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四川安岳村民在毗卢寺旧址挖出数百年前石刻造像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31日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文物发现现场  \
毗卢寺旧址出土的精美造像(傅成金 摄)  \
毗卢寺摩崖石刻造像

  近日,安岳县忠义乡村民在当地毗卢寺旧址挖出了28件古代石刻造像等文物。这些佛头、佛身以及莲花台等石刻跨越了宋至清代数百年的时间,虽然大多残破,却依然能从其精致雕刻中一窥安岳石刻的精美。

  安岳县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廖顺勇告诉记者,毗卢寺是一座五代十国时期建立的寺庙。在毗卢寺旧址附近的摩崖石壁上,有石刻题记记载,寺院建于五代十国后蜀时的广政24年。至今,石壁上的17龛、共19尊石刻造像依然保留,并在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作为了信息点登记在册。不过,最近几十年,毗卢寺就只剩下了一片摩崖石刻。

  让当地文管部门没想到的是,当地村民为了重建毗卢寺,在其旧址区开挖基脚,居然发现了寺院曾经供奉的多尊石刻造像。四川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刘睿介绍,接到信息后,省文物局组织专家两度前往安岳,发现这些石刻有佛头、佛身、菩萨造像、莲花台,以及寺院的柱础和瓦当等等,共28件。佛身大多高约七八十厘米、头高40余厘米,材质为本地砂岩,年代则跨越了清代至宋代。经国家文物出境四川分站鉴定,其中4件为国家三级文物。

  记者看到,这些已搬至县文物局库房的石刻虽然尚未清理,却依然难掩其高超的雕刻工艺。尤其宋代时期的石刻,佛身衣袂飘飘,所饰缨络精细华美,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长雷玉华介绍,古代石刻艺术从北方入川以后,迅速在蜀地发扬光大,其中以大足、安岳石刻为代表的宋代造像,达到了中国石窟艺术的巅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赞为“古、多、精、美”。

  据悉,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日起将前往安岳,对毗卢寺旧址进行发掘。

  新闻链接】

  安岳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超过10万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地位。

  安岳石窟开凿于南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盛于唐宋两代,延续至明清直到民国,几乎每个乡都有大型石窟造像遗址。其中,卧佛院、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等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