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说法教化>>正文内容

学习外道观点对于学习佛教的意义[索达吉堪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2日
来源:摘自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释》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观庄严论释·第六十六课】

  现在外面有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宗教,比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真正以智慧观察时,不要说圆满正等觉如来的果位,就连小乘断除人我的果位都不具足。当然,表面上他们也会行持十善、承认解脱等,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没有精通其中的要点,可能有些人认为道教、基督教所宣讲的教义也非常不错,他们也会守持戒律,甚至六波罗蜜多全部具足,但是佛教所讲的三轮体空的布施、持戒、安忍……这些一一观察的话,大多数外道都是依靠世间的道来修持。这一点,佛陀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依靠世间道只能暂时压制烦恼,所获得的也仅仅是有漏的神通、神变等。

  现在很多人认为:随学哪一个宗教都无所谓,反正都是做好人好事。从世俗的某种概念来讲,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真正去分析的话,里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别。这一点,具有智慧的人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不会盲目地跟从;没有智慧的人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差别,然后也会欣然随学这些宗派。信仰这样的宗教,与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相比较,当然有信仰要好一些,但从最究竟解脱的角度而言,真的是非常可惜。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排斥哪一个宗教,也不是毁谤哪一个宗教,但从古至今,能够以事势理、法尔理等四种理真实成立的,唯一就是佛教。所以,没有学习因明、中观、《俱舍论》的话,很多人可能会像世间人一样,只是行持表面的一些善法,以这种行为舍弃自己的见修行果,这是相当可惜的。

  有些人也许会想:我们整天学习外道有什么用啊?我们也不是外道……。实际上,学习外道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外道的观点以后,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就会详细辨别佛教与外道的不同,也就不会舍弃自己纯正的观点和行为。

 

【第九十七课】

  对于佛陀宣讲的真理,自古以来,任何一个邪门外道都无可反驳。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在佛陀出世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当中,世间上也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巨匠和研究世间真理的人,却根本无法遮破释迦牟尼佛的胜义理和世俗理。

 


【第九十九课】

  我经常这样想:佛教与任何世间人、外道都不能同流合污,一定要有自己独立自主的见解。当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偶尔随顺他人是可以的,但在见解上一定要有一种确定性,切切不可随波逐流。


【第一百零六课】
  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的后面说过,我们虽然不是外道,也不会去学习外道,但是外道的这些分别邪见,还是在我们相续中以明显或隐藏的方式存在着,所以,学习这些观点非常有必要。


【第一百一十二课】
 

  一般来说,遮破外道等观点的目的,也并非仅仅是目光朝外的争辩,而是要认识到:我们自身也存在与外道主张相似的颠倒恶念。

  《中观庄严论释》以及《如意宝藏论》、《胜乘宝藏论》、《宗派宝藏论》等,都着重宣说了外道的各种观点,尤其《胜乘宝藏论》讲外道的观点相当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外道的观点呢?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与外道辩论才学习他们的观点,而是要明白:依靠其他恶知识或者恶劣的环境,外道的很多邪知邪见在我们相续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前面讲到,有些人认为佛陀不是遍知,有些人认为即使已断烦恼也会再次恢复。在座的人里面可能会存在相似的观点,即使现在没有这种想法,但在相续中很可能会留存以前做外道时的习气和种子,而且,每个凡夫人,从无始以来在轮回中对任何法都有一种实有的执著。因此,必须通过因明断除名言中各种邪知邪见的种子与习气,通过空性法门断除对胜义实有的执著。


  所以,依靠现在所学习的这些论典,直接或间接可以损害我们相续中很多外道的种子。现在如果没有损害这些种子,以后遇到外道的本师或唯物主义者,依靠他们的影响,我们也许会将因果全部否认,然后秉持他们的观点。有些人也许即生不一定遇到这样的因缘,但来世也会如此。

  因而现在遇到空性法门的时候,一定要将自相续中的现行部分和种子部分全部烧毁。大家应该这样发愿,这种发愿的力量很强大。人生如是的短暂,即生已经遇到如此殊胜的空性法门,一定要精进修持,并且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空性智慧法门、生生世世不再生起各种不符合实际道理的恶念,时时刻刻都发这样的誓愿非常重要。

  我们平时也要求大家,在未得到一定境界之前,最好不要看外道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书。以前高僧大德们的教言也说:喜欢看贪欲方面的书,自相续的贪心自然而然会膨胀;喜欢看战争方面的书,相续中的嗔恨心也会不断爆发;如果看愚痴方面的,比如上网,心相续很快就会被无明的乌云覆盖。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这样讲,在末法时代,贪嗔痴方面的外缘很难控制,但希望你们早日清醒,应该希求对自己和众生具有意义的学问。一般无有任何意义的书籍,连世间稍有水平的人也从来不会感兴趣。因为人生很短暂,几十年一闪而过,在这短暂的时间当中,如果把精力全部用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今后想要再次得到人身也是很困难的。大家在这方面应该要分析、观察自己的相续。

  这里说:具有智慧财宝的人可以看他宗的书籍。以前的高僧大德们也这样要求后学者:相续中未得到非常稳固的境界之前,对外道或者世间的杂书一律不能看;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世间的任何学问都不会动摇你的见解,这时为了摄受世间人、排除邪魔外道的观点,了解外道的观点也是允许的。——第一百零七课

  在座的人,有些外道或者其他人与你辩论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对佛教真正的观点说不出来,如果真正说得出来的话,佛法的真理不会败倒在任何科学或者理论学家、文学家面前。世间的这种智慧,不要说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就连小乘阿罗汉的境界都不具足,因为毕竟是凡夫人,只是在自己所研究的某个范围或者领域有一点成就而已。

  所以,大家虽然不能对科学特别轻视,但也不要过分看重,因为佛教真的很了不起。但作为真正的佛教徒,关于前世今生、业因果等很多问题,别人给你提出来的时候,你会不会回答?如果回答不出来,也只能败在他们面前。以前印度那烂陀寺等许多寺院,如果有外道来辩论,一些小班智达经常特别害怕,因为当时的外道辩论特别厉害,所以护门班智达都是由那若巴、帝洛巴这些大班智达来担任的。

  我想,现在大多数世间人根本不学理论,每天只是想着钱财,可能基本上不会有这方面的疑问。万一有的话,最好以佛教的观点来回答,这个很重要。不然,真正有外道徒来辩论的时候,“啊,堪布,你帮我回答……”那时候不一定找得到……
  众生的心以外不可能有其他法成为心的因。依靠这种理由,前面所说的众生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谓的心在名言中一直连续不断,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证实。

  依靠这部《中观庄严论》,已经将所有外道承认的常见和断见全部远离了。为什么呢?因为因灭尽以后果随之产生,就像青稞的种子和青稞的苗芽一样。


【第一百二十三课】

  《现观庄严论》说:“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非余所能领。”意思是说,具足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基智、道智、遍智以及四加行和法身这八种事,除佛陀以外,并不是其他声闻缘觉和外道的境界。当然,菩萨对其中的部分道理已经通达,而大乘的凡夫修行人只是一种抉择性的理解。
  所以说,此二理并不是他众的共同行境,即使世间最聪明的、最有权威的众生也未精通。比如智慧上非常了不起的爱因斯坦、牛顿等很多科学家和文学家,对于中观唯识结合起来的现空双运的意义,也从来没有领受过。鲁迅先生在晚年的时候,对佛教虽然稍微有所涉及,也只是慈悲人道主义、共创世界美好的未来等等,仅仅在理念上稍微有一点了解而已。哪怕世间上非常权威、非常了不起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些人,也根本没有领悟到这一点,非常可惜!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胜乘宝藏论》当中,对外道观点也讲得特别广。他们表面看来对空性似乎有所了解,世俗中也有慈善等行为,但是千万不要以此原因加入外道。你学习中观一段时间以后,认为:外道也有空性法门,他们的教法还是很殊胜的。然后说:“我现在已经是某某慈善机构的某某秘书长,你应该随喜……。”如果这样的话,真的感到非常可惜!

  现在除佛教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宗教,他们表面上与佛教很相似,有些好像已经超胜了佛教。我以前在《旅途脚印》里写过有些修女的故事,她们已经将自己的所有事情放下,全身心投入到慈善行为当中,这种救世精神很值得随喜。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加入他们的团体,不然真的是特别可惜!

  佛教当中的有些法师讲到外道功德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批评他说:既然如此,你自己也可以进入外道里面去……。所以,不能说他们与佛教一模一样,但也不能排斥,这中间的分寸应该怎么掌握呢?对这个问题以前就讲过,在见解上千万不能随学他们的观点,但在行为上可以跟他们学一学,这样没有什么大的矛盾。

 

【第一百二十四课】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一个教言中说:自相续如果不具足定解、对远离戏论未加辨别,从表面上很难区分外道和佛教的观点。

  麦彭仁波切常说:一定要从教理上区分佛教与外道,单单以文字不能区分。

  有些人说:密宗有火供,婆罗门教也有火供。那密宗是不是婆罗门教分支演化出来的?我以前说过:佛教行持十善,外道也有行持十善,那汉传佛教是不是也变成其他宗教了。不管胜义谛、世俗谛还是慈悲心等等,在文字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只有真正理解佛教所说的二谛以及慈悲心的真正含义,才知道佛教确实具有不共的特点。

  以前根登群佩大师在分析内外道的论文中也说:如今的外道主要宣说遍计常我,真正对俱生我进行判断的几乎没有。大家必须清楚:所谓的外道各种各样,每个教派里面都有他们自己宗派创造的一种常有的我,也有神我、万物创造者的上帝等很多不同说法,但对俱生我根本没有抉择到。这一点非常关键,表面上看他们也抉择无我,但在抉择无我的时候,就像《入中论》阐述对方观点时所说的那样,他们始终承认一个常有自在的我。

  我们也知道,现在世间上有很多很多宗教,有些根本不承认空性;有些承认空性,却将它安立在一种单空的境界当中;有些承认所谓的我或者万物创造者,对此也执著为一种常有之法。所以,真正内道和外道主要的差别,就是能否抉择俱生无我,所谓的无我也非断除一个边。大家对这些问题应该清楚,如果没有好好闻思,一些外道徒或其他宗教、非宗教的观点,在你耳边一提起来就很容易跟着他们跑,因为任何人在不具足很好的定解时,自己的见解都会随着其他人的观点转,确实非常可惜!

  麦彭仁波切教诲我们:外道虽然经常说“如幻”、“如梦”、“如阳焰”、“如乾达婆城”,或者说“无分别”、“无戏论”、“无实质”等等,这些名词对这些宗派来讲的确不合理,因为他们心里始终惦记一个实有的法存在,口头上却说万法无自性、无分别,这样根本不可能抉择一切万法的真相。但是,若将“无分别”、“离戏论”等运用远离一切垢染佛陀的智慧来解释,则是恰如其分、最好不过的。

  我们相续中一定要生起中观的定解,对密宗最基本的理念应该通达。否则,不可思议的概念在外道典籍里面也很多,像中观、空性、离一切戏论、明心见性、一心不乱,以及至高无上、止观等所有名词,在外道等相似宗教里面随处可见,只是从名词上根本不能辨别。

  以前释迦牟尼佛接近涅槃时,阿难问佛陀:您涅槃以后,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区分佛教与外道之间的差别?佛陀说:世间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宗派,而佛教与外道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是以四法印来区分。当然,所谓的万法皆空、万法无常、万法无我等,外道里面可能也有相同的名词,但真正无常、无我以及有为法全部是痛苦有漏的本性等概念,应该说是没有的。所以,有些论师对外道和内道之间主要以四法印来辨别,这种状况也有。

  虽然我们口头上讲说如幻如梦、无实、离戏等许多名词,但是,对任何外道所说相似空性均无法与如来正等觉宣讲的无上甚深空性相比这一道理,没有以《中观根本慧论》等各种理证途径生起真实正见,也就无有任何利益。

  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些学习禅宗的人每天参话头、讲禅语,念佛的人总是将比较好听的几个字挂在嘴边上,学密宗的人也是随便在《普作续》或《七宝藏》里面背几个颂词,说“一切法都是光明大乐、赤裸裸”等等。这些人,实际在自相续中真正生起了多少定解?所以,最关键就是通过中观以及善知识的窍诀,真正明白佛教所说的空性与外道的空性完全不同。这时,就像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里所讲的:对你所证悟的空性,既可以说离戏论,也可以说真实谛,或者是光明明点、如来藏……什么名词都可以用。如果未通达这一点,即使说大圆满、大手印也毫无用处。

  真正通达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佛陀所讲缘起空性的甚深妙法等,遍入天、梵天甚至内道的声闻缘觉等也未能领受,他们所说的唯识、中观等词语,只是徒有虚名,实际没有任何价值。

  现在有些学术界的人经常看外道的书,包括个别学佛的道友或者大法师,也是一直看外道的书,经常说慈善、孝顺父母等名词,然后认为佛教与外道没什么差别,并且着力弘扬其他宗派,这种现象比较多。但真正来讲,作为一个佛教徒,对于孔孟之道或者孝顺父母等善举,在适当的场合当中,有时候的确应该提倡,但如果把这些视为与佛教一致确实不合理。因为从观察胜义和观察名言方面,也即胜义和世俗这二理,在其他任何世间道和宗教当中有没有?如果没有,将这些全部混在一起说的话肯定不合理。

  有时候为了随顺众生当然是可以的,文殊菩萨也是到外道里面说释迦牟尼佛的过失……如果通过你的慧眼观察,发现真正具有度化众生的必要的话,我们不会排斥。但一般来讲,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宣扬“外道如何如何”,作为佛教徒尤其是出家法师的身份来讲,恐怕不太合理。

  即使是印度东西方非常出名的阿底峡尊者也说:我如今来到了藏地,我的上师美德嘉那革德也已圆寂,此时虽有六大护门班智达等,但在印度能够真正区分外道和内道的人已经很少。

  作为佛教徒,从见解上一定要分清楚,切忌将自己的见解与外道同流合污,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相续,这一点相当重要。

  现在无论藏地还是汉地,很多宗教借用佛教的名词,如本来清净、任运自成、三身五智等等,一些人不具足真正的定解,逐渐逐渐将其他乱七八糟各种各样的宗派也是带入到佛教团体当中,打着佛教的旗号弘扬他们自己分别念创造的一些宗义,这样的确不太好!

  我们学习佛教以后,对佛教见修行果的名词一定要清楚,但只是了知名词并不足够,因为在外道以及世间法当中也有慈悲心、爱心等相同的名词,最关键的问题是,应该了知佛教所谓的慈悲是指什么?外道所谓的慈悲是指什么?佛教的咒语是怎样的?外道的咒语是怎样的?对每一个名词最好作个比较,这样就会真正清楚佛教不共的殊胜之处。


【第一百二十六课】


  除如来教以外,其他任何一种宗教都无法指示二谛双运这一殊胜之道,而世间上许许多多耽执、贪恋自宗的外道相当多,比如古印度有成千上万的外道,每个外道都自以为自己的宗派如何如何殊胜;现代的众多宗教也是如此,甚至有些根本不成为宗教,却把自己的教派吹捧得天花乱坠……

  其他各种宗派,如数论外道、胜论外道、顺世外道等,对于这些观点,只要通过观察就可以了知,就如同强烈的阳光照射在雪片上立刻就会融化一样,任何外道观点在佛教面前根本无法立足。这一点,并非佛教徒自己赞叹自己,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修证或事势理方面,都可以证明:任何外道根本无法驳斥佛教的道理。

  当然,在这个世间上,有些是迷信的宗教,有些则是为了诱惑众生、欺骗众生而创立的宗教,无论哪一种宗教,以佛法的智慧力来观察,这些宗派根本不具足真实的理论依据,完全是以欺骗的手段来迷惑众生。知道这些情况以后,作为修学大乘菩提者应该会更加生起信心,我们能够在如此殊胜寂静的地方修学佛法,的确特别荣幸!依靠这样的善法,不仅自己的来世会获得利益,而且依靠自己的发心力也会尽量度化众生,内心的确非常欢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