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禅定禅修>>正文内容

真实静虑的三种类型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2日
来源:摘自《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凡夫行静虑

  耽著明、乐、无念的觉受,为追求这一目标而观修,就叫做凡夫行静虑。

  这种静虑,总是带有一种耽著。要么耽著明明清清的感觉;要么耽著没有任何念头;要么就耽著很快乐、很舒服,但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安住在这些境界中的行人,一般都不愿意出定。对此,《禅定休息》里也有一一分析。

  其实这种境界并不高,因为它耽著禅味。所以,禅修的人要会观察,如果落入这样的境界,那你所修的,很可能成为色界或无色界之因。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是有差别的,这一点,《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上师心滴》等密宗教言,《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论》等显宗论典中都有说明。因此,你到底修的是什么禅定,一定要弄清楚。

  现在很多寺院里都有禅修,也有不同的修法,但有一点你要明白:我们应该修的,是断除轮回根本的真实禅定,而非耽著明、乐、无念的凡夫行静虑。

  二、义分别静虑:

  虽然远离了对禅味的耽著,但却执著空执对治品而观修,就称为义分别静虑。

  修这种静虑时,观一切万法为空,没有明、乐、无念,什么都没有,只是空荡荡、空悠悠。对初学者而言,这种观修非常重要。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就一直耽著万事万物是实有的,并因此流转至今,现在要对治这种“有”的执著,“空”的执著就成了最好的方便。所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 中说:对于初学者而言,空执是唯一无谬的入门之道,如果说一上来就要舍弃它,这是散布魔语。

  那这种“空”的执著是否究竟呢?不究竟,它只是暂时的阶梯。如《中观根本慧论》 所说:佛陀说空性法门,是为了遣除一切见,而如果对空性起了执著,那就不可救药了,就像药已经变成毒一样。因此,参禅时首先了解这个静虑,是非常关键的。

  不过,现在很多禅修的人,安住的就是这种状态。以前上师如意宝常讲这样一个公案:伏藏大师列绕朗巴曾对意科喇嘛说:“你知道吗?现在多科和色达一带很多禅修者,修的都是色界之因。”另一位大德听到后,问:“既然您知道,为什么不遮止呢?让他们进入最真实的状态多好啊!”列绕朗巴大师开玩笑说:“我不敢得罪他们啊,因为我的很多施主都在那里,得罪了他们,那我以后靠谁养活呢……”

  有时候我也发现,外面的确有很多不如法的禅修,之所以没有说,只是觉得,让某些寺院或大德不高兴的话,也没有必要。有些法师对成千上万人讲的禅修之理,一听就知道只是色界之因,不能断除轮回,但很多人却不明白。因此,大家以后不论求智慧、求禅定,首先要通达一些佛理,这样才能睁开智慧之目。

  下面讲第三种静虑,这才是我们应当希求并安住的。

  三、缘真如静虑:

  远离了空执对治的念头,安住于法性无分别的等持中,就叫做缘真如静虑。

  真如,又名佛性、法性、实相。修持这种静虑时,既远离了明乐无念的执著,也远离了空的执著,不耽执有无、是非等一切边,安住在如是不可思议、明空无二的禅定中,才是真正的寂灭。《月灯三昧经》云:“正住如实定,不取一切法,如实不取故,故说寂灭定。”

  这里讲的寂灭,与《俱舍论》中讲的不同,因为它安住在究竟实相上。真实住于这种静虑时,对有无等一切对境都不会执取,如实而安住,如实而明了,如实而显现,因为缘于真实而无有执取,所以叫寂灭定。

  但要入于这种禅定,一般需要一个次第。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