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绛县紫云寺—运城市—山西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6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绛县乃历史上晋国之古都,又有天下第一县之美称。自古地灵人杰,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历史典故和众多的传说。神秘令人向往,美好 令人赞叹,此乃中华民族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山西绛县的“沸水濂波”曾是绛县的“十大景”之一,建于中国北魏时期、毁于明末。时过境迁,沸水濂波仍在,紫云 寺却仅留下残缺不全的遗址。从2002年开始,在功德主白贤德大善知识及全家的感召下,四方众善信大力护持,更是在绛县统战部、宗教局的正确领导、亲切关 怀下,克服了种种的困难,从废墟中复建了庄严雄伟的殿堂。短短几年时间,紫云寺已修复如初。寺内自然环境幽雅秀丽,寺庙建筑巍峨肃穆。楼台殿阁掩映在斗奇 竞妍的海石假山、古树异花中,浮光耀金,浑然一体。兼有尧晋文化、龙耕文化、回文诗展的点缀,使得这里大景小景相配,诗情画意相融,恢宏多彩的自然景观与 浓郁浪漫的人文景点和谐相处,生机勃勃。

  寺院廊房里,有幸见到《玄文诗》孤本,其中共有诗文图案六十幅。或为方阵、或为圆环、或呈汉字“寿”字图,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玄文诗读法有若 干种,不知奥妙者初读时连不成句,未解其意,不知所云。细细揣摩出其中窍门者,顺念倒读,得心应手。诗文循环往复不断,即使拆字、并字、垒读、穿插吟读, 也都能成文成句,一首诗文还可读出若干首诗来。

  白贤德老人介绍,这种诗文民间称之玄文诗,民间又称:回文诗。山西省一些资深语文工作者称,玄文诗为旧体诗词文体格式的一种。它起源于西晋,形成于东晋,盛行于北宋。据说,王安石、苏东坡等文人骚客常以此种诗文互赠相和,抒怀为乐。

 


  紫云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境内“十大景”之一“沸水濂波”的紫云岭上,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东南与中条山相望,西北与紫金山相承。南依 绛县、垣曲,北靠曲沃、侯马,东临翼城、沁水,西跨闻喜、夏县,占地2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至美,气候宜人,佛事兴盛,绵延不断,是晋 南一带著名的佛教圣地。
  紫云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始建于北魏,每逢佛节,常有“紫气缭绕”、“紫云映日”之瑞,故寺以“紫云寺”名之。唐宋时 期,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寺前沸水淙淙,寺顶佛塔巍巍,寺内香火袅袅,松柏绕寺,花林扶疏,移步换景,古朴典雅,引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其势蔚为壮观, 素有“紫峰凝秀”之称。此匾额至今尚存。明代诗人张浩曾以《紫云游》为题赋诗赞曰:“青山迢递万盘来,金殿平临日月开,倚剑漫跨龙虎观,吹箫别起凤凰台, 松风谡谡灵旗动,桂月萧萧鹤驭回,此地游仙真有梦,何须泛海向蓬莱”。
  时代沧桑,岁月更替。明末,紫云寺在战乱的炮火中曾毁于一旦。清道光十 一年虽然复修,但仍难以抵挡此起彼伏的各种灾害的破坏,至新中国建立时,已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改革开放后,绛县白家涧村民间艺人白贤德先生,从这里深 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中,捕捉到开发旅游业、弘扬宗教文化的商机,于新世纪初开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不畏艰难险阻,筹资数百万元,率家 人对紫云寺进行了保持本色、突出特点、体现个性、展示文化的开发性建设,历时数年,修复了这座本于自然、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文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 旅游景观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古朴佛寺。该寺有两进“山门”、“弥勒佛殿”、 “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王殿”、“藏经楼”、“禅林院”、“玄文诗馆”等,同中有异,虚实相生,错落而不零乱,庄严而 又精致,布局甚是巧妙。
  紫云寺以其素洁诱人的魅力吸引来四方信众和游客。2007年6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暨佛像开光庆典法会。中国佛教 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化寺方丈、紫云寺住持怡学大和尚、台湾海云大法师、五台山龙慧寺住持释 常禅大法师、临汾市佛教协会释常修会长、临汾市净土寺释谛观法师、侯马市普济寺释义海法师、潞城龙化寺释翔法师等全国各地高僧大德、山西省宗教局、运城市 宗教局、绛县县委统战部、绛县宗教局、文物旅游局、文体局、计划发展局等部门领导及各地信众近万人云集于此,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紫云寺在历史的变幻中释放出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到此朝拜、观光的信众、游客日渐增多。该寺现已成为山西省、运城市重要佛教圣地和重点旅游景点之一。
  紫云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自北魏建寺佛教传入以来,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面 。
   紫云寺佛教以绛县为地域范围,向东辐射到翼城,向西延伸到闻喜,北面到曲沃、侯马,南面到垣曲,核心地区就是中条山西北麓和紫金山一带。早在秦汉时期, 随着中原内地与西域的商贸发展,佛教就传入山西河东地区。此后更由于丝绸之路的不断开拓,佛教文化的输入日益频繁,至南北朝传入绛县大地。随着佛教文化的 兴盛,到北魏,在素有“十大景”之一美称的“沸水濂波”所在地的沸泉建起了紫云寺。
  天时、地利再加上人和,使得早期故绛地区的佛教集中了当 时影响最大的一些僧团,如竺法护僧团、道安僧团、鸠摩罗什僧团,都曾光临绛县紫云寺。隋唐时代许多高僧,如 义净、法藏、开元、般若等等,均在绛县紫云寺留下足迹。 因绛县紫云寺地处相对偏僻,故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发动的三次禁佛运动中,促使大量僧人携带经像逃入这里,从而进一步发展了紫云寺佛教,提升了 紫云寺佛教的文化品格。至北周隋唐时期,僧照、静藏、法应、静霭、普济、普安等高僧也都曾到紫云寺传经。至宋元明,随着“王气东移”,河东政治经济和文化 都渐次衰落,紫云寺佛教文化也走向低谷。到明末,紫云寺终被战乱的炮火毁坏。虽然寺院被毁,但是佛教文化的影响尚存。清道光十一年紫云寺又进行了复修。云 峰法师、宽鉴法师等高僧也到过紫云寺,为此地增色不少。以后紫云寺虽遭到破坏,但因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佛教文化的传承一直没有断续。直到新世纪初, 白贤德老先生重新修复后,紫云寺的地位与影响更为深远,受到广泛的尊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玄中寺方丈根通大和尚、北京市佛教协会 副会长、广化寺方丈、紫云寺住持怡学大和尚、台湾海云大法师、五台山龙慧寺住持释常禅大法师、临汾市佛教协会释常修会长、临汾市净土寺释谛观法师、侯马市 普济寺释义海法师、潞城龙化寺释翔法师等全国各地高僧大德均不断莅临该寺传经指导。现在的紫云寺布局,都与佛教的渊源和高僧的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山 门的108道台阶,是按照佛教关于走上108台阶就能将108种烦恼踏在脚底、抛向身后之说建立的。寺内的伽蓝菩萨殿,就是聆听根通大师的高见补加的。据 根通大师讲:人们都知道关公允文允武,至大至刚,系两汉殊绝之英雄,有千古不灭之忠义。但对他是伽蓝菩萨的身份却不甚明了。紫云寺有了伽蓝菩萨,就有了保 寺的“护法神”。 另外,该寺在绘画方面,闪耀着佛画独具一格的风采。在雕塑造像方面,既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又有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佛 教文化的魅力。在建筑方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还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山西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