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空性正见>>正文内容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8日
来源:修行路上的风景_新浪博客 2011-10-24   作者:老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

  首先来谈谈“阿赖耶识”的概念。在唯识学说中,人的心识分成八个部分,前五个分别为人的五种明显识别功能,即眼、耳、鼻、舌、身“五识”,但于思维了别功能时,根据意识的不同层面和各自担当的职能,唯识家们将意识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是“意识”,即第六识;二为“末拿识”,即第七识;三为“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第八识。(在《中观》中,对意识不作这样的区分,所以不说第七识和八识)

  凡学过“唯识”的都一定知道,“阿赖耶识”又叫“藏识”,意思是说它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能够象仓库一样,可以含藏无始以来无量无边的善恶无无记种子,并且执持不失。所以我们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阿赖耶识”就会将其含藏而成为“因”,而后种子爆发就成了“果”。由于它具备让“因”异时异地而成熟为“果”,所以又被称为“异熟识”。

  “阿赖耶识”有一性能叫“无覆无记”,“覆”是遮盖的意思,“无覆”就是不会遮盖,“无记”是说“阿赖耶识”没有“苦”、“乐”二受,只有“舍”受,所以无论什么种子,“阿赖耶识”都一概接受下来,不做善恶分别,因为它“无记”嘛。

  说它“无记”,可不是说它“如石头一样无知无觉”。不然它不会被称为“识”,它也有五个相应的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既然有这个五个“心所”,说明它一定有知有觉,只是非常微细,而且没有善恶的分别而已。“心所”就是心的现象,比如贪、嗔等。

  所谓“阿赖耶识”并不是离开“见闻觉知”,它不离见闻觉知,只是不象“第六意识”那样有“极强分别”的“见闻觉知”,和第七意识那样“极为执着”的“见闻觉知”。

  禅宗中许多大师说求道于“见闻觉知”是“不离不即,不即不离”,“渠(见闻觉知)今正是我(真如),我今不是渠”。

  “阿赖耶识”还被分为“见分”和“相分”。所谓的“见分”,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了别”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被“第七识(末拿识)”执着为“我”,就是所谓的“人我执”;“相分”就是能够“变现山河大地”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不被证知其“空性”,就是所谓的“法我执”。

  再来说说“如来藏”,就是“自性”、“本体”、“真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修行要追求的那个“东西”。它和“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呢?所谓的“如来藏”,其实就是“清净”了的“阿赖耶识”。

  怎么是“清净”呢,“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无边无量,如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来清净,那可能是了了无期。其实最根本的“清净”,就是在修道的过程中能够认知“阿赖耶识”及其含藏的各种善恶种子也都是“空性”的,用“什么”去认知呢?就是所谓的“明觉”,也就是藏传佛教说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如来藏”,它本身也是“空性”的,但却“了了常知”,当证得这个“明觉”后,会知道一切显现(“阿赖耶识”的“见”、“相”二分就是显现)都是它的变异和外延,于“相分”这时候就会出现“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的觉受;于“见分”就是“烦恼即菩提”。这时候,可以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就象我们平常说“众生都是佛”一样。但如果在没有证得“如来藏”以前,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是一种非常含混地说法,说“众生是佛”,是说众生的“本性”是佛,在这个本性没有被认知前,烦恼就是烦恼,众生就是众生,和佛有很大的区别,佛学中分出“胜义谛”和“世俗谛”,就是要将弄清楚这个问题。

  另外,认知“阿赖耶识”和证得“如来藏”是两回事,“阿赖耶识”的行相比较细微,但要认知却也并非十分困难。老梵曾经蒙堪布慈诚罗珠两次指示认知“阿赖耶识”,在这里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堪布曾经对我说:你去跑步,拼命地跑,跑到喘不过气来,这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只是接受外景,但意识却根本不能去分别外景,这时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

  因为粗大的分别念头需要呼吸来支持,如果连呼吸都来不及,人是不会去分别的。许多参加长跑地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长跑到“极点”时,他们可能连身体都会忘记,只是机械地迈步,根本不会去管两旁的风景和围观的人群。这时候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它只有简单的“五遍行”心所,“无记”地接受,没有第六意识善恶的“分别”和第七意识的“执着思量”。

  另一次,堪布突然指着桌上的纸巾对我说:你看,这一下就是“阿赖耶识”。然后就不是了。

  原来当我们触知外景时,第一刹那时是没有强烈的分别念头的,只有“五遍行心所”,你看见它是纸巾,知道它是纸巾,这时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然后才是第七意识和第六意识的执着分别:它是我的或者不是我的,我是讨厌它还是喜爱它。

  堪布他老人家慈悲和和智慧,真是无以伦比。

  我们在打坐时,完全放开心识,对内对外不加任何造作时,也能够感受“阿赖耶识”,但这个因为需要很强的定静功夫,所以一般人觉得很难。

  但认知“阿赖耶识”和证得“如来藏”可绝对不是同一回事。“阿赖耶识”含藏无量无边善恶“无记”种子,本身具有“昏昧性”和“无明性”,我们必须通过集资清障、上师加持、或者是某种特殊机缘出现,才能显露“明觉”,认知“阿赖耶识”及其无量种子也是“空性”和“光明”的“游舞”,而那个“空性和光明”,就是“如来藏”。

  即使是在“唯识”中,也没有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唯识家将“第八识”分成三个阶段:我爱执藏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执持位。鉴于篇幅,老梵不去仔细解释这三个阶段地具体意义,但粗略地讲:这就是“阿赖耶识”逐渐被清净的过程。大家如有兴趣去读一下“唯识”,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些概念。

  “唯识家”还将“第八识”给予不同的三个名词:阿赖耶(“有漏杂染”的八识)、异熟识(还有“异熟性”的八识)、阿陀那(无漏清净识),并在八识的清净过程中,将这三个名词进行了相应的分配。说从“凡夫到大乘七地菩萨”八识中这三名俱有,而到八地菩萨以后,阿赖耶识的名称就失去,只有“异熟识”和“阿陀那识”;到了最究竟的佛位时,只剩下“阿陀那识”了。

  在玄奘法师地《八识规矩颂》中,有“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的偈子,说菩萨要到了不动地(第八地),才能够舍去八识叫“藏识”之名,没有“俱生我执”了,八识因此不能再叫“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因为“七识”执持“八识”的“见分”为我,而得“阿赖耶”之名)。而到了十地菩萨入“金刚喻定”时,连最后地“异熟种子”也被“空”掉,所以不能叫“异熟识”了,此时只能叫“阿陀那识”,是真正地“无漏清净识”。

  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二、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实有”和“空性”的问题:

  在“世俗”层面上(世俗谛),如果我们谈到“如来藏”是否“有”和“无”时,当然会说“如来藏”一定是“有”,不然我们修行作什么?

  但如果我们进行“胜义”观察,或者真正进入如来藏的“境界”(严格地说,那不是一个境界)中,就不能轻易说它是“有”还是“无”,更不能说什么“即有即无”或者“非有非无”,这就是所谓的“离开四边”(胜义谛)

  如果说它“有”,则等于说我们在观察和证知世界和生命最终极的真理时(胜义谛)时,那个“真理”成了一个“恒常、主宰、独立”的东西,成了“实有”,那“如来藏”和上帝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种“常见”;

  如果说它“无”,要吗会成为“断灭见”,说胜义中什么都没有;要吗就是在证知中有一个“无”的境界,那个“无的境界”,实际上还是“有”,即是所谓的“单空”。

  所以,经论在说到“胜义谛”的“行相”时,说它“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有、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百非就是“什么都不是”。

  禅宗大德们干脆说它“说是一物即不中”,又说它“周遍河沙无不是”,哈哈。这真是“如来藏”特点的表达。

  说到“空性”,最好能够加上“能证”和“所证”的来加以表达。虽然在真正证入时,“能”和“所”是“合一”的,但在表达时,却更能够让大家清楚一些。

  “能证”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个作用,“所证”就是我们能够证得的那个“如来藏”。

  如果“如来藏”是“实有”的,那我们在“能证”上必须有“执”才行,因为有一个不变的,恒常的“所证“来让我们执着;如果我们在“能证”上完全“放下”,那在“所证”上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实有”,因为能所在究竟时,是“合二为一”的。

  大家来看看我们最熟悉的《心经》中是怎么说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无所得故”,就是所证时“无所得”,是空性。而“心无挂碍”,就是“能证”已经全部“放下”,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挂碍的。这里说“空”

  当全体放下时,一切空性时,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当然不是,《心经》继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来藏”。这里说“有”。

  前面说“空”,是说“如来藏”的相状是空性,后面说“有”,是说有“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而且“真实不虚”。这个“空”和“有”,根本不矛盾,在藏传佛教中,就说是“空性和光明双运”。

  再简单一些,执持“如来藏实有”,连最基本的“三法印”也通不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中的“诸法无我”,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法”是有“实我”的,这个“我”可不是“人我执”的“我”,是“法我执”的“我”。

  佛陀在《解深密经》中清楚地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在《楞严经》卷五中也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其实,关于“阿赖耶识”是否“实有”的问题,佛教中有一派叫“随理唯识”,这一派认为阿赖耶识“实有”,这里不多说,大家如果有兴趣,去看法尊法师的一本书,叫《四宗要义讲记》,上面说的非常清楚,并由此可以明白佛教关于“胜义有”和“毕竟空”的区别,如果要更加详细一些,可以去读益西彭措堪布的《入中论善说日光蔬》。可以更清楚一些。

  藏传佛教中还有一个派别叫“觉囊派”,主修“时轮金刚”,他们持“中观他空见”,认为如来藏“实有”,和“中观应承派”的“中观自空见”说法不同。宁玛派认为“中观他空见”高于“中观自空见”。

  “缘起”就是“性空”,因为是诸法俱是“缘起”,不是“实有不变”,所以才“性空”,因为诸法性空,所以才可能有“缘起和合”的显现。缘起和性空,如果离开了,缘起就会因为不是空性而“实有”,实有就不能“因缘和合”而没法“缘起”。而“性空”没有了“缘起”来显现,那性空也就是一个单独的东西,也一样成了“实有”,如何再叫“性空”。

  正因为“缘起是空性”的,我们才有可能证知其空性而放下执着,因为我们的身心本身就是一个“缘起”现象,如果缘起不是空性,我们的身心就是“实有”的,既然实有就不会坏失,那如何才能够涅槃寂静。因为阿罗汉的涅槃不究竟,和“缘起”相对,所以这个涅槃并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大空性,所以最后阿罗汉一定会离开涅槃而“回小向大”,去进入那个最究竟大空性,当阿罗汉离开他的涅槃,这个和缘起相对的涅槃也就“灭”了。

  而菩萨所证的那个“空性”,于定中,无法言说,于出定中,却绝对不离开“缘起”,所以才会有“郁郁黄花皆般若,青青翠竹皆菩提”的说法,《法华经》中甚至说:一切冶生产业,全皆实相。禅宗祖师们性之所致,说“真如”是“麻三斤”、“庭前柏树子”,也就是这个道理。

  再有,佛陀说的“十二因缘”,是说明“缘起”的规律,如何从“无明”而缘到“老死”,而“缘起性空”,却是说“缘起的本质是空性”。二者并无丝毫矛盾之处。

  作者  老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