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学佛基础>> 出家心路>>正文内容

秋的青树(试析李叔同出家的心路)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8日
来源:秋歌_新浪博客2007-10-15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秋的青树_______

  一颗银花火树之冠梢的艳果,于饱满之期,

  离枝落归净土,并于此生发长青之树

  自《秋的祭奠》发出后,朋友关心问到李氏凭什么要出家?为什么1918年夏天的传奇故事主角会是当时顶尖名士李叔同?按佛界的“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的理念是不宜分析的,按江湖的“英雄不问出处”的观念也是不该考究的(学者研究例外)。笔者非学者,既已上博,则不避交流,也不忌疏陋。

  根据手头《弘一法师书艺与佛学年表摘要》及些零碎资料,可以归纳如下文。

  一,历史因素。

  1,家缘。

  李父是清末进士,家有土地,境甚丰。李父母笃信佛教,家院开设佛堂,有常住僧人,使李自小与方外往来。四岁亡父时,僧人在超渡亡灵做法事中安排“焰口”节目(饿鬼渴望饮食口吐火焰,和尚向饿鬼施食)。小小年纪的李氏则学得似模似样,自此常自扮和尚与童伴玩起“焰口施食”的游戏。

  李属家中幺仔,出生时父亲已68岁,其大哥已近50,其姪辈也都有三十岁左右。其姪媳X氏信佛,李自小就跟随姪媳学《大悲咒》和《了凡四训》作为启蒙家学。

  李父作风严谨。李幼时,其父就以《论语。乡党篇》施教。李到十七岁则自抄山西佛教院《恒麓书院》的教喻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

  可见,李叔同自幼已显佛骨,宗教情怀自小已成。

  2,地缘。

  1910年,李从东京美校毕业回国,1912年始到杭州执教。佛教在南北朝时代就已在西湖形成了一派文化艺术景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更是点化出江南山水的暮鼓晨钟,杭州西湖佛峙灵隐的超俗美感,似乎是文人的天堂。

  二,现实因素。

  1,时缘。

  李出家是1918年。自清末到民国,中国社会一团乱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先是工业救国引进西学,但以变法失败告终;继而辛亥革命造成北洋军阀派系混战,民不聊生。中国的所谓变革都使知识分子失望,明摆在他们面前只有出路两条,一是从文化上倡导新学,二是引入新思想(共产主义)并组织农民运动和政党。李是这场新文化运动首开风气的先锋。

  ① 1904年在上海创设“沪学会”宣讲移风易俗,为全国第一所社会

  教育补习学校。

  ② 1906年主编“音乐小杂誌”,第一个把西方音乐引进中国,提倡

  五线谱作曲法。

  ③ 1907年在日本创立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④ 1910年东京美校毕业回国,第一个将西洋画法介绍到中国,并第

  一个使用人体模特为美术教育形式。

  ⑤ 在杭州第一师范开创美术音乐课程为主科的先例。

  李的成就与北京书画家陈师曾共享艺术盛名,人称“北陈南李”。但是,他这些开创性的付出,在当时的中国里举步维艰。他失望地发出“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的长叹,正如站在艺术之巅环顾四周时,才发现同道者少竞争者无,这种失落之感安无喟叹。

  2,学缘。

  清末的变革和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们的救国主张与佛教的“救世心”相吻合,也成为李氏的精神追求。他感佩康有为的救世之心,二十二岁时,受蔡元培吸收世界新知的影响而致力于新音乐的创造。

  清末以严复为首的知识分子把西方的科学和哲学介绍到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发觉西学中的辩证法和逻辑学与中土的天台、法相、华严等佛学理念有吻合之处,因而在学人中兴起学佛风气,有人由儒入佛,而佛教界也出现了如印光大师这样儒行风范的高僧。

  3,友缘。

  1916年,李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任教时,从友人夏丐尊处得知日本的“断吃法”,便有计划地利用寒假到佛寺力行断食二十一日,自觉“身心灵化”,回校就开始茹素和研究佛理,室中并设经相诚心礼拜。

  1918年正月,好友彭逊之在定慧寺出家,受此刺激(也可言激励),即皈依了悟和尚为在家弟子,法名演音,号弘一,自称当来沙弥。七月十三日,一不作二不休,披剃于虎跑定慧寺正式法名、法号,发心学戒,誓做地藏真子,奉行迦叶尊者头陀苦行和菩贤十大愿中的“常随佛学”。

  李出家前其妻俞氏住在天津,从日本带回的姬妾住上海,两个儿子都已长成。当友人问起对家人如何交代时,他答道:“就当我是患虎列拉(霍乱),病死了罢。”他心里明白,众友人会帮他处理后事的。

  三,心理因素。

  李叔同出家后藏尽锋芒,褪尽华采,见人无他言,劝念佛往生。对此激烈的变化,有朋友深惑不解问何以如此,他轻简答道:“全仗宿缘”。

  1,悲情心理。

  所谓前生宿缘,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翻看李出家前留下的残迹,却分明可看出他的极端敏锐和感伤。二十三岁时,诗赠上海名妓谢秋云的诗上云:

  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

  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

  对人间情感的幻灭性早有认识,并把佛佗的言语移植入诗,多情善感,便也正是佛缘了。作为艺术家的李叔同明白,人以情盛为美,歌之咏之,艺术华采由此而出,人文由此而兴。但就是因为人文才会出现千古泪海,浮沉轮迴不尽,最终也只有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开启的解脱门,才是他的选择。这一选择也可以看成是他自小形成的宗教情结的回归。

  2,绝尘心理。

  李旅日前与上海名妓扬翠喜、高翠娥、朱慧百、李苹香以及歌郎金娃娃都来往频繁。这些人除了给他情感上短暂慰藉之外,还有什么呢?出家前他把这些“朋友”所赠的礼物整理贻予夏丐尊,并自题其端:“前尘影事”四字。我们可以理解他入山修行是对“前尘”的一种领悟。同艺术家的批判质疑的态度相比,他更相信宗教的解决之道,让自已的喜怒哀乐忧悲通过修持得以解脱。

  3,脱俗心理。

  李叔同年青时就有傲视尘俗的心理,不过这也是他能成为艺术家的基本心态。李放弃艺术上的盛名,封杀创作的欲望和美感追求,而事实上对于美的向往,本身就包含有“情执”的成分。他的俗世弟子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提到:“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由此可以这样理解,追求灵魂生活的人,他们认为财富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不过是暂时的美景,自己的身体也是虚幻的存在,他们要追求的是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本质,他们不甘在物质或精神上逗留,艺术的最高点应与宗教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的李叔同到宗教的弘一法师、是艺术升华的必然。

  四,科学因素。

  我们这里讲的是种心理现象,用科学来说明李出家之举是出于常人心理。

  有这么个心理图表:1001+1。左边的“10”是作为人固有的正常欲望所产生的心理,中间的“01”是人在成长中或阅历增加中而新增欲望的心理,这两种都是理性心理,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依靠理智调节平衡。右边的“+1”是人的一种“追求”,是潜隐心理,是心理的敏感区。如果这个“追求”是固执的,就会形成“宿望”、“情结”,受到伤害时会成“创伤”,追求无望时会成“绝望”。正因为这个“+1”的敏感性,一旦受到外界剌激,这个“+1”就会明显表现出来而使心理失衡影响理智。对于感性固执的艺术家,“+1”的敏感度比常人强,失衡也会更激烈。如果他们的“追求”一直没机会实现,“+1”将陪伴终生;而当他们的追求目标一旦自力达到时,“+1”就会回归到正常的心理中成为“1002”,于“宿望”是完满,于“情结”是解脱。可见,李叔同自小的宗教情结已经负累了他三十多年,他能在三十九岁时毅然解脱,应该为他庆幸。他二十五年沉默寒简的僧人生活,圆寂后遗留下一件多达二百二十四个补丁的僧衣,为“宿缘“的完满而安祥涅槃,更应为他祝福。

  五,追求需要勇气。

  二十五年前,三十七岁的笔者与李叔同一样毅然辞去教职,只身踏出国门,身上只带一百港元和一本法文辞典。通过破木桌板条凳设备的深圳海关,踏上两条破旧铁轨铺道的罗湖桥,面对晨雾朦胧中的香港高厦,展开人生又一次励炼。为什么?为的是对新领域的追求,但必须有“重新布局生活的勇气”(王老师在笔者画集序言中的感动评语)。然而二十五年的努力,笔者的“宿望”尚未实现。自四十年前的法兰西情结打在心头上之后,一直未得解开。近年笔者常对朋友说,“我的末站应该是在那边,即使流浪也该受”。只要能理解自己,就能理解李叔同,在笔者心中,法师并不重要,而首先是条汉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