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来源:学诚学师博客   作者:学诚学师博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1月28日下午一点,在北京龙泉寺的见行堂内举行了一场“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这场活动由北京大学翻译协会和北京龙泉寺的从事翻译的志愿者联合举办的。今天到场的嘉宾有对外贸易大学的杨潮光教授、对外贸易大学杨玉功副教授、北京大学王华树老师、北京大学高至军老师,以及龙泉寺的清华大学博士的禅兴法师、河南大学毕业的悟光法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贤立法师,河南大学贤健法师和清华大学核物理博士的贤启法师。交流会由中英文双语主持,分别由龙泉寺义工张彦和北京大学吴刚主持。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中英文主持

  同宗教一样,语言文字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之一。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当不同的民族之间开始交往、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宗教,翻译便应运而生。翻译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宗教。

  本次的交流会重在关注普通译员的状态和需求,希望能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有益的交流氛围,以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结交益友。从上午人员签到分组后,有的学员参加攀登凤凰岭中线景区,观览凤凰岭冬日景观;有的参观龙泉寺,了解龙泉寺翻译工作的重大意义;有的聆听著名藏学家王尧教授的讲座。王教授在讲课中,也特别强调汉藏文化交流中,语言翻译对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此刻,参加交流会的人员继续聚集在见行堂,分享各位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并藉此增进彼此的缘分。四位嘉宾每位15分钟演讲时间,之外每人5分钟的提问交流时间。

  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的高志军老师,他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的语言服务人才》。高老师现为北京大学语言信息工程系主任助理,曾在业内领先的本地化公司,如 LionBridge,SDL TransPerfect 等从事本地化相关工作,在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翻译和本地化工程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曾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日报社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单位设计整体翻译项目的解决方案。同时,高老师在翻译技术培训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现为SDL Trados 认证培训师,频繁地为知名高校、大型翻译公司提供翻译技术培训。高志军老师作为第一线的翻译人员,给大家讲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言人才?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去发展?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接下来发言的是王华树老师。王老师是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硕士,曾在香港力康生物医药集团、北京昱达环球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从事翻译相关的工作,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应用、本地化工程技术,以及翻译项目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在北京大学从事翻译硕士教育工作,并成功代表北京大学组织、主持了全国首届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会议。王老师演讲的题目《如何提高翻译工作效率》,主要介绍一些翻译所用的一些辅助工具和技巧。

  杨玉功教授主要讲授“汉语经典英译”“中华文化译介”等课程。主要翻译作品包括:《悉达多》《光耀生命》等。今天做了题为《汉语经典英译举例》的演讲。杨玉功教授还在演讲中提出:过去,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通过翻译将西方优秀的文化传给中国,如今我们要通过翻译将优秀文化馈赠给世界人民。

  最后一位演讲者是英语和西方语言学领域的权威、政府津贴获得者——杨潮光教授。杨教授在对外经贸大学教书育人长达50载,。去年他获得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杨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英国语言史。今天为大家介绍《语言的粘连性与翻译》。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译员交流会结束后,法师与嘉宾和参加交流会的学员分成四组交流、分享心得。

  在见行堂西侧,禅兴法师和杨潮光教授,以及三个组的男众义工团团围坐,大家又一次聆听了杨教授的精彩分享。另外见行堂东侧的嘉宾是杨玉功老师和贤立法师。贤立法师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欢迎大家经常来龙泉寺参加义工活动,龙泉寺定能给大家提供平台发挥才干,大家也能从劳动中传承文化。一个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影响,在好的影响下定能人心向善。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贤立法师说,其实语言文字中就有佛法,人听后就会受启发,没有语言,人无法交流,语言的发展带来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带来价值观的改变, 价值观的改变对佛法的见解就会有所改变。

  杨玉功老师说到,我们能从很多事情中发现佛法的足迹,而佛法的核心是智慧,做一个好的翻译,不仅要具有中国人的人文素质,更要对佛法有内心的体验。翻译工作可以进行的很快,但是这些是以平时的积累为基础的。对于商业翻译,杨老师表示,翻译活动最终要回到自己的内心,要觉察自己的内心的起触是“义”还是“利”。翻译工作中经常存在着是享受翻译的过程,还是追求效率,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要照顾自己内心的状态,我们取舍的暂时的妥协,而不是内心的妥协。我们要把内心的纯粹留下来,慢慢的积累起来,慢慢的我们的福慧就会增长。并且目前入行的翻译人员在宣传中国文化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对语言文化、佛家、道家的理解较少,翻译人员应该发无上正等菩提心 ,带着不妥协的决心,才能有入道的根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贤启法师与三位嘉宾王华树、金钟、曹旭东和学员们一起在五观堂研讨交流,分享心得。

  王教授说,如果不在专业领域,翻译工作就要先了解翻译内容的背景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等方法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的铺垫。比如佛教文化里面有一些固定的名词、术语,可以先去一些专业的网站熟悉相关的内容,把关键的一些东西处理好,然后再去翻译。广而言之,网站还有很多类似的内容,通过建立的语料库,一年一年累积。如果一个刚加入的新的译员,前期还不是很熟悉内容,就可以把前期的资料看一下,或者把库的权限开放给他,这样就有了继承性,至少可以让他的翻译更快,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因为前面有人给他铺路。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金老师认为翻译工作,语言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翻译是综合的艺术,语言关是很重要的,是译员应该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当然现在要求本土化语言,母语化,很难达到。其次还要具备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很重要。还有一条,翻译工作很辛苦,要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同时任何的工作不要被动去做,如果被动去做会很累,如果主动去做,那是从中享受,是真得魅力无穷。

  最后金老师和大家分享今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第一次来龙泉寺,我今天能从这得到什么?另外,我还能给予什么?旁边的王华树教授睿智幽默的回答说:“你来了就是在给予”。

  曹老师开辟了“译无止境”网站,发心要带着翻译的企业去做公益,号召社会聚集一定的公益基金,这个基金是为大学生创业,创业是对社会,对学生有用的事业,如果他是为了自己赚钱,这个是不支持的。还设有一些奖学金,可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读书。“译无止境”是公益性的网站,免费提供一些翻译的辅助软件。

  王教授补充说,辅助翻译技术在全国高校当中,北大是第一家,现在希望在全国各地把这种翻译技术的理念推广下去,让译员,高校的老师,还有广大的翻译从业者都知道,在信息化时代有很多辅助翻译工具,来辅助翻译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且翻译辅助工具与语种没有关系,任何语种都可以。“北大计算机翻译辅助论坛”也是一个公益性的网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一些翻译讲座的时间、地点、讲课的课件,实用经验和技巧,都会放在上面。

  法师也分享说,各位老师都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大家来这里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就是这些专业的老师把他们的智慧,把经验传递给大家。龙泉寺很愿意提供这个平台,把大家连结起来,为什么寺院要这么做呢?因为寺院本身要靠众生的护持,寺院也是一个纯公益的组织,我们愿意给各位善心人士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有能力,有经验的老师得到善心的发挥,让年轻人得到这些经验的传递,让爱心在社会上流动起来。

  当有同学问起面对实际的生活和自己的梦想起冲突时,如何来调解两都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师出家的因缘时,贤启法师说:确实我们这个时代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逼着自己去思考,去学习,去接受各方面的文化,儒、释、道家。发觉佛学能够帮助我把这个关系理顺,比如,我得到了一个职位,别人就丧失掉这个机会,感觉道德会有亏损,感觉这个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后来慢慢接触、学习佛学,进行了一些实践,发现这个世界可以达到 一个公平和谐的状态。而且不仅是我自己在个人的价值观上,在自我圆满上有这样的需求 ,周围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佛教,寺院就是满足这样的需求的,出家人就是做这种心灵和精神服务,我自己感觉这个社会很需要这样一个工种,就决定从事宗教服务。

  在东配楼,大家一致推荐嘉宾高志军为主持人,高志军老师则让贤健法师分享养生、静心的一些方法。贤健法师先从下午的演讲说起,觉得演讲者非常认真地准备。接着法师讲,自己当初也是从健康入门的,当初身体也不好,炼气功时,身体也会好一点,但不坚持就又不行了。进一步发现身体不好跟心有关系。后来发现佛法能够解决心里的一些根本问题。佛法讲人波动的情绪是烦恼,自己的情绪会影响身体。比如发怒的人易得肝病,欢喜容易伤害心脏等。法师的这些分享让来自城里的译员如获珍宝——时间到了,译员们还不肯走,要听法师分享养生的经验。

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在龙泉寺举行

  交流结束之后,大家再次返回见行堂佛堂,这时是下午四点钟。回到见行堂的法师、嘉宾和学员、义工们一起观看刚刚制作完成“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回顾片。从早上八点报道到下午三点五十分组交流结束,整个过程的呈现,来源于制作组组长宋友龙等人的努力。就像主持人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惊喜”。

  当整个活动结束之后,法师赠送给各位嘉宾和学员们每人一份龙泉寺的礼物,有刚刚出版的《和尚博客》、《皈依之路——学诚大和尚关于居士教育的开示》以及《龙泉寺09年回顾片》和基金会三周年纪念物刊《千手系一心》、大国学基金会的《金刚经·心经》等礼物。

  在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成果更是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更是与翻译密不可分。当然,也与在场的发心承担翻译工作的义工,或者是已经决定从事翻译工作的学员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当每个人尽着自己的一份努力,日复一日的坚持,也就是在将中国和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下午四点,“北京地区译员交流会”结束。四点半,参加这次交流会的寺内主要义工和北京大学翻译协会的骨干成员都一起和悟光法师参加结行。七点十一分参加本次交流会的寺内骨干义工又召开一次结行会。两次的结行会,每个参与者都谈了自己承担本次“小小法会”的心得。

  在下午四点半的结行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翻译协会的各位骨干成员分享了来参加这次交流会的心得。他们分享说,第一次来到寺院感觉大大的,像个学校,而且整体的组织非常有序,特别对中午的用斋感觉很肃静。登山的成员说,这里风景也很好,像是世外桃源。同时也提出这次活动的一些不足。一个就是时间太紧了,下午嘉宾们的发言时间太短,还有就是交流结束之后,与法师们的交流时间也太短了,刚开个头就结束了。另外也希望下次来寺院,能够学习一些用斋的礼仪。

  在七点十分的结行会上,十几位义工谈了各自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王硕首先说出自己的心得。王硕从自己最初承担翻译《感悟人生》说起。那时没有体会到师父建立教法的心愿,感觉是在翻译,感觉一直没有好好用心,师父教给的法,自己没有好好用。宗旨目标能不能明确,对未来能不能清晰,这是关键。不管未来任何的翻译,大家内心要有非常广大的格局,明白师父的心愿,落实到自己当下的起始点,逐渐达成。那就是最大的自利自他。以前这样的活动没有办起来,也是因为自己的发心不够。从前行看,先是确定基调,以后就围绕这个开始。组织核心团队,先期想把这个活动办得正规些。慢慢法师教我们始终坚持缘起来做。以前的活动只是参与,没有组织,所以法师也是想让我们慢慢学习,哪怕事情差一点,牺牲些效率。具体规划也北大沟通多一些,核心团队开很长的会,很大的会。没有经验慢慢积累,同时也向法会的一些同学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觉得以后办活动时间更充实一些,那组织工作会更好一些。法师也是很辛苦地带着大家往前走。正行时各部组正常运行。感觉大家特别发心。

  还有几位义工分享说,这次参加活动看出自己对寺院周边环境不熟悉。这也反应出自己平时心量不够开阔,只关注自己眼前的那一点事情。

  高原感觉自己是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总在看别人怎么干活。看着悟光法师带着大家,一点点地教大家,当天晚上开会没有结束就走了。后来想,假如法师不管,师父来管,可能吗?看着法师一点点地教,总召集人真是听话,法师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也感觉他真有福气,法师能一点点带他。虽然事情做得不完美,但从这里面能够有所体悟,让那些参加的人不想走,我们的目的也就得到了。非常随喜自己,能够一天也听话。

  陈岩岩分享自己的心得说,虽然是一天的活动,但大家是按照法会的仪轨来做,之前自己也有些轻视,必竟有过十一法会的承担,他们这种认真的态度也让自己很感动。即使自己出现了一些替人补位时,感觉别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漏洞,却没有及时反省自己出现漏洞的时候,法师和同行也在帮助自己。感觉法师让大家放手去做,但他是有底线的。出现问题时法师会及时出现。

  张厚生、苏清现两位因为承担工作的不同,参加这样的活动比较少,这次参加,张师兄前一天还觉得自己也挺累的,事情也挺多,反省自己还是内心没有责任感,发心不够。也觉得通过这样的活动给参加的成员种下一个学佛的因。而苏师兄呢,这次就实现上次讲师课上讲得,明白上位是谁,一定要听上位的话。原来安排辅导员要行堂,后来宋师兄说不用行堂了,但当时自己还是去找了自己的上位去确认。

  今天做主持的张师兄分享说,翻译师父开示一段时间后,逐渐有了一些感觉。听到法师讲发心和宗旨、目标的关系,对自己的意乐做了调整。真正意识到这个事情不是和我无关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是做翻译的认识上的一个变化。

  上午十点钟活动开始,下午三点就看到回顾片,这个速度以前没有。发心来承担做片子的几位师兄坚持是边拍摄边剪辑。几位专职拍摄的义工,拍摄一部分内容就送给剪辑的刘师兄。刘师兄就开始先看,拍摄的师兄再出去拍,一会儿再将内容送回来。然后前后再现做调整。就这样一点点做,在大家下午活动结束的时候就将回顾片做出来。在制作回顾片的屋内没有暖气,其中的辛苦只也刘师兄能够明了。承担制作组长的宋师兄说,其实自己内心最想说得是“感恩”两个字。因为来到寺院里唯一的感觉就是高兴,就是想做一些事情。到寺院里也知道设备比较紧张,刘师兄又回家把电脑拿来。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听自己的安排都带着摄像机和照相机来了。归到底就是“感恩”。

  贤耀师兄连续从规划到现在,原来觉得智慧就是诸葛亮那样掐指一算,知道哪里有多少兵,然后破解掉。这次参加这个活动也让自己看到智慧在很多小细节中,同时也体会到法师说的,人与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在于发心。

  一场看似"小小的”活动结束了,但每个人面对的内心的体会是不同,但境界中大家的用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如何来体会师长的用心。当我们真正能够关注自己的内心,能够体会师长的用心,那我们经历的每一个境界都将会成我们菩提路上的增上缘。

标签:龙泉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