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承恩寺-石景山-北京寺院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北京承恩寺
  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路北的承恩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古代皇家禅林。该寺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落成于正德八年(1513年)。故老相传,承恩寺虽晚于法海寺,但这里早在唐代武德年间(618年)已有了旧寺庙存在。据史料记载,明时所建的承恩寺规模宏大,气度不凡,占地就达40余亩。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在撰写的《承恩寺记》中曾阐述了其“高塔前耸,崇岗后峙”的风水特点。而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住持僧是光宗帝朱常洛的替身僧。万历皇帝也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因此寺的特殊作用,被皇帝敕赐为了“承恩禅林”。直到清代,醇亲王,礼亲王等权贵们,都曾多次在寺内住宿。
  观承恩寺所在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地处京西古道模石口隘口东侧,是张北,山西,内蒙古等进京的必经之路。从表面上看,承恩寺是座普通的宗教道院。但建寺人却非同一般,它是明朝司礼监大太监温祥,当时也是皇太后的心腹。这座挂有“敕赐承恩禅林”匾额的古寺庙,有三不之谜让人感到费解。据历史记载,此寺自建寺以来一不受香火,二不做道场,三不开庙门。此乃是违反佛教常规,在北京各庙观实属少见。旧时,模石口古村的街巷中商铺云集人来人往,庙前的京西大道上车水马龙驼铃不断。惟独承恩寺山门紧闭,寂静的寺院无一人进出。堂而皇之的古刹禅林犹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了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世外桃源。
  说起此事,还得要提到温祥其人。据明史记载,正德年间,明朝内庄王之子谋反案和都指挥佥事江彬造反案件,皆是由温祥受命一手查办。从中说明朝廷对他的重视与信赖,温祥或许是锦衣卫头目。就承恩寺所在地理位置上看,此处是军事商旅等各方人士重要通道,借寺庙为掩护监视三教九流的活动可不显山露水。由此,专家认为承恩寺很可能是温祥建立的情报机构。
  另据清代《日下旧闻考》记载,该寺第一任住持是国家僧录司左觉义法师宗永。后继任住持元空,圣安,法安等皆文武双全学识非浅之人,法安还担任过全国佛教领袖。承恩寺作为皇家的情报据点,其不受民间香火也不对外开庙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因此,使它与世俗隔绝许多年。另外承恩寺内还存有三大奇观,即人字柏,古雕楼和大型壁画。一是在此寺后院操场北墙根有一棵八九米高的古柏树,其树干下部分成两岔如人字而立。岔间跨度约二尺,高度有一米五,树龄已够三百年以上。这种奇特的古树名木,在北京众多园林中实为罕见。二是在该寺院内四角各有一座10米高的古雕楼,其为三层,长方形,面积约108平方米。说它是角楼,它又不完全在墙角处,东西两座离寺院墙得有五六十米远。更神迷的是,每座雕楼下都设有暗道互通相连。若说它是古堡,那石窗构造又不具备防御功能。而从其材质风化程度看,建造年代明显早于承恩寺历史。从结构看,风格极像唐宋建筑遗存。第三是寺内的壁画,虽现存的六幅数量不多,却绝不比法海寺壁画逊色。其中天王殿东墙“巨龙图”保存完好,画面清晰形态逼真。四龙于云天盘旋,威武生动气势非凡。这种被封建社会视为民间禁物的装饰,在其它寺庙难以企及,说明承恩寺地位之高。
  直到解放以后,这座庞大的古寺庙才归属于人民,50年代在此设立为一所校园。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北京市政府和石景山区极为重视承恩寺的历史文化价值。1990年将其定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2007年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现今,承恩寺已进行了两次修缮。它将以崭新的面貌接待四海佳宾。
  国家级文保单位──承恩寺
  承恩寺坐落在模式口大街路北,东为关帝庙,西为龙王庙,山门与北京九中校门隔街相望。解放后一度成为石景山中学所在地,1990年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更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造年代虽晚于法海寺,但在北京地区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佛教寺庙之一。
  该寺座北朝南,古树参天,格局完整,建筑宏伟,庙产雄厚。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倒座房,工艺精湛。《民国二十年僧案选》记载:“本庙(承恩寺)面积亩数,约十四亩有余,又毗连余地三十三亩。本庙房屋间数,一百二十五间。附属土地亩数,平地山地二顷零七亩。又云,慧志和尚自置民红契地二顷十八亩……庙内神像有毗卢佛、释迦佛、菩萨、韦驮、伽蓝、天王、金刚、十八罗汉、天仙圣母、二郎神、关帝,泥质神像共二十七尊,铜质五十一尊,铜钟二架,大鼓二面,铁磬一口。藏经全部十分之四。”简而言之,模式口的半条街、村西的田义墓、隘口后的塔院、高井村的翠云庵,原都是它的庙产,连北京九中原来也是该寺僧人的菜园子。
  神秘的建筑格局。该寺占地三四十亩,有四进院落,呈“回”字型布局;木结构的钟鼓楼,造型优美;寺门前的上下马石,为一般寺庙所无;寺周围有独特的高大石砌碉楼,这在北京市现存寺庙中也数一数二;钟鼓楼不在天王殿前,而在其左右,寺后还有其它寺庙所无的大操场……
  神秘的建寺历史。故老相传,早在唐武德年间(618—625)此地便有寺院存在,到了明代仅存基址。承恩寺因旧基,建于明朝的正德八年(1513),寺额为皇帝敕赐,少师兼太子太师李东阳还特地撰写了《承恩寺记》,写了它“高塔前耸,崇岗后峙”的风水特点。明代大文学家王思任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的住持僧是光宗皇帝朱常洛的替身僧。清初文人怀应聘在《游西山记》一文记载,当时的寺僧对他说过:万历皇帝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直到清灭亡了明才赶紧“灭迹”。清代的礼亲王把该寺作为家庙,清末的醇亲王等权贵多次在寺内住宿……
  表面上看,它是座普通的太监庙。但建寺人司礼监大太监温祥,是指挥全国特务组织的宦官头目。他做了一个所谓的“梦”后,就建起了这所宏大的寺庙,使皇帝下“敕谕”、题寺额、并“优免一应杂泛的差徭”和禁止在寺院附近建房盖屋进行骚扰,这就值得深思了。
  该寺建寺以来有“三不之谜”,即: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这是违反佛教常规的,既有暮鼓晨钟和经声佛号,偏又有此“三不”,寺僧却吃喝不愁,说明寺僧很可能是吃国家俸禄的。如此大的一座寺院,关于它的记载却少得可怜。它的第一任住持僧宗永德高望重,任国家僧录司左觉义,原是一个大寺的住持,温祥把他任命为承恩寺住持,是“力擢之”,说明了该寺的等级甚高。其后,有据可查的住持僧和僧人,如元空、圣安、法安的学识能力都非同小可,一个个文武全才,法安还做过全国的佛教领袖。村中有人跟住持习过武,有人还看见该寺住持研究过甲骨简册。种种迹象,使人疑云难解。它的难解之谜,只有在该寺是明清皇家情报机构的外围据点时,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它作为皇家的情报机构不能开庙,不必开庙,也不可以开庙!
  承恩寺所在的地理形势,是明清时代做情报机构的最佳地点。据李东阳讲,该寺建成时“高塔前耸,崇岗后峙”,又“藏风聚气”。“深山藏古寺”是个规律,该寺却临街而建。模式口古镇地连西山,东距京城四十里,西邻古隘口,张北、蒙古的飞骑往来要路经此地;那里是驼铃古道,西山的煤炭多经此道运往京城;西山还是京城众多皇亲国戚的祖坟之地,祭祀上坟也要走这条古道;西山风景绝佳,是文人墨客的游览场所,是香客进香的必经之路……这里搜集情报容易,传送情报方便,借寺庙为掩护监视三教九流的一举一动,又可以不显山露水。它周围的许多寺庙,多有司礼监的太监染指,也就不难理解了。
  承恩寺里有独具特色的古碉楼,承恩寺里有天地奇观的植物“人字柏”和“银杏抱桑”,承恩寺内还有雄浑威猛的龙形壁画和帝王放生图壁画,更有至今未露真容的地下暗道的神秘传说。历经近500年沧桑巨变的承恩寺,它的神秘色彩已越来越吸引了搜奇探胜者的关注!
    : 311路车到模式口站下车向西,或乘336路车到首钢小区站下车向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