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道慈大和尚在普陀山佛教协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0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同心兴伟业  筑梦新征程
奋力谱写普陀山佛教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菩萨在线浙江讯 8月9日,普陀山佛教协会召开第七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道慈大和尚被选举为会长,并在会议中发表了题为《同心兴伟业  筑梦新征程奋力——谱写普陀山佛教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讲话。
 
道慈大和尚表示,继续担任普陀山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及全山僧众的信任,道慈大和尚认为,既已受命就要承当,将秉持我将无我的奉献精神,不负大众。
 
道慈大和尚汇报了普陀山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
 
一是坚持了佛教中国化方向。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践行佛教中国化方向,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开创了新时代普陀山佛教中国化新境界。
 
二是取得了教务教风好成绩。不断提升教务教风管理规范化水平,做好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好传戒法会,积极营造僧团严持净戒、精进修行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了普陀山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
 
三是建设了人才培养新高地。扎实推进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教学教研、行政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保障佛教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常随佛学、信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是打造了文化传世新精品。观音法界工程建设圆满建成,顺利开园,运行工作总体平稳有序,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举世无双、流芳百世”的建设目标得到全面实现。
 
五是彰显了人间佛教大慈悲。普陀山观音道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济世精神得到了全面展现,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得到极大弘扬,社会公益项目持续实施,慈善事业规范有序。
 
道慈大和尚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学习《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佛教协会新修订规章制度,严格遵循“三统一”基本原则,谋划好“三三制”总体布局,精诚团结、和合奋进,为助力“四个舟山”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继续贡献佛教力量。
 
道慈大和尚对贯彻普陀山佛教协会第七次代表会议精神、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八点要求和希望
 
一、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政治思想认同是前提
 
《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在2019年7月正式通过。这是中国佛教传承发展的时代大势和前进方向,是佛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核心内容,更是我们在新时代持续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坚实基础。
 
1.要建立并完善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佛协引领学、专家辅导学、执事培训学、寺院经常学。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理论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不断提高佛学院各阶段思政教育水平。佛学院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谨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古训,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确保佛教后继有人而坚持不懈。
 
3.继续加强寺院内部普法用法知识宣传。僧人职责必须为,法律之外不可为。要引领寺院僧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法规学习活动,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进一步提高依法开展教务活动的水平。
 
4.持续开展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继续发扬普陀山佛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通过赴革命圣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学等活动,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思想觉悟。
 
二、弘传普陀名山宗风,教务教风建设是根本
 
教风建设是佛教的根本大事,我们要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理事会佛教教务教风监督委员会工作计划(2021-2025)》,扎实有效地开展教风建设,抵制佛教商业化不良影响,巩固佛教事业健康发展。
 
1.规范寺院管理,筑牢教风建设“保障线”。我们要继续对全山寺院(单位)加强管理,勤行督导,以法摄众,以规领众。在《普陀山佛教协会寺院管理制度》基础上深化民主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寺院管理效率和境界。
 
2.注重信仰培养,拧紧丛林生活“总开关”。出家人只有安住丛林生活,才不会懈怠放逸,要继续坚持半月布萨、持戒护戒的律仪制度,坚持冬参夏学、讲经弘法的学修制度,坚持二时课诵、共住共修的生活制度,保持出家人少欲知足、淡泊名利的衲子本色。
 
3.推进教风巡查,构筑循规守戒“防火墙”。要进一步总结教风巡查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三学、三比、三精进”活动,维护普陀山佛教清净庄严的整体形象。
 
4.加强培训指导,夯实正信正行“压舱石”。内学外学,皆应当学。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指导,整合全山教育资源,系统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从丛林仪轨、传统梵呗,到教理教义、禅修实践等内容,对僧众进行普及性培训。
 
三、提高僧团整体素质,佛教人才培养是关键
 
佛教人才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关键。佛教以“要成龙象,先为牛马”的理念作为目标,让每位出家人都能够成为有道心、有愿力、有德行、有学识、有担当的真正僧才。
 
1.科学谋划佛学院人才培养发展方向。要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为基地,健全学院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学院各阶段的课程设置,加强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
 
2.持续加强佛学院一线师资队伍建设。佛教教育的质量要依靠师资,佛学研究的发展要依靠师资,佛教人才的培养还是要依靠师资。要鼓励法师积极参与学历与学位提升、充分发挥资深法师的“传、帮、带”作用。
 
3.注重开展与各大院校友好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经验互鉴,推动普陀山佛教教育“走出去”,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化佛教人才培养互认办法。
 
4.建立健全佛教人才考评及任免体系。完善评估制度、建立存量人才提升、引进人才奖励机制,探索全山执事轮岗交流机制,通过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和备案程序,将道心不坚的人淘汰出执事队伍。
 
四、完善佛协职能机制,教制教规建设是保障
 
佛教教制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佛教教风建设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佛协机构设置,形成团队整体实力,为全山依法开展佛教活动提供保障。
 
1.以“三统一”原则为“根”,发挥全山一盘棋整体优势。要坚持佛协统一领导,对于佛协的决定,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佛协六大职能办公室要发挥“集中力量、能干大事”的优势,对各职能办公室工作要进行优化和提升。新一届领导班子和常务理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众熏修,正己化人。
 
2.以“三三制”布局为“本”,完善全山人才管理模式。普陀山是个大丛林,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要根据《普陀山佛教协会人事管理暂行规定》,对人才进行科学的调配和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自身价值。
 
3.以“三四五”发展为“要”,完善落实内部规章制度。突出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深化落实普陀山佛协管理制度2.0版。积极参加数字化改革,主动融入数字化赋能体系,将普陀山佛教事业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4.以“三原则”理念为“依”,建立普陀山下院管理机制。拓展观音文化外延,提升服务社会功能。要努力让弘法人才走出去,弘法道场办出去,弘法渠道通出去,观音法脉连出去,探索建立跨地域道场人事、法务、经济方面运行管理的体制与机制,稳步推进普陀山下院道场的有关工作。
 
五、加强寺院场所管理,平安场所创建是基础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要靠大家共同用心来维护。要进一步加强基建综合管理、寺院安全管理,不断拓展寺院功能,提升文化品位,精准定位、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创样板丛林,建一流道场。
 
1.进一步强化寺院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无情人有情,病毒无爱人有爱。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细化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人员管理,科学管控活动,确保普陀山佛教事业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2.进一步夯实寺院基建修缮工作。要依据《普陀山佛教协会基建工程管理办法》,做好项目预算、施工、验收、结算、备案、审计以及工程招议标、大宗物资采购、审批等工作,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及现场施工安全。要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和新增固定资产登记,做好资产卡片和台账。
 
继续做好普陀山佛教青铜佛像造像艺术研究院建设、佛学院二期工程和普陀山佛教颐养堂搬迁提升工作。
 
3.进一步推进平安场所创建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宗教活动场所“1+9”创建指标体系,深入开展平安活动场所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全山寺院“五进”“十百千万”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认真做好寺院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物保护、文明敬香、反邪教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创建活动有载体,无死角。
 
4.进一步推进文化寺院创建工作。要以“六个一”为标准,开展文化寺院建设,提升规划工作。继续做好老庵堂恢复工作,根据寺院传统特色和客观条件,进行功能定位。通过闭关阅藏村、禅房、念佛堂、讲经堂、学戒堂等不同形式的学修场所,成就大众修行。
 
六、挖掘佛教文化资源,弘法利生事业是重点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不断提升佛教文化的品位和内涵,传承和保护佛教文化,大力推进普陀山佛教“道风兴教、文化兴教、修持兴教”。
 
1.结合佛教传统节日,开展具有示范作用的佛教文化活动。以“佛诞节”“观音香会期”“观音文化节”“腊八节”等重要佛教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类佛教文化活动,推进佛教文化引领,输出佛教文化特色,更好地发挥佛教文化疏导心理、净化人心、涵育道德的独特功用。
 
2.聚焦观音文化精神,打造具有教化作用的佛教文化品牌。以“观音文化园”为主要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打造观音法界佛教文化品牌,细化“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单体内部管理机制丛林化、运维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的宣贯和执行。
 
3.立足观音信仰,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以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以及普陀山弘法团为载体,以宝陀讲寺常态化讲经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推动观音文化的全面研究,引导信众树立正信正行的行为理念。
 
4.讲好观音文化故事,用文化自信提振民族复兴的精气神。以在路上的心态,当好观音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继续办好普陀山佛教协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会刊《普陀山佛教》,积极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新时代普陀山佛教工作新风貌。
 
七、彰显社会责任担当,慈善公益事业是载体
 
开展慈善公益事业,也是践行观音信仰,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方式。通过慈善事业,使大众形成知恩感恩、惜福习劳的优良品质,让佛教慈善理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绽放光彩。
 
1.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经济社会事业。继续以“慈悲济世,造福社会”为宗旨,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服务好乡村振兴,积极参与赈灾助困、兴教助学、医疗救助、五水共治、少数民族村建设等公益慈善事业。
 
2.培育有普陀山特色的慈善公益品牌。建立慈善公益专项资金跟踪管理机制,提高资助的现实效果和社会价值。树立品牌意识,丰富慈善公益活动形式,把好事办好,善事办善。
 
3.出台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对普陀山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作出长远规划,研究制定出台普陀山佛教协会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确保相关行动方案的科学实施。
 
4.引导受助大众启发善心并向外传递。慈善事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慈善,更是精神上的慈善。要加强慈善工作的宣传引导,令受助大众,在得到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得到善心的启发,激励更多人向善行善、乐善扬善。
 
八、传播观音文化精神,一带一路倡议是引领
 
根据《浙江省佛教协会七届理事会对外交流委员会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21—2025)》的精神,要发挥佛教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不断拓展佛教对外交往的新领域。
 
1.继续加强深化同港澳台地区佛教界的联谊。发挥普陀名山优势,继续加强与港澳台佛教界的交流和往来,进一步加深两岸三地佛教界同宗同源的法门情谊,推动两岸三地佛教界共同弘扬中国佛教与中华文化,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2.继续巩固发展中日韩三国佛教的传统法谊。继续开展对中日韩三国的友好交流,以举办祈福法会,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巩固发展中日韩三国佛教的传统法谊,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继续深入推进普陀山观音文化走出去战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观音文化弘法交流活动,向外展示佛国僧团的道行风貌,提升普陀山世界佛教圣地、观音信仰中心的地位与影响。
 
4.不断丰富友好往来和学习交流的承载形式。对外交流要有新举措,输出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举办各类论坛、学术研讨活动、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受邀参加海外友好人士或组织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道慈大和尚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观音信仰,弘扬观音精神,以观音菩萨的慈悲甘露,化解人类生存与道德信仰的危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