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清净口业>>正文内容

恶语有相当大的过失[索达吉堪布]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4日
来源:摘自《前行广释·第六十三节课》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于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或对生理有缺陷的盲人、聋人等,当面称呼为“瞎子”、“聋子”,这都是一种恶语。现在世间上有些人,常根据他人身体的缺陷起绰号,把别人叫做“跛子”、“矮子”、“大个子”、“塌鼻子”、“大耳朵”、“瘦子”、“大胖子”等。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一种说话艺术,但实际上,这种语言的过失相当大。

  《贤愚经》中有则蜜胜比丘的公案,就说明了恶语的可怕果报。在佛陀时代,有个蜜胜比丘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众比丘问佛陀他前世的因缘。原来是佛陀有一次去化缘时,路上遇到一只猴子,它供养佛陀蜂蜜,佛陀接受后它特别欢喜,然后就蹦蹦跳跳,不小心跳到一个大坑里摔死了。猴子死后转生为人,就是现在的蜜胜比丘。比丘们又问:“他前世为什么是猴子呢?”佛陀告诉大家:“过去迦叶佛住世时,他曾是一个年轻比丘,有次看见一位阿罗汉跳跃着过河,就讥讽他的姿势像猴子,以此恶语的罪业,他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猴子。”

  可见,我们不仅不能说别人的生理缺陷,就算是嘲笑他人像猴子、牦牛、恶狗、猪等,也有相当大的过失。十七世大宝法王讲《佛子行》时也讲过: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因过去在迦叶佛时,取笑一名长得像猴子的比丘,以此恶业,五百世投生为猴子。之后转生为杜松虔巴时,长得也像猴子,并不好看。他还未出家前有一女友,因他长得太丑,就抛弃了他。他因此而生起出离心,并发愿未来要长得好看一点,不然很难度化众生。现在网上也有人说,第十六世、十七世噶玛巴长相庄严,肯定与前世的发愿有关。

  其实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不少人对自己的相貌非常执著。如果你长得比较丑,今生可能没办法了,要改的话,只好去做整容手术,但这要花很多钱,两三千块肯定不够,因此,你只有发愿来世了。据说第十六世噶玛巴就非常庄严,生前在美国的时候,许多人执著他的庄严身相,这方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恶语虽然只是语言上的业,但却能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并损害我们的方方方面。因此,大家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人,最好用正知正念摄持自己,千万不要说恶语。

  萨迦班智达也讲过:“伤害他人之恶语,即使怨敌亦勿说,否则如同谷回声,立即自受报复也。”

  凡能伤害他人的恶劣言语,即使对怨敌也不要说,否则,就算你让他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但你所骂他的那些话,就如同空谷的回声一样,最终会成熟在自己身上。因此,大家在防范恶语方面一定要注意。现在有些人即使学了佛,对这方面也不在乎。不知是前世业力还是什么原因,他们听这些道理就像听新闻一样,过了就算了,根本没往心里去,只是当成耳边风,这样学佛没有多大意义。

  此外,凡是指责对方过失,或口出不逊的语言,也都属于恶语。所以,只要让别人不高兴的话,我们全部要断除。《大宝积经》云:“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麤(通“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若能不指责他人的过失,也不举发别人的罪过,远离粗语和悭吝,这种人就会得到解脱。

  还有,尽管表面不是恶口骂人,但若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这种语言也包括在粗恶语中。藏地有一句俗话是:“粗恶之语无多少,欢喜之食无大小。”粗恶的语言不管说多说少,只要伤了别人的心,就不合理;供养他人的食品不管是大是小,只要表达了你的心意,就是好的。有些人说话让别人很长时间都快乐,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句,也令人永远忘不掉,甚至对别人一生有无穷利益,这种常说柔言软语的人,来世定会转生于天上。《正法念处经》云:“恶口破慈心,智者能舍离,常乐说软语,则生于天上。”

  有些大德平时说话很有技巧,好像从不得罪任何人,说什么都让别人开心快乐。而有些人则不是如此,他最好是不说话,不然一开口就得罪人,连他自己都很苦恼:“不知道我前世造了什么业?一说话就出问题。”可见,人和人虽然长得差不多,但内在的悲心、说话的善巧还是有很大区别。

  如果你想学习表达方式,《君规教言论·观察语言》、《华严经》、《法华经》中讲了很多,但归纳而言,只要相续中有慈悲心、利他心,所发出的声音肯定对众生直接或间接有利。即使你用粗语在呵斥他人,实际上也能利益不少人,把他相续中的恶劣种子烧尽无余,再也不容易复发以前的恶习。因此,无论我们说什么话,内在的悲心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上师、高僧大德等严厉对境面前,千万不能说些乱七八糟的刺耳语。否则,上师若因此而显现不高兴,甚至示现圆寂,舍弃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的伟大事业,那你会有极大的罪过。

  因此,不管在谁面前,说话都应该要注意。现在的社会上,人们的语言好像没办法控制,只要有机会,就一直夸夸其谈,这不是很好。我们说话要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有些人在开会商量时,一句话也没有,自始至终在静坐,这样就不好;而有些人在没有必要时,一个劲地说个不停,讲很多无关话题,这样也不好。其实,人与人之间基本都靠语言来沟通,因此,懂得说话的分寸很重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