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玉溪白龙寺—玉溪市—云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6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白龙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为334平方米,单檐歇山,抬梁式结构,为一进四合院。白龙寺隐藏于秀山主峰"螺峰绝顶"东南侧的苍松之中,环境十分幽静。寺侧有"白龙、乌龙"二潭,潭水清冽甘甜,四季潺潺。相传:"`白龙、乌龙`原是二蛟,常兴风作雨,相互争斗,鏖战时,伴有倾盆大雨,危及民生,一仙人怒之,服二蛟置于秀山之麓。之后,二蛟不复为害成其为"龙",并常年涌出清泉供路人饮用"。人们为纪念服蛟的仙人和涌泉的二龙,遂于潭侧建寺称白龙寺。 
  一九八八年在白龙寺东南侧又辟建了一新景点,面积约7520平方米。新景点内有荷塘、鱼池、曲桥、回廊、水榭、丝竹铍、书画展室,财神殿等景观,其中遍植各种花卉。 
  游人至此,餐山色,听松涛,识鸟音,饮甘泉,赏荷趣,观鱼跃。如在冬、春二季畅游白龙寺,可尽情品味兰花的幽香。真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忘却人间烦恼,欲入仙境。
  白龙寺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玉溪城东北的龙马山下,有一水清树幽、风景秀丽的去处,名为白龙潭。白龙潭内古木森森,流水潺潺,山中有一泓清泉涌出,泉水流进白龙寺,再流到寺外,灌溉良田。白龙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澄澈清冽的甘泉,再加上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使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李鸿祥碑刻存前殿
  我们去的时候是4月的一天,暮春的白龙潭湿气氤氲,才下车便使人感觉如冬天般寒冷。谈笑间,位于白龙潭风景区入口处的白龙寺映入眼帘。潺潺的流水声中,红墙朱门,重檐斗拱……白龙寺的外观与十多年前无异,让人倍感亲切。记得当年,白龙潭、九龙池、龙马山、高鼓楼作为玉溪城的必游之地,曾吸引过不少年少学子。
  站在白龙寺门口,大门两侧挂着“此处青山横抱寺,绣地清泉游新兴”两幅匾联,进入门内,看到右边墙脚处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沃泉”二字。据同行的红塔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松介绍,这是发动过云南重九起义的李鸿祥将军于民国时期所题,因白龙潭的泉水绕寺而过,清澈透亮,亦甘亦冽,所以备受赞誉。
  潭水清幽嵌中殿
  走进院子,一泓清澈的潭水映入眼帘,潭中鱼儿浮游,令人遐想。环抱潭子的是雕栏画柱的倒台楼和左右两个厢房。据介绍,白龙寺为清代四合院建筑,由山门、倒台楼(戏台)、前殿、中殿、后殿组成,在一条中轴线上。
  陪同游览白龙寺的承包人高玉宾说,中殿倒台楼(戏台)左侧的屋檐因年久失修,已显塌陷,不久前刚请人修理完毕。随高玉宾所指,记者看到,做工精细的檐角,果然有新修补过的痕迹。高玉宾介绍,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白龙寺因年代久远,屋檐、山墙及许多横梁木柱饱受岁月侵蚀,已开裂变形,不得不时时查缺补漏、年年不停修补。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白龙寺,其建筑格局与众不同。四层三天井的结构中,以中殿“倒台戏楼”最有特点,戏台背靠池水而建,在云南古建筑中并不多见。
  沃泉悠悠流传美丽神话
  沿中殿两边厢房下的石阶拾级而上,看到一股山泉从左边耳房下流淌而出,绕寺而行,清澈的水流,将一股凉意透进心里,令人顿觉轻松。白龙潭因水而闻名,这绕寺的活水,为白龙寺平添了独特的魅力。
  关于这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上山头村有一位美丽端庄的阮姓姑娘,每日下山到泉边汲水,白龙见而爱之,变为翩翩郎君向其倾吐爱慕之情。阮姑娘说:“我有失明之母,需每日挑水奉养,如来你处,母亲即无水喝。”白龙说:“这何妨,我保证她老人家天天有水喝。”于是,白龙在迎娶阮姑娘时,在所骑乘的马尾上挂一把扫帚,顺路拖上山来,所到之处,即成一沟渠,水顺沟而流,流到了上山头村中,不仅老母亲不用挑水,整个上山头村的村民们也不用挑水,而且还用这水栽种庄稼,种出了远近闻名的好水稻。大家过着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
  于是,村民们在白龙潭下建盖了白龙祠,白龙祠中建龙殿,塑了白龙和阮氏姑娘的塑像,大家称之为白龙天子和阮氏娘娘,朝夕供奉。
  期待政府与社会共同保护
  走进后殿,院内苍松翠柏、花叶繁茂。如今为扩大寺院的规模,高玉宾请来几名工人在此重塑佛像。
  据高玉宾介绍,他承包白龙寺近十年了,每年自筹资金修缮寺院,花费不少。如今白龙潭公园免费开放了,少了门票这项重要收入,近年来他手头也颇感吃力。
  对此李松表示,公园免票开放,确实会给承包经营者增加投资和管理难度,但从客观上来说,也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游玩,从而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销售。
  “目前没有文物修缮的专项资金,许多文物要一次性投入修好几乎不可能,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承包者个人可通过吸引社会力量筹集善款,或走文企联姻(企业赞助,文物部门监管)之路,自给自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对古建筑的重视程度,将庞大的修缮资金细化分流,从细部入手到整体,两者结合,双管齐下,保护文物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李松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云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