砸得身首分离,沉入河中。1992年,当地民众将“石观音”打捞出水,并发动捐资修复了大殿。2002年1月,太平山寺经南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石观音”作为主佛被供奉在太平山寺大殿内。2007年6月,“石观音”被市政府列为“第三批县市级保护文物”。

  海门市太平山寺
  地址: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镇西首河塘村
  邮编:22615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太平山观音石像

  太平山位于包场镇西约二公里的河塘村,它背依范公堤(老皇岸),面临运盐河。原系人工堆砌的土山,宋代所建。
  观音石像历来是太平山寺的镇寺之宝,文革中石像被打坏推入河中,1992年于河中出土,现经整理后仍供奉于太平山寺。该石像体形大,时代早,为南通地区首次发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对地方史和民俗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属珍贵文物。石像为观音石座像,系青石雕成,头顶置一小佛,脸部端庄慈祥,目光微敛,双耳垂肩,身披长裙,手持念珠,结跏跌坐,禅定印,盘膝端坐在海浪纹石基上,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为圣观音像,石质为浙江武康石,雕饰手法呈宋代特征,不晚于明代。石像分为主体与基座两个部分,主体为坐像,高约1.9米、底宽0.6米、底长1米,基座高0.5米、宽0.86米、长1.38米,重约1.5吨。只是莲花座的下部分依然下落不明,由于被人为涂上金粉,原貌有所改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