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净土宗>>正文内容

为什么婆罗门念佛还会堕到地狱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3日
来源:慧净法师专页 2008-12-27   作者:慧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师父讲的公案,就是一个婆罗门和他的妻子一起念佛,为什么他念佛还会堕到地狱?请师父开示。

 

    答:或许他虽然称念,但是不知道这句名号的原理,或者虽然称念,可是是一种勉强的念、应付式的念。

    虽然他堕落地狱了,但毕竟他念过佛,这句名号就会在某种机缘下显示它的功能,所以它的功能也显现出来了,虽然没有即刻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功能显现出来了。

    或许这也是弥陀的安排,使他到地狱去,借这句名号度更多的众生,同时又让他还阳来,告诉世人这一则典故,使凡是听到的人都感动,都去称名,然后又传布出去。

    他的事迹就是很简要地这样述说而已,至于其它的前因后果,并没有交代,所以,我们只能这样推论。

    我们知道,这句名号能够使称念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婆罗门不能往生,那有种种原因。

    能够往生的,当然都是一生专称佛名的人,一生专称佛名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他之所以专称佛名,当然有他的动机、目的,他的动机、目的无非是厌离娑婆、愿生极乐,然后才会去称念这句名号。至于说他有了这个动机而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他对于弥陀的救度是否有充分的了解,那已经无关紧要了,往生是必定的,因为,他已经合乎往生的条件了——厌离娑婆,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往往会半途而废,就像有的人,告诉他这句名号非常好,只要称念,就能消业障、增福慧,可是他生死心不切,一遇到病痛、逆境,就不念了;那不念了,似乎这个缘就断了,就减少了。《阿弥陀经》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是诸善男子、善女子,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意思是说,现在有真正的愿,现在就决定往生。如果没有决定,是因为因缘不具足。现在不往生,将来发愿也会往生。所以经文就说“是诸人等,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已发愿的已经往生,不然的话,就现在发愿往生,不管早与晚,都会往生,所以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怕不往生,就怕没有这个愿,厌离娑婆,愿生极乐,自然就会称名。

    那临终病痛念不出佛号也能往生吗?照样往生!昙鸾祖师曾经说过: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

    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昙鸾大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但闻彼国土”,只是听到极乐世界这个国土是一个清净安乐的国土,“啊,有那么好的地方啊,那我也要去”——“克念愿生”,“克念”就是切实有愿生的心;“克念愿生,亦得往生”,这种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同时,“即入正定聚”,已经是必定成佛的身份了,叫“正定聚”。所以,这种愿生已经是含有信在里边了,因为他相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愿、有信,行也就在里边了,因为,行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累积的功德,是要送给这种愿往生的众生。愿往生的众生,在第十八愿来讲是经过弥陀所呼唤的众生啊!

    刚刚讲的这种众生,无形中也是经过弥陀所呼唤的,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呼唤,是随时随地都在呼唤我们,有情无情都在为我们说法,他以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来吸引我们,只要能引起我们愿往生的心,阿弥陀佛呼唤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三经一论大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