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般若摄颂>>正文内容

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七课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9日
来源:般若摄颂浅释(三)   作者:索达吉堪布 译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般若,今天从般若生无尽果功德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癸二(从生无尽之果角度说为最)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一、略说:
  
  此胜法藏妙法藏,佛种众生安乐藏,  
  过去未来十方佛,此生法界不穷尽。
  
  这一颂词主要讲从此般若中产生无量无边功德,也就是说,这个般若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边无际殊胜正法的源泉,堪为正法第一大宝藏;在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此般若最精华、最珍贵,它能产生果方面的佛的十力、十八不共法、四无畏等无尽功德法,以及道位中的波罗蜜多、陀罗尼、三十七道品等,所有这些微妙、稀有的广大功德都可产生,所以也称为妙法藏;还有,依靠这个般若能诞生诸佛,因此它是出生佛的种姓;依靠此般若能让所有众生的身心得到快乐,所以它还是众生安乐藏。
  
  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证悟了般若的甚深道理,就能获得世间一切快乐。而且,没有这样的圣般若,就没办法修行道般若;没有道般若,所谓的果般若也不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即使佛陀也不可能证得现在的一切境界。可见,只有拥有这个根本的般若,一切道果功德才能自然而然应有尽有。正因为是这样,佛陀才说一切功德依赖于此般若,即它们与此般若有随存随灭的关系。
  
  世间中,若人拥有般若空性,任何一种修行境界或世出世间的功德就会出现。比如:拥有证悟般若的部分,就能获得声闻、缘觉、菩萨的果位;获得全部证悟,就能拥有佛陀的智慧。可见,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量无边佛陀及菩萨全部依靠般若而生,我们这个世间印藏汉等地各大教派的传承祖师,以及十方世界所有追随诸佛菩萨的大德,他们所拥有的出世间境界也源于般若。所以大家一定要证悟般若,这样安乐自然而然就会生起。
  
  很多开悟的大德都觉得这种境界妙不可言。以前贝若扎那从擦瓦绒回来时,给八十来岁的邦甘麦彭滚波传讲了大圆满本来清净的空性道理(或说上师瑜伽),他当时就开悟了,欢喜得一天一夜一直抱着上师不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以前在世间被各种执著缠绕,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风雨雨,如今已经开悟了,那多不容易啊!以前,江西一位居士来拜见法王,他也认为自己已经开悟;确实他有一定的境界。
  
  其实,他们所拥有的这些境界,都离不开般若空性的智慧,只不过每位上师和不同传承的表示方法不相同而已。虽然密宗有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指示,禅宗也有不同方式让人开悟,但归根结底还是证悟了空性。若谁真正证悟空性,那他所获得的快乐用语言永远也说不尽。
  
  以前,马祖道一禅师手下有一位水潦和尚,他有一个故事很精彩:在依止马祖时他问了一个问题:佛法最究竟的教义是什么?马祖让他礼拜。他顶礼时,马祖在他的胸口踢了一脚,当时他就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时,已经豁然开悟。后来他非常欢喜,也特别感恩上师,经常在山中茅棚等处给有缘弟子说:当时依靠马祖这一表示方法,让我完全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据《五灯会元》中记载,他经常说:自从一吃马师蹋,直至如今笑不休。他的意思,当时挨了马祖一脚,到目前为止,欢喜或笑声始终无法停止。因为依靠上师的加持已获得开悟,所以永远对上师有感恩之心。
  
  我前两天遇到一位台湾的藏族法师,他是贝诺法王的弟子。当时我们交流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在摆谈的过程中,他提了三次上师的名字,每次提上师名字时,他的眼泪都不停地流。依靠《十地经》中所讲的教证,从他外在的相——对上师的深深感恩之情和无比的信心,就能推断他相续中应该有所证悟。如果没有,一般来讲,五六十岁人的眼泪不会无缘无故流下来。以前我跟一位护士说:你是不是想哭?她说:我的眼泪是有价值的,不可能轻易掉下来。可见,每个人的眼泪都有价值,没有一定的因缘,不可能轻易掉下。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十方诸佛菩萨皆依般若而生,那对般若空性就会有非常大的信心和欢喜心。哪怕听一堂课,也会认为:这是我的荣幸,这是我的快乐,并念念不忘。如果有这样的欢喜心,我想获得般若的境界就不再遥远。因为所谓的般若,从密法的角度来讲就是认识心的本性,从显宗经论所讲的内容来看,就是通达万法的自性为空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经常在般若的妙用或境界中行持。六祖在《坛经》里讲: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意思是说,如果在一切处所一切时间,念念不愚昧,具足正知正念,或者说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经常安住心的本性,这就是行持般若波罗蜜多。
  
  其实,智与愚、觉悟与无明就在一念之间。《坛经》里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所以,一念没有认识,般若就已断绝,或者说般若就没办法产生。世间人每天都被贪嗔痴和各种执著所转,非常可怜。他们将根本不实有的东西执著为实有,而且执著非常强烈、异常坚固,可以说牢不可破。如果心一转念,就像大手印中萨绕哈的道歌所讲的一样——向内观,愚昧马上就能变成智慧,那个时候般若的明灯就已点亮。
  
  但这么关键的问题,很多众生都不去分析,每天都在特别没有意义或短时间就会破灭的金钱、名声等琐事上患得患失、胡思乱想,而且行为也一直为了它们打转,众生可怜就在这个地方。而禅宗等教派中出现的无量无边高僧大德,因为他们认识了心的本性,或者说通达了般若空性,就能行持世俗或出定中如梦如幻、胜义或入定中一无所得的境界。
  
  当然,这种境界并不容易得到,有些要依靠精进修持才能获得,有些要通过祈祷,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才能现前,除此之外不可能无缘无故得到。若天天都随着世间人转,那永远也不可能。为什么噶当派的修行人说众人不悦,正合我意,其原因也在于此。如果很多世间人不高兴,那我就太高兴了,因为不需要随顺他们。如果要随顺,始终也没办法修行。所以,很多修行人都应在清净的地方过特别潇洒的生活,若能清贫寡欲就能无忧无虑,如果能过这样的生活,那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当然,对很多21世纪的修行人来讲,像以前高僧大德的行为那样,完全放弃一切世间琐事也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实在做不到这样,也要多想般若的功德,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也应尽力相合般若空性的境界,即以正知正念来摄持,这非常重要!
  
  然而,作为般若本体的法界,永远无穷无尽、无盈无亏。也可以说,它就是所谓的基般若。缘于此,我们就能真实观修空性,观修后,相续中的功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为什么呢?因为它跟其他事物完全不相同。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中引用《普作续》的教证说:有缘者应该观修心的本性,就像擦拭如意宝一样。如果我们擦拭木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悉地,而擦拭、祈祷如意宝,则能成就悉地。同样的道理,若没有一切万法本体的基般若,再怎样观修也不可能产生出世间的功德,但因有了基般若或基空性,观修以后,道般若的种种境界就会出现,不断实修道般若,果般若就能产生。
  
  按照麦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的观点,在凡夫地时也可相似修持无二智慧。所以我们在行住坐卧时皆应观想一切万法为空性,或万法唯心造,或者观修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如梦如幻,这就是与般若相应的修法,其功德无量无边。
  
  子二(广说)分二:一、以外缘起而阐释;二、以内缘起而阐释。
  
  丑一(以外缘起而阐释)分二:一、外缘起之比喻;二、宣说般若意义。
  
  寅一、外缘起之比喻:
  
  所有树果花林园,皆从地生并呈现,  
  大地无尽亦无增,不失无念无厌倦。
  
  虽然法界本体并没什么变化,但在名言中,有法缘起的游舞还是不灭的,即万法皆依自然规律呈现。那呈现的方式是什么呢?在此世间,所有树木、果实、鲜花、森林、园林等外界万物全部依靠大地而生,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大地,各种各样的形象才呈现在众生面前。从大地本身来讲,虽然不断呈现万物,但它根本没有灭尽的情况,也无有增长的现象。可能有人要问:今年春夏万物复苏、生长,明年也是如此……那经过几万年后,它会不会不再产生呢?不会。虽然大地不断出生草木万物,但并没有从此阶段到彼阶段的变迁、退失,也没有分别我生出这些果的心念,更不可能生起厌倦之心:我再也没有能力生长万物了,因为大地恒时呈现万物。
  
  从这个大地的比喻可以看出:讲外缘起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大地产生万物,(西班牙和汉地的传说中讲:我们人类,不管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由泥造的。)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正因为是这样,北魏时所翻译的《宝性论》[即后魏勒那摩提所译的《究竟一乘宝性论》。]里也讲:一切诸草木,依止大地生,地无分别心,而增长成就。紧接着还讲:众生心善根,依止佛地生,佛无分别心,而增广成就。虽然本经这个比喻是以大地比喻法界般若空性,《宝性论》是以大地比喻佛的事业,但从果般若的角度来理解此论的比喻也未尝不可。我们平时常说外缘起,也经常引用《智者入门》、《俱舍论》等论典来进行宣讲。其实,诸如由种子产生苗芽,再产生根、茎、叶、花、果,这也是一种缘起;但它还是依赖大地。不过大家也要明白,虽然依靠大地能产生一切万法,但这些都是众生共同业感呈现的。
  
  我们还应清楚:以众生业因所感,依靠诸如水、土、阳光等种种因缘产生后面的果,是一种自然规律。当然,对于自然规律我们也不能寻找它的理由,因为法尔如是。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从大地中会产生草木?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这个比喻所讲的一样,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依靠般若空性能产生诸佛,以及产生我们相续中的所有境界?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问的,因为这是法尔理。依靠这样的法尔理,相续中就可以产生种种功德。
  
  我经常想:般若空性的加持和力量不可思议。因为有些道友刚开始的时候对财物、感情等异常贪执,对怨敌也有强烈的嗔恨心,即心态非常糟糕,但经过对密法的观修、中观的闻思以及自己的念诵、祈祷后,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就判若两人,可以说原来恶劣的人现在已经变成好人。如果是以前,不要说怨恨的敌人来故意加害,就是与他关系一般的人无意中伤害了他,他也不会客气,肯定会用种种手段进行攻击。可是到一定的时候,因为修行的力量所致,他的相续与以前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我们很多修行人通过长期修学之后,自己也应该感觉得到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停留在仅仅听别人讲一个故事的层面。通过实修,对般若空性法门有所认识后,通过分析对般若有无认识心态之间的差别,就能了知到底佛法的加持力是什么样。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理论抉择万法为空性,也就是说可以总相的方式认识空性,如果现量见到了一切万法缘起而生,在那个时候相续中就具有无量功德,可以说拥有无尽光彩。
  
  总之,在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虽然大地没有分别妄想,也没有厌倦之心,但依靠缘起力,万物却可产生。
  
  下面叙述比喻所表达的意义:依靠般若,可以产生种种快乐或境界。
  
  寅二、宣说般若意义:
  
  佛子声闻独觉天,一切众生安乐法,  
  悉由殊胜般若生,智慧无尽亦无增。
  
  就像前面的比喻所描述的那样:世间所有佛子菩萨,获得一定功德的声闻缘觉,以及天人和人类等一切众生,他们幸福安乐的来源就是般若,也就是说,一切安乐皆从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中产生。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即使是善趣的安乐也要依靠世间正见才能产生,而这样的世间正见如果没有佛陀广转妙法轮,世间愚昧众生也不可能了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前生后世存在等名言甚深之理。如果不知,就无法取舍;没有取舍,也不可能行持善法;没有行持善法,就不可能转生到人间、天界。所以世间当中,所有人天快乐都与因果不虚等名言正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它们的来源实际上就是般若。因为没有般若就不可能有佛陀转法轮,也就是说佛陀也来源于此。若佛没有转法轮,世间一切快乐就不可能产生。所以才说,所有人天安乐皆从般若生。
  
  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无见堕恶趣,有见趋善趣,如实知真义,不依二解脱。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名言正见,像外道恶见那样——不承认因果、不承认善法,那无边众生将永远沉溺在三恶道中;若有因果不虚等名言正见,众生就有机会趋向善趣;在此基础上,如果如理如实证悟般若空性的真实意义,就会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般若摄颂》第二品中也讲:当知有为无为乐,一切安乐由此(指本经)生。因此大家皆应了知,所有快乐都依靠般若空性而生。
  
  但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知道,认为依靠自己的勤作和努力,最终才获得了幸福快乐。虽然从眼前来看,确实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但从长远的因缘来讲,如今我们所享受的一切快乐都与前世的因有关系。《心地观经》里面讲:一切人天妙乐果,惭愧正见为所因。意思是说,一切人天妙乐果皆以惭愧心和正见作为根本因。《华严经》中也讲:是诸众生,成就身善业、口善业、意善业,不逆贤圣、信受正见。行善业因缘故,身坏命终,生于善处。其意是说,依靠正见等善业因缘,身坏命终后一定会转生善处;有了善处的投生,就有享受快乐的机会。
  
  在世间中,没有读书就不可能得到生活的快乐。现在很多知识分子快乐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学到了知识。如果当时老师没有教他们,或者说他们相续中没有知识,那现在恐怕只能当工人,不可能依靠知识来维持生活。就像这样,如果没有学般若,将来的快乐也没有因缘。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应该明白,否则会认为快乐唯一依靠自己的福分。其实,所有胜义和世俗的智慧,以及世出世间的快乐都与般若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尽管般若产生轮涅一切安乐,但它永远没有分别心,其本体也没有灭尽与增长;就像大地,虽然它不断产生万物,但它却没有增减等。再者,虽然般若可以产生无量无边的快乐和诸佛菩萨的境界,但它就像灯火一样,虽点燃千盏万盏,其本身也无增无减。为什么呢?因为般若的本体跟虚空一样,是无尽无增的。虽然如此,若我们能享用如大海般的般若智,那不但能遣除无始以来的干渴痛苦,还能增上智慧光明。
  
  的确,般若是最殊胜的珍宝。虽然有人认为金子很珍贵,有人认为轿车很重要,有人认为当官很好,有人认为美色或妙色很可爱,有人认为什么都不做、天天睡懒觉最快乐……其实这些并不是很有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相续中拥有空性的境界。若有空性境界,世间这些有漏财宝都没有也无所谓,就像古代有些大德那样,生活虽然简朴却很快乐。现在也是这样,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真有修行功德或境界,在人生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坎坷、折磨、违缘,都能坦然面对;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世间有漏快乐无有贪执,更殊胜的出世间快乐与境界,在他们相续中却有增无减。
  
  正因如此,所以我常说:作为修行人,不应追求感官或分别念所带来的快乐,而应力争品尝到更高级、更鲜美、更甘甜的美食——超越分别寻思的境界。但没有福分和信心的人也挖掘不出来。若我们依靠自己的信心、欢喜心和感恩之心,使具德上师的加持和智慧融入自心,获得这种境界就不是很困难,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缘分。
  
  丑二(以内缘起而阐释)分二:一、以比喻宣说顺次轮回缘起之理;二、以意义宣说逆次清净缘起之理。
  
  寅一、以比喻宣说顺次轮回缘起之理:
  
  所有下中上有情,佛说皆由无明生,  
  众缘聚合极生苦,无明无尽亦无增。
  
  在这个世界,观待众生的身体、受用而言,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下等众生指地狱、饿鬼、旁生三趣的众生,中等众生指四大部洲的人类,上等众生指包括阿修罗在内的天界众生。所有众生为什么会流转在轮回中呢?最根本的原因,佛陀在相关经典中已经作了宣讲,也就是说依靠缘起而生。关于缘起,可分为宣说外界种种因缘的外缘起,和宣说有情流转因缘的内缘起。对内外缘起众生必须明白,如果没有明白,就不可能斩断无明的根本。
  
  有一次,佛陀在看见稻秆时说了这么一个偈颂: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其意是说,如果见到了因缘,就见到了佛法,若见到了佛法,就能见到佛陀。然后,一千二百五十常随众的代表舍利子,针对这个偈颂的道理向弥勒菩萨发问,弥勒菩萨便宣讲了外缘起和内缘起的种种道理。这就是《稻秆经》[《佛光大词典》:《稻秆经》,全一卷,译者不详。又作稻芉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系弥勒应舍利弗之请,宣说因缘生法有内因缘与外因缘二种,并以稻芉之由种生芽、由芽生叶,乃至由华生实,比喻十二因缘之次第生起。三国吴之支谦所译之了本生死经、唐代不空所译之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北宋施护所译之大乘舍黎娑担摩经,皆为本经之别译。”]宣说的缘起。
  
  以前我看《入中论自释》在抉择万法无有他生时讲:有一部分人认为万法有他生,因为因和果同时,并引用《稻秆经》中的教证[《稻秆经》云:如秤低昂之理,若何刹那种子谢灭,即彼刹那有芽生起。(此乃法尊法师由藏译汉。)]来说明。后来我看汉文《佛说大乘稻秆经》时,也看到了相似的内容[《佛说大乘稻芉(同秆)经》:云何不断?非过去种坏而生于芽,亦非不灭而得生起,种子亦坏。当尔之时,如秤高下而芽得生,是故不断。”]。这部经的经文并不是很多,大家应抽时间看一下。对很多想懂得因缘的人来讲,学习《稻秆经》非常重要。以前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里也讲[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中说:《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鹫峰告诸必丘,若于十二缘生而能见了,是名见法见佛。舍利子以问慈氏菩萨,慈氏细为解释十二因缘甚深之义。乃性相二宗要典。”]:此经是一部非常甚深的通达内外缘起的经典。
  
  我在讲法时,自己看过的经典一直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也建议大家能看一下,但真正能看或能记在心里的人不知有多少?我也没有去统计,也没有去问。估计现在末法时代,很多人都没有兴趣,尤其是城市里的人没有时间。但是,这些特别重要的经典,如果我们没有赶快去看,短暂几十年的人生一眨眼就过了,那在死时,对佛经到底能不能产生定解也很难说。
  
  刚才介绍的《稻秆经》中讲:所有众生轮转的主要根源是无明,有了无明就有行、识、六入、触、受、爱、取等,十二缘起就这样不断产生。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中讲: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个颂词另有译为:诸法由因生,彼因如来说,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这是佛陀最甚深的教言,很多《课诵集》中都有,很多人经常在念。总之,所有众生在轮回中流转并不是没有因,应该说都是有因缘的。依靠这些因缘,以行苦、变苦、苦苦所摄的世间各种痛苦就辗转发生。
  
  虽然如此,但作为根本因的无明,在名言中却是以如梦如幻的方式存在着,在胜义中并不存在。(其实,智慧也是这样。)虽然它的本体毫无自性,一点一滴也不存在,但在未经观察时,或被业障遮盖的众生前,却如理如实存在着。所以说,从整个法界而言,或从名言的角度来讲,无明以无尽无增的方式存在。那它对众生有没有危害呢?在名言中无明对众生确实有害,因为在没有认识它的本体前,它会给众生带来我和我所执,以此为因就会不断漂泊在轮回中感受无量无边的剧苦。不过这也是一种因缘,但依靠这样的因缘,一无所知的芸芸众生只有饱受痛苦,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这就是我们众生的可怜之处。若要斩断无明之因,唯有高擎般若宝剑,否则本来佛性无由显现。
  
  寅二、以意义宣说逆次清净缘起之理:
  
  智慧理门方便本,皆由殊胜般若生,  
  众缘聚合极生智,般若无尽亦无增。
  
  前面讲依靠无明会产生轮回的幻觉和痛苦,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修习般若、斩断无明,出世间的智慧就可在相续中产生。颂词说:修学佛陀的智慧及相应之理的修道,以及成为其门的见道、生起它的方便——加行道、彼之根本的资粮道,都是由殊胜般若波罗蜜多产生。或者说,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等五道智慧的来源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通过闻思修行逐渐了达般若的教义后,上述这些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便可在相续中产生。
  
  而当闻思修三种智慧,以及依止善知识和积资净障等一切因缘具足后,相续中就能产生非常甚深的出世间智。而作为其根本的般若波罗蜜多,其本体却无尽无增,就像刚才所讲的无明一样,不过这是从胜义角度来讲的。(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依靠不同因缘就会产生不同智慧。)《虚空藏请问经》中也说:如若尽了知,依因生诸法,彼藏无穷尽,法藏不可思。其意是说,所产生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般若的本体也是不可思议的。在《文殊师利问经》中也有类似教证,即:此法不思议,离于心意识,一切言语断,是修行般若。其意是说,真正的般若境界依靠分别念没办法思维,用世间语言也无法描述或诠表,其实这种境界就是通过修行般若产生的。
  
  所以大家皆应观察:自相续到底有什么样的智慧?正因为一切智慧、快乐、功德的来源就是般若空性,所以对有智慧、有心识的人来讲,不得不希求般若。如果没有希求,光是希求包括世间有漏财产在内的人天福报,那就不是智者的选择。
  
  当然,对每一个人来讲,自己的意乐不同,选择哪一个道是自己的自由,我们也不可能强迫让所有人必须要学般若。包括现在学会里面,学般若的人可能40%都不到。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佛陀在世讲特别甚深的般若时,有时候眷属也很少。但我们也不能强迫让谁一定要学般若(包括密法的空性),因为他的根机根本没办法相应,而且对说法者也会带来染污。
  
  为什么对甚深般若起信心的人不一定很多呢?因为,这与依止上师、积累资粮、所接触的法门等种种因缘有关系,所以不可能无缘无故中遇到般若,也不可能无缘无故修学般若。故我认为,我们现在遇到这样的法门确实来之不易,当然这并非赞叹自己讲得如何如何好。
  
  这次大家共同学习的几部法都很重要,有时候想起来心里也很欢喜,如果没有遇到其他违缘,我觉得讲完后效果一定很不错。比如《藏传净土法》,对当前很多人来讲,都是比较完整的学习资料。因为我在讲的过程中,翻阅了藏汉《大藏经》及众多高僧大德的教言,虽然自己没有很高的智慧,但翻阅所得到的资料却很殊胜。可能以前大家也听过一些光盘、看过一些书,当然每位上师的讲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非常好的窍诀,但我们这样共同学习,也许对很多人会有一点帮助,而这也是依靠各种因缘形成的。
  
  子三、摄义:
  
  菩萨知晓此缘起,无生无灭此般若,  
  如日无云放光芒,除无明暗获自然。
  
  首先我们应该了达上面所讲到的这些甚深缘起法,如果完全通达,就懂得了佛陀最珍贵、最甚深、最稀奇、最微妙的法要;如果真正证悟,轮回就从此斩断。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本体上讲,这样的缘起法就是无生无灭的般若。所以,只要我们通过闻思修行了达了般若的本体,漫漫长夜的轮回黑暗就可一并遣除。《父子相会经》中说:无明生死长夜中,智慧摩尼能显照。意思是说,在无明生死的漫长黑夜中,如摩尼宝般的般若智慧明灯能显现、照亮前程,也就是说能遣除一切无明黑暗。《中论·观四谛品》最后总结时说:若人能现见,一切因缘法,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此乃讲者由藏译汉。鸠摩罗什大师译为: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与罗什大师所译相比,藏文中没有能见到佛的意思,可能大师翻译所依的梵文原本就有。)其意是说,如果见到一切万法由众因缘生,那就见到了佛法的核心——苦集灭道四谛。所以大家一定要通达缘起,这非常重要!
  
  最近我们学院慈诚罗珠堪布正在讲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以前我也很想讲,虽然已经翻译了好几年,但一直没有讲成,以后在方便时也想讲一下。不仅要讲宁玛派的教法,其他宗派的法也应该讲,以前益西彭措堪布就讲过《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些国外的上师也要求我:最好能讲一些格鲁派的法,所以在因缘成熟时,我们也应该学一学《缘起赞》。通过对佛陀照见、阐演缘起而赞颂,我们也可了达甚深的缘起法门,当生起缘起空性的正见时,所有轮回的黑暗就会消失。
  
  以前,毗婆尸佛在印度金刚座成道后,讲了这样一段话:如此诸法生(指十二因缘),梵志勤思禅,普照诸世间,如日住虚空,破坏诸魔军,觉诸结解脱。这段《杂阿含经》中的内容很重要!其意是说,就像太阳住在虚空时,所有世间黑暗全部无余遣除一样,佛陀的智慧日轮可以破坏所有魔军及贪嗔痴烦恼,让众生彻底从轮回中解脱。如毗婆尸佛所说,后来的尸弃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七佛也如是宣说。
  
  因此,大家在有时间、有兴趣时,对这些具有加持力的佛陀金刚语还是要经常唱诵,并在心里反反复复串习,这样在临死之前就有可能通达缘起空性的甚深意义。若真正通达缘起空性,就会像光芒万丈的太阳照耀世界,无余遣除所有黑暗一样,以自相续的智慧光芒就能遣除世间各种无明烦恼,并将与之结缘的无量无边众生引入解脱道。
  
  其实,很多人完全是凡夫,但依靠上师的窍诀,在即生中也获得了圣者的果位。那时,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生都会竭力支持他,其事业也会广大无边。有些虽然没有获得圣位,但因完全放下了自私自利的心和实有耽著的心,而一心一意弘法利生,其所作所为无量无边众生也不得不生起信心。
  
  因此,在座的道友皆应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般若空性的威力、自己的善心和发愿力,在短暂的人生中,获得出世间的空性智慧境界。这是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也很容易得到,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因缘,即不仅获得了人身,还依止了上师、遇到了妙法,同时也具足修行的顺缘。在这么多的愚痴众生中,应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已经拥有寻找光明日轮的殊胜机会。在此时,大家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时间,而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修学大乘妙法!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思考题
  
  1.请以内外缘起阐述从般若中生无尽之果,并成为一切修学所知之最的道理。
  
  2.在了知一切最美好的东西皆源于般若后,相信你一定想证悟般若,既然如此,那你打算以何方式现证它呢?请结合事理说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