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观音普门品>>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一)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6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敬礼救苦难,大悲观世音,

愿垂赐加坡,宣讲普门品。

 

  二OO八共修观音大法会召开以来,得到广大佛友的积极响应,本人深受鼓舞,决定即日起开讲《普门品》。

  这次讲《普门品》有六个用意:

  1、为了消除众生苦难的共业,祈祷世界和平;

  2、为了报答上师三宝的恩德;

  3、为了激发大众的信心;

  4、为了促成法会顺利圆满的召开;

  5、为了与大悲观世音菩萨及《普门品》结下不解之缘;

  6、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

  由于参加观音大法会者的佛学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照甚深理性发挥来讲,自然会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形,不能够让大众普遍得到利益。因此,这次讲解的方式主要以激发信心、敦促祈祷为主,就是主要从事相上做讲解。至于契合理性发挥、及以观心的方式讲解,以后因缘成熟时,也会贡献给大家。

 

妙法莲华经

  一、经典取名的方式和此品流通的由来

  《妙法莲华经》是全经的总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其中一品的别题。《普门品》虽然只是《法华经》中的一品,但可以代表全经,因为可以归摄全经的内容故,好比《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普门品》是第二十五品,由于法力难思、灵感广大,所以从全经中单独提出来流通。

  《普门品》单行的因缘是这样的,当初晋末北涼国王蒙逊得了重病,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用尽了好药,却连一点效果都没有。昙无谶尊者说这是业障病,念诵《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就会好。

  蒙逊依照尊者的话读诵《普门品》,没过几天病就完全治好了,他得到极大的振奋,对佛法也生起了真实的信心。于是劝告国民都来受持,从此《普门品》就很普遍地流通开来。

  这部《妙法莲华经》是以喻义结合而取名的。佛经有七种取名方式,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是单人、单法、单喻。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经》、《金色童子经》。单法,如《涅槃经》、《般若经》。单喻,如《梵网经》、《璎珞经》。复三是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人喻,如《如来狮子吼经》、《佛说稻杆经》。法喻,如《妙法莲花经》。具足一,如《大方广佛华严经》。

  二、什么是妙法

  本经是以法喻而取名,妙法是法,莲花是喻。妙法很难理解,借用莲花的比喻来彰显它。妙法是指经中所诠的法不可言思,如经中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等等。经中所诠的法指什么呢?所谓法,就是山河大地、世界国土、依正二报、世出世法、色法、心法等等。森罗万象的法,广说无量无边,略说不外乎佛法、心法、众生法三种。这三种本来没有丝毫差别,然而众生错乱地见为差别,直接指示诸法的无差别性,就叫做妙法。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下面展开来说心法、众生法和佛法。

  (一)心法微妙

  1、心法广大故微妙

  首先说明心为何物。心有三种,一、肉团心;二、虚妄分别心;三、真心。肉团心是指身体中由四大组成的血肉心藏。虚妄分别心,是指有能取、所取分别的八识及其心所。真心又叫如来藏心、般若心、真如妙心,经论中以种种异名解说它。

  真心远离观待,圆满融通,竖穷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横遍东、西、南、北等十方,究竟如虚空,广大如法界。《楞严经》说十方虚空在我心中,好似一片浮云飘在太虚空里。众生的心广大无边,虚空如此微小。一切万法都从心而生从心而灭,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四圣六凡、天堂地狱,都由心显现。离心之外染净生佛都无有依处,如同龟毛兔角,或无根之木。可知除真心外无一法可得,此心即是一切万法真实体。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心法太微妙了,所谓“心悟妙理虚空小。”如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开悟自心后,见到十方世界,好似茫茫大海上的一个小浮泡,父母所生的身体如同空中的一粒微尘。于是由衷地发出“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的感叹。

  2、理事无碍故微妙

  又要知道,心中生起的念头也很微妙,起一念恶心,三恶道的依正二报圆满具足;起一念善心,人、天、修罗依正圆满具足;起一念缘起四谛心,声闻独觉依正圆满具足;起一念慈悲平等心,佛菩萨依正圆满具足。又起一念信愿念佛心,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就有一朵自己的莲花;起一念杀生害命的心,地狱中就有自己的油锅刑具。十法界从心而有,因为心本来具有十法界故,心能造作十法界故,心能显现十法界故。理体上具有十法界,事相上造作十法界。没有离开事的理,也没有离开理的事,如波和水一般,理事无二唯一真心。所以佛界、众生界不出我们一心,也就是心包法界、量等太虚的意思,理具事造、理事无二不可思议,因此称为妙法。

  现在共修大法会,也是大家一念而成就的,乃至森罗万象的法无一不是自心本具、自心造作、自心显现的。如果要寻找心,心无形、无相、无生、无灭,既然自心是这样的,那么不离心而显现的万法,也随心无形、无相、无生、无灭。无形、无相、无生、无灭却又能现出种种形相生灭,这不是微妙吗?十方诸佛的依正二报不出我心之外,一切菩萨二乘不出我心之外,乃至六道众生皆不出我心之外,均是我心所具、我心所造。以我心摄尽万法,所以诸佛是我心内的诸佛,观音是我心内的观音。所谓“是心是佛,是心做佛。是心是菩萨,是心做菩萨。”只要称合自心佛菩萨,去做去修去造去念,一切众生都可成为佛菩萨,这就叫作妙法。

  (二)众生法和佛法微妙

  如果迷昧了此心,没有认识到此心,就会沦落为六道众生,心具地狱等六道,心造地狱等六道,心现地狱等六道。六道都由心造作,由心显现,也叫做妙法。

  众生起贪嗔痴、造有漏业、束缚生死。烦恼、业、苦都依真心显现,如依水起波,水全体成了波,这就是全真即妄。因此,烦恼当体是大智慧,业当体是解脱,苦当体是大安乐,这就是全妄即真。由于我们众生错误地运用这颗心,将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脱)妄现为烦恼、业和痛苦,冤枉地感受生死的痛苦,真是可悲可怜。好比衣服里装着无价宝珠,却到处以乞讨为生一样。《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心中本具诸佛三德密藏,所以众生法叫作妙法。

  心法众生法都妙,那么断尽一切烦恼、了脱二种生死的佛当然就更妙了,所以佛法叫作妙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无差别法是妙法,这样的妙法人人本具、个个不无。

  《普门品》就是无差别的妙法,是非思量分别所能理解的妙法,是诸佛菩萨自证安住的妙法。如果妄起思量分别,妙法就不妙了,而成了粗法、苦恼法、束缚法、生死法。众生种种分别妄想执著,所以凡夫法就不妙了。罗汉虽然已了脱生死,但仍有轮涅分别的执著,所以罗汉法不妙。菩萨还没有断尽一切分别执著,所以菩萨法也算不上完美的妙法。唯有诸佛不执著任何的边、远离一切过失错误、超越了一切分别妄想、彻证法界,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妙法。如念佛、念观音菩萨,念到理一心不乱,没有思量分别,就是妙境界,也就是妙法。

  (三)如何修习现前妙法 

  众生本具妙法而没有现前妙法,如矿石中的黄金。诸佛本具妙法并证悟现前了妙法,如经过提炼的黄金。黄金虽然有提炼和没提炼的差别,但是黄金的本体上却找不到丝毫的差别。矿石比喻分别执著,念观音菩萨好比提炼黄金,如果念观世音菩萨断尽分别执著,如如佛的观世音大士全体显露,当即成就了圆满的佛果。得到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得到了本具的佛而已,并非重新修出了一个佛。如祖师说:“但尽妄缘,即如如佛,一念回光,还同本得。”只要把凡夫的分别放下,也不再追求圣者境界,那么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在佛不净、在凡不垢的妙法,一念回光返照,当体就是它。

  我们这些众生对一切事物都要思量分别,思量分别都是无始生死的根本,要想获得妙法,就需要消灭一切分别妄想。消除也只是认识它,安住到它的本来面目中,它就会自然消逝。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安住在这种境界中,那么语默动静、行住坐卧、吃喝拉撒全都成了妙法,见闻觉知一切境界也全都成了妙境界。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如苏东坡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都是法身般若,一切境界都是佛的境界,一切心念都是佛的智慧,无有一法不妙,无有一法不真。如庞婆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三、莲花的喻义

  (一)妙法门中的莲花

  莲花不同于平凡的花,借用莲花比喻妙法。莲花内有莲子,外有莲花。莲子是果,莲花是因,花果同时并存,比喻道和果同时并存,都不离本觉妙心。莲藕藏在泥水之中,莲花独立泥水之上。泥比喻六道凡夫执著的有,水比喻声缘执著的空。莲花独立泥水上比喻妙法超越空有,以此显示非空非有的中谛。莲根不离泥水比喻双照空有,以此显示双照真俗二谛(空谛和俗谛)的圆中妙谛。双双遮破了空有二边,又能双双照了空有二谛,遮和照无二无别唯是一真心,由于此心能普照六道的有和二乘的空,所以能广度九法界的有情,以此比喻显示妙法的微妙。莲花与莲子二者不相分离,有莲花必有莲子,有莲子必有莲花,证明妙法因地和果觉本体无二。

  佛初成道时,众生根机因缘还没有成熟,不能畅佛本怀地直接宣说法华中的妙法,只好委屈求权,宣讲权门中的方便法,比如宣讲三皈、五戒、十善的人天乘法,四谛十二因缘的二乘法,方等般若等的菩萨乘法。虽然宣说了种种乘,其实目的是为了宣说佛乘法。这一时期说的法叫做“为实施权”,也就是,为众生入佛乘之实而广说三乘的权法,即为获取莲子而开启莲花。

  四十九年后,众生根机已经成熟,在法华会上将三乘导归唯一佛乘之中,即莲花开放现出莲子,比喻“开权显实”。又莲花凋落莲子成就,比喻废掉权法建立实法。实法佛乘外别无权法三乘,权法全体就是实法,众生统统是佛,别无三乘可言。因此,以莲花凋落、莲子成就比喻“废权立实”。

  (二)本迹门中的莲花

  以上是法华经中前十四品的妙法莲花的意思,十四品以后是从本迹门(真实门和显现门)讲解妙法莲花的意思。“本”好比车轮,“迹”好比车印,“本”又好比天月,“迹”好比水月。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参学五年,六年苦行,到三十岁时才成就佛道。其实世尊在无量劫前早就圆成佛道、彻证妙法。

  有人想:既然已成佛,为什么又来娑婆世界成佛呢?

  答:为了怜悯众生,所以无生而示现生,无灭而示现灭。为了莲子而开放莲花,比喻“从本垂迹”,从真佛中示现化身,而化身又是为了显示真佛。莲花开放莲子显现,比喻“开迹显本”,也就指出化佛的真实性即是真佛。花落莲成,比喻“废迹立本”,也就是指出唯一真佛。

  总之,经中所说的法甚深微妙,恐怕弟子不容易搞明白,因此借用莲花这一譬喻来说明,所谓“诸有智者当以譬喻得解”就是这个意思。

  梵语修多罗,翻译为契经,上契佛理,下契众生根机,故名契经。以贯摄常法为义。“贯”指以文字贯穿义理;“摄”指以法摄受众生;“常”指佛佛道同;“法”指众生以此为法则而修行。

  以上讲完了全经的题目,下面讲品名。

     〖录自《千处祈求千处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