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星云大师:心如虚空无边际 身似法海不系舟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6日
来源:星云大师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贫僧自从童年出家后,自觉没有什么好的因缘培养自己的前途,最早的志愿,只想在佛门里做一名饭头僧。因为在栖霞、在焦山时,偶尔客串典座(煮饭菜),大家都交口称赞,贫僧感到自己对调理饮食有一些天分。

 

    饭头僧每天与大众结缘,也是人生一件乐事,但后来慢慢知道佛教落后的弊端,是因为没有人才、没有教育、没有青年。贫僧就发心,想在文化教育上对佛教有所贡献。不过,那也只是一点微弱的心意,不敢说是大志大愿。

 

    到了创建佛光山后,大师代表佛教前往美国参加庆祝建国两百周年活动,忽然眼界宽广了,想起应该为佛教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从此,大师就立定志愿,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弘扬佛法遍天下,不为个己求安乐。因此,在佛光山就更加想要把丛林教育办好,培养国际弘法人才。

 

    四五十年前的台湾,在佛教里很少有年轻人学习英文,在青年学生当中,如果有人学习英文,大师就每个月给予两百元奖励。要想弘扬佛法,与世界来往,就必须具备国际语言、国际人才,所以一有机会,大师就鼓励学生们出游,到印度朝圣,培养对佛教的信心,到欧美旅行,开阔自己的眼界。谁知其前途艰难?想到自己有个心、有个愿,成功与否,也就在所不计了。

 

    会走上国际弘法,是因为美国信徒王良信从洛杉矶打来电话表示,他捐赠的一块土地,要大师赶快派人前往建寺。那时候在美国、加拿大,要赠送寺庙、土地给大师的人很多,大师都因为顾虑人才不够,不敢轻举妄动。经王良信居士不断的催促敦请,大师就筹措了两万美金,请会日文的慈庄法师,会英文的依航法师,前往美国开山建寺。信徒们也都非常兴奋,甚至在台北圆山饭店为他们饯行。

 

    他们到美国以后,一调查发现,那块土地只能建住宅,不能建寺庙,因为它不在宗教区域之内。那个时候,美国的一栋房至少也要十万美金,我们只有两万美金哪里能开山建寺呢?两个人预计打道回台,打了电话回来报告说建寺困难,还是回台最好。大师立即警告他们:你们已经在圆山饭店受了人家那么热烈的宴请饯行,如果回来,以何面目见台湾父老啊!请等几天,贫僧和心定法师即刻赶往美国。

 

    信徒捐的地既不能建寺,买一个房子也要十几万美金,佛光山仅有的能量──两万元,怎么能成事呢?我们乘着王良信的车子,一行人就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转来转去,在第三天的黄昏,经过一条街道,慈庄法师指着旁边的小教堂说:这栋教堂正要转卖,不过卖价要二十万美元。大师说:我们先进去看一看好了。他说:看了也买不成,又有什么用呢?大师想,了解一下也好,至少知道二十万元价码的房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内容。

 

    进去一看,这是一座可以容纳一百多人集会的教堂,有会客室、办公室,旁边一间宿舍,可以住一家四、五口人,还有一间小型的幼儿园,以及停四十部车的停车场。大师一看,真的很适合我们作为到美国发展最初的开始,但是二十万元,实在是个天文数字。在一旁的王良信就说:你们可以向银行贷款。

 

    贫僧一生没有和人借贷金钱,一听到贷款,心里就凉了半截。因为在台湾,佛光山初建设时,也曾经试着与银行接触贷款,银行毫不考虑的一口就拒绝:寺庙不能贷款。难道美国的法令会有不同吗?不得办法下,也只得依着王居士的建议去银行走一趟。

 

    美国银行的经理听到我们要贷款,特地隆重接待,满口答应。大师说:我们没有保证人。那一位经理一听,很讶异的问:为什么要保证人呢?你们要买的教堂不就是保证吗?大师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吗?大师接着告诉他:可是我们不住在美国,我们住在台湾,可以吗?他说:那有什么关系?台湾有我们美国银行,你在那边可以分期付款。就这样,我们用两万美元头期款买下了这座教堂,改做寺院,定名为西来寺,意思是中国的佛法西来美国,终于能够大法西来了。此即为佛光山到国外建寺,走上了第一步。

 

    把一所教堂改成寺院,在西方不算稀奇,但在我们弘法的情况,却有一些周折。例如,西方的信徒做过礼拜之后就回家吃饭,中国的信徒到寺院里参拜之后,他们不肯离开,等着要吃素斋。但只能容许七、八个人用餐的厨房设备,哪里能供应信徒吃饭呢?同时,在美国没有汽车,每天简直无法外出了解社会;连一台电视都买不起,又哪里能知天下大事?虽然住在开放的美国,也等于每天关在关房里一样。

 

    但慈庄和依航法师还是很能干,他们第二天下午一个钱都没有花,就开回来一部可以坐上十二个人的车子。车价一万美金,税金五百块,车行老板对他们说宗教人士不必缴税,还把五百块税金退还给他们,而且说其它的九千五百块之后每个月慢慢分期付款就可以。这真是天下奇事,买了汽车,还没有付钱就赚了五百块。

 

    离寺不远有一间百货公司,我们也是随意问他:一台电视多少钱?他说:四百五十元。大师说:等我们有钱再来买好了。没想到第二天早晨,他竟然把电视机送过来了,并且说只要四百块就好,因为宗教人士可以免税少五十块。大师心里想,啊!美国真是天堂啊,生活这么容易,真好!难怪世界上好多人都要移民到美国来,果真不无道理。

 

    我们在这一所小教堂里住下来,开启了美国弘法之路。二十几个国家的出家人听到了消息,特地赶来为我们欢喜庆贺。好在贫僧对典座稍有心得,用平底锅将就煮了一些饭菜,飨宴他们。大家也吃得不亦乐乎,志愿要帮助西来寺共同在美国发展。

 

    但是后来发展就不是这么容易了。因为信徒增加、地方狭小,没有吃饭的斋堂,直到又找到Maywood这个地方的另外一间教堂,因为有斋堂设备,可以让人吃饭,就买下来定名为白塔寺,也是纪念我出家的祖庭白塔山的意思。再后来,也因为信徒不断增加,不得已,再买下另一个养马的场所做为基础,有14亩的土地,约一万七千一百坪,之后就盖了现在的西来寺。二十多年来,先后已有慈庄、心定、依空、慈容、慧传、心保以及慧东等法师担任住持。

 

    好不容易,一九九一年,在法国巴黎一家百货公司的楼上,租借到一间十坪左右的小房间,我们台湾去的十几个人,就在这间房子里聚会谈论,萧碧霞师姑利用盥洗间里的一点空间做饭菜给我们吃。尽管简陋,大家同心商量着怎样能在欧美国家立足弘法。

 

    记得有一次在多伦多旅行,看到那么广大的土地、那么多的公园、那么多的空地,大师就想,在台湾,要找一块地建总统府千难万难,要是在加拿大,建一百个总统府都不困难。大师觉得在这里应该要有寺院。

 

    因此,在游览巴士上,大师指着窗外问大家:这么大好的一片土地,你们有谁愿意在这里建寺吗?同行的依宏法师举手说:我愿意。他是台中弘光护理专科毕业,也略通英文。大师一听,就说:很好!立刻就叫大巴士停车,你在这里下车吧。贫僧给了他两千块美金之后,他也二话不说的在路边就下车了。大师就这样把他丢在多伦多,让游览车继续前进。佛光山能在多伦多发展,起初,就是这样茫无目标,只是靠着一点发心,慢慢才成就的。

 

    之后,大师进出欧美多次,想到佛教要国际化、要在海外建立寺院道场,除了语言、人才以外,大师想是不能一步登天的,它需要时间逐渐培养因缘。因此,大师就为欧美的弘法订了一个计划。

 

    大师告诉徒众,你们首先要在当地先认识信徒,获得信徒的信心,他们才会给予我们赞助。你们可以先在汽车旅馆租借一间房子住下来,然后跟信徒商量,借他们家里的客厅,每个礼拜做一次家庭普照。大部分有信仰的信徒会认为这是很好的事,但这也只能两、三个月,久了以后,毕竟人家的家里还有其他人,甚至在西方,一个家庭里也常有不同信仰,你不能老是占据他的客厅,妨碍他们的家居生活。

 

    第二步,你们可以向信徒改借他的车库、准备挂式的佛像,然后在车库里,挂起佛像来,就可以开始讲座、念佛共修了。这样的情况,每个星期一次,要能维持两、三个月,信徒增加到三十人左右,第三步才能说:车库里没有洗手间、没有茶水,总是不方便,我们是不是去租借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地方来集会?假如这三、四十位信徒都同意,他们会赞成,甚至自己就会筹措资金去租借一个地方了。

 

    在临时租借的道场弘法,要能维持一年,同时也要拥有信徒七、八十人,甚至百人以上,才能有力量。因为大众共同成就,事业比较容易,假如你本人的条件不够,单枪匹马,不能得到信徒的拥护,那所谓建寺的梦就不能成功了。只要你的条件够,能增加百位信徒,这一百多位信徒自然就会想到要扩大共修空间,主动发起募集经费买一块土地,建一个小寺院。以此,撒豆成兵、遍地开花,在欧、美、澳、纽,甚至非洲,就真正的能做到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了。

 

    在此中,也发生很多感人的故事,限于篇幅,也不能一一叙述。例如荷兰荷华寺的建立,也是一段奇迹因缘;在伦敦,是在修女住过的修道院安居;在巴西,张胜凯舍宅为寺;在澳洲,是卧龙岗钢铁公司总经理亲自到佛光山邀约,并由慈容法师勇于只身前往开拓等等。当然,好的因缘外,也有一些风霜,甚至习惯不同的障碍,都要靠愿心一一去克服,才能把佛法布满天下啊!

 

    因为贫僧没有别的才华,只有一步一脚印,在贫苦中发展办法。目前靠着佛光山的青年贫僧,在伦敦、柏林、巴黎、马德里、荷兰,甚至世界上各个名都,都建设了寺庙道场。当然,其中也获得当地本土人士以及中华侨胞给予的支援,才能在短短的五十年中拥有数百所道场。因此,历经出家弘法七十多年的岁月,到了现在,仅以这四句话代表贫僧的心声:

 

    心如虚空无边际,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平生何志愿,平安幸福照五洲。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