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般若摄颂>>正文内容

般若摄颂浅释 第三十九课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1日
来源:智悲佛网   作者:索达吉堪布译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60'56 28M) 视频WMV (159M)

思考题

1.既然万法唯心,而心又不存在,那我们应怎样对待当下一念心?

2.在了知无染无净的般若实相后,你打算在生活中怎样实践它?请举例说明。

3.在了知缘般若稍微行持即成大福德后,请谈一谈自己发愿缘般若作什么样的法行,以及如何克服行持过程中的违缘和障碍。

4.了知拥有无缘大悲境界的菩萨是一切众生的应供处有何重要意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讲说无量佛法的大师?知晓此理后你有何感想?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般若摄颂》,现在正在宣说内摄持,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中,断除成为染、净不合理之争议中的真实意义已经讲完了,今天讲它的比喻。也就是说,以比喻来了知般若的甚深意义或空性的道理。

申二、其比喻:

如顾虑想引发毒,毒未入内而昏迷,

凡愚执我许我所,我想非真念生死。

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一切万法在本性中是空性的道理。有些人这样认为:你们说实有的外境法不存在,但是,如果外境不存在,那执取它的分别心怎么产生呢?因为它必须依靠外境才可产生。而分析的时候,外境又好像不存在,但无论如何分别心也应该存在,所以外境也应存在。下面进行回答,也就是说宣讲分别心及其对境都不存在。

比如说,一个人很顾虑地想:我已中毒了,或毒已入于自己的身体,尽管外面任何毒药都没入于他的身体,但因妄想、分别、执著太强烈,以此所引发,内心就极其恐惧、非常害怕,最终昏倒在地或昏厥过去。在世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在胆子比较小的人面前说:魔鬼来了、敌人来了、别人准备杀你,虽然外境上并没有仇人、敌人、魔鬼来危害,但他内心的恐惧却极其强烈,甚至身体上也能发现种种恐惧的表现。可见在世间中,外境虽然没有,但由内心引发的现象却相当多。

佛教认为万法唯心造,有关经论讲过这样的故事:印度鹿野苑有一位妇女,她观想自己的身体是老虎,后来确实变成了真正的老虎。龙猛菩萨的一位弟子观想自己头上长角,后来人们亲眼目睹其头上长出角来。诸如此类的公案相当多。

以前,有一个东北人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已经得了肝癌。从此之后,他就卧床不起、精神失常。听说在四十天中,就瘦了二十斤。后来他觉得病情越来越严重,就到北京再次做诊断。专家说:这是误诊,根本没有得癌症。一听到这话,他马上就有了精神和力气。在医学界,这样的误诊时有发生,有些没有得癌症,却在癌症的恐惧感中死亡。

世间中经常有人得恐惧症,其心理作用也相当大。以前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马丁·加德那,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美国630万例癌症病人中,80%的人都有这种病,即他们经常生活在恐惧中,最后自己把自己吓倒,甚至吓死。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名判死刑的人躺在床上,告之将被处以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就昏了过去。有些心理学家在做此类试验时,有人竟然真的死了。其实血根本没有流,但他们认为:现在正在执行死刑,身上的血全部流完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可见,心理作用的力量非常大。

这里也说了,任何一件事情并非在外境真实存在;如果真实存在,凡夫人的认识就是正确的,但确实不存在,所以各种执著很有必要破除。世间上所有没有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凡夫众生首先对我执著,即五蕴聚合中本来不存在我的实体,但他们偏偏执著我存在;有了我的执著以后: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财产、这是我的身体……进一步产生我所执。依靠这种颠倒妄想——与真理相违背的我与我所的执著,众生就无始无终地流转或漂泊在三界轮回中,从而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入中论》中也说:“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其意是说,我们这些凡夫众生,根本不存在我而执著有我,依靠我的妄想就执著我所法,这样就得不到自在,一直流转在轮回中。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在实相本体中,所谓的我和我所绝对不存在。虽然不存在,但众生却去执著,这就很可怕。或者说,本来没有任何事情,一去执著,就变得非常严重。因为一产生烦恼,整个生活状况就开始改变,也就是说,一瞬间的念头就可改变一切。悟和迷之间的差别确实很大,但却是一念之差导致的。所以禅宗经常说把握当下一念,其原因也在这里。

前几年,台湾有两个大学生在读大学时谈恋爱,两三年中互相非常执著。后来女朋友要求分手,但男的一直不愿意。当他发现女朋友跟另外一个男的在一起时,心中就愤愤不平。有一天,他为了观察他们,就开车去寻找。他看见那个男的骑着摩托车,女朋友紧紧抓着他,他们准备到学校去。他当即就生起极大的嗔恨心,也就是说怒火中烧,于是开车一直尾随,最后加足马力向他们撞了上去,两人顿时被撞飞到二十多米远的快车道上。然后他往前开了约两百米,回转到快车道上。看见两人都没有死,他的嗔恨心也没有消,尤其特别生那个女人的气,于是又开车从女的身上压了过去。然后掉转车头,准备把那个男的也压死,但他已经躲起来了,所以没有成功。他再准备辗女友时,就被其他人挡住了。后来警察把他抓了起来,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我对她太执著了,看到这种情景实在忍无可忍,一念间怒气冲天,就干出了这种蠢事。

现在世间很多人,一念间就将自己的一生,甚至来世全部毁坏。实际上外境并没有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但因心没有转为道用,就没办法理解或接受。可能一辈子都会后悔,但也没办法。

当然,转为道用也有很多好的公案。在宋朝时,有一位文殊思业禅师,他在家时每天都不断地杀猪。后来有一天他看见猪非常痛苦,就不忍心再杀了。产生悲心后他当即就放下了,同时也生起了出家的念头。出家不久就大彻大悟,也就是说,他不但是一位出家人,还是一位开悟者。后来他对佛教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出家时,他曾写过这样一个偈颂:“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其意是说,昨天像夜叉一样是个屠夫,心非常残暴,今天却显现成菩萨相,即庄严的出家相,而且心也极其慈悲,其实菩萨与夜叉一条线的间隔也没有。

在座很多道友以前都无恶不作,即在社会上时,为了生活干了很多坏事,所以现在一想起来都恶心。就是在学习等方面悟性非常不错的法师等,一想起来不学佛或学外道时,在社会上干的各种坏事,也深感无知。或者说,当这些情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时,根本无法接受。但实际上,在真正开悟时,原来的分别妄念当下就可断掉,就像阳光照射大地一样,悟性马上就会出现。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心中,迷可以很快转为悟,而且前后境界迥然不同,差别非常大。

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三界轮回中的众生之所以如此迷茫、痛苦地漂泊,就是因为没有悟性。如果他们懂得一点点心的本性,或一切万法无常变化的自性,就不会如此追求、贪执、执著,也不会在得不到的时候,或欲望不能满足时极其懊丧,或感受其他各种痛苦。所以,学般若法的人始终都要有悟性。禅宗有些书里说:所谓的开悟指的是成佛,但我觉得也不一定要那么高,而应先对名言、空性方面的道理有所认识,之后再将这种认识不断升华。

拿无常来说,如果真正认识了万法都是无常的,对包括自己身体在内的万法就不会那么执著。因为他知道,当把死后的身体拿到殡仪馆,过一会儿就会变成烟和灰,不需要一个小时全部都没有了。而人死后,有些地方放三四天,有些地方放七天,有些地方一天都不放,处理完遗体后,所有人都像完成了任务一样。既然每个人迟早都会这样永远离开世间,那活在人间时还有没有必要什么都去执著呢?想必智者都清楚。

据经典记载:有一个人说:我拥有财产,我拥有妻子,我拥有地位……佛陀说:你真的拥有吗?请好好想一想。就拿人们经常说的“我的房子”来讲,实际上它不一定是你的房子,因为起火时,火焰一下子就把它吞没掉了,所以不是你的房子。所谓的“我的财产”也不一定是你的财产,因为在盗贼等将之全部偷光时,就已成了怨敌的财产了。通过对很多事情的分析就能了知,实际上我和我所根本不存在。

当然我讲得比较简单,否则太深了,恐怕很多道友都听不懂。因为这次讲般若的对境,大多数都是刚学佛的居士和知识分子,他们对佛教术语都不是特别了解。不过要讲得让大家都明白,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每个人的口味都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白味,有些人喜欢其他味道;而有的连字都不认识,有的研究生、博士生都读完了。作为演讲者,要让全部人都心满意足、法喜充满,我觉得除了圣者以外,一般的人都很困难。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即愿意解除自己的痛苦,也想得到快乐,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有这种避苦求乐的目标。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大家应该共同学习般若法门,这很有必要!

申三、如是宣说之结尾:

如是执著说染污,无我我所说清净,

此无成为染与净,菩萨证悟智慧度。

前面已经作了分析,在胜义实相中,不管是我也好、我所也好,一切万法都不存在;虽然如此,但在虚幻的世俗中,即未经观察时,我也存在、我所也存在,这就叫做染污法。如果按照万法实相来讲,或以中观的观察方式来分析,最终根本得不到我和我所,这就称之为清净。一个是幻相中什么迷乱都存在,就像做梦一样,山河大地等全部迷迷糊糊地存在,这是染法;而醒过来时,这些梦幻的影像全都无生无灭,这就是所谓的清净。即使这般随顺众生而成为染污与清净,但究实言之这两者都不成立。《合部金光明经》云[1]:“世尊智一味,净品不净品,不分别界故,获无上清净。”净品指的是清净法,不净品指的是染污法。这些都不分别,最终才能得到无上清净。所以这里说,如果染污法和清净法全都平等一味,那就通达了般若波罗蜜多,而通达这种境界的菩萨就可称为大菩萨。

唐代有一位希迁禅师,因他经常在一个特别大的磐石上搭茅棚居住,人们就称他为石头和尚。有些人问他:什么是解脱?他反问道:谁束缚你了?有些人问:什么是净土?他说:谁垢染你了?还有人问:什么是涅槃?他回答说:谁将生死给你了?他以反问的方式道出了万法无解无缚、无净无染的境界。但是这种境界有悟性的人才能了解,否则很难通达。

所以,《大宝积经》中说:“了知诸法如实相,常行生死即涅槃。”意思是说,要了知一切诸法真正的实相就是远离一切戏论,还要经常行持生死轮回的本体就是涅槃的境界。《宗镜录》里也讲:“真妄净染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其意是说,真妄净染所摄的一切诸法在无二的本性中是一体,不应该有分别。但一般的众生很难真正行持,因为本体中虽然没有束缚,但大多数凡夫众生都会以分别念自己困扰自己、自己束缚自己,即所谓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生活中,大家也可以感觉得到,比如今天听到一个不好听的消息,心里始终都会很郁闷,或者说很伤感。其实这个声音,我们用智慧来观察时,绝对不会有害你的心。但是,因为有这样的虚假世俗因缘,我们的心就马上随之而变。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般若,相信通过共同长期串习,在生活中就会有进步。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真理——般若,确实是万法的实相,也就是说是生命或生活的真相。只不过众生因为生命观和价值观不相同,有些人认识、有些人不认识而已。

听说一个女人得了乳房癌,医生告诉她要切除,但她想:如果切除,家人就不会喜欢我,因为不好看,所以一直特别痛苦。后来她得了忧郁症,实在接受不了,没办法面对,就跳楼自杀了。而另外一个女人也得了同样的病,但她是学佛的,她说:这个肉身本来都没有什么真实性,切就切吧!依靠三宝的加持,做手术后她的家庭也和合快乐,身体也健康无病。这两个人得的病都是一样的,但一个人因为没有通达身体的无常性,或者说没有了悟臭皮囊的本性,就很执著。所以一旦有一些损害,听到消息就没办法面对,最后只有死路一条。而另一个人能以正确的方式来面对,结果却没遭到任何危害。

所以广大佛教徒,在学般若等佛教道理时,在思想观念上一定要有改变。若能改变,在面对任何人和事物时,跟其他人就会完全不相同。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获得刚才前面所讲的染净无二的境界,那他肯定会行持最甚深的般若法。即使我们没有得到这样的境界,对肉体的无常、轮回的痛苦、万法的空性等道理若能了解,那在人生或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喜悦、痛苦之事,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很好地处理或面对。

午二(教诫必须依般若)分三:一、以必要教诫精进般若法;二、以比喻说明如何精进;三、宣说如是精进行持之功德。

未一(以必要教诫精进般若法)分三:一、稍微行持即成大福德;二、成为一切众生之应供处;三、成为为所化众生示道之师。

申一、稍微行持即成大福德:

赡洲尽其有众生,无余发胜菩提心,

俱胝千年作布施,利生回向菩提因。

何人精进于般若,甚至一日随同行,

布施福蕴不及彼,故当不懈恒入智。

这里以比喻说明:在修行过程中,对般若法门长期念诵、受持、观修,其功德不可思议。即使没有这样的时间、精力、能力,在短暂的时间中与般若法门结上善缘,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此处讲了一个假设的比喻:整个南赡部洲的众生一个不剩地全部获得暇满人身,依靠善知识的指示,他们都发了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的无上菩提心,而且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在俱胝千年中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布施三界一切可怜众生,并将所有善根为利益众生普皆回向而成为大菩提之因。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以菩提心摄持作上供下施,其功德无法想象,那更何况那么多众生,在那么漫长的时日中,缘无数众生、无边佛陀作上供下施,其功德肯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平时大家都说,几百几千个人一起,以菩提心摄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将上供下施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其功德非常大,那更何况南赡部洲所有众生做这样的功德,其功德就更大了。

但若与般若法门结上殊胜善缘,不说漫长时间当中,哪怕仅仅在一日中思维般若法门,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给别人宣说,从中所获得的功德也远远超过前面的功德。所以我想,如果不信佛的金刚语言,那就另当别论;如果要信,每个人对般若法门就不可放弃。

虽然前一段时间我也说过:如果时间实在太紧,暂时不辅导《般若摄颂》也可以;但一看到缘般若所作法行具有如此功德,我还是希望法师们能在星期六或方便的时候作辅导。即使不能广说,简单辅导一下也可以,最好不要间断,因为前面我们一直在辅导。如果实在没有辅导的时间,在我讲完了之后,自己私下一定要看或读几遍,如此受持或行持的功德也不可思议。

《大智度论》七十四卷中说[2]:离开了般若波罗蜜多,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三宝,不及一日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法。还说:有人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须陀洹等圣者,其功德不及一日行般若。龙猛菩萨的《大智度论》跟这里的讲法基本上相同。

《金刚经》里也讲:“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以,将般若法本带在身上、念诵其中的偈颂、抄写、受持,功德都非常大。

我想在座的人都应该生起欢喜心。但有些人虽然在听法的行列中,却一直听不明白。其原因有二:一是自己没有全神贯注,一直随着分别念打妄想。比如:我昨天吃了什么东西,等一会下完课后吃什么东西,我钱包里有多少钱,我明天早上可以睡懒觉,再过几天我要不要做其他事情……总之,妄想分别念无量无边。而有些人再怎么仔细地听,因为前世诽谤过般若法门,或前世对空性法门不是特别有信心,即生中分别念就很难控制,也有这么一个原因。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法在你耳边听到后,你去行持的话,功德就相当大。

所以我希望,不管是现场听法的道友,还是通过光盘接受法要的佛友,大家都要默默发愿:只要因缘具足,就要弘扬般若法门,哪怕只有一个人听,也要讲《般若摄颂》、《金刚经》和《心经》。而人潜在的智慧力量非常大,一旦因缘具足,四众弟子就会蜂拥而至,传讲般若法门的缘起也会自然而然成熟。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把佛陀的深广法门——般若传讲给有缘的佛友。

其实,对所有众生来讲,闻思修行空性法门都相当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众生的烦恼真正要根除,或要让他们从三界轮回的苦海中获得解脱,唯一空性法门是妙药。所以大家都要希求空性法门。但有些人说:我从现在开始要一心一意地弘扬传统文化。虽然弘扬传统文化很好,但你也不能把所有时间、心思全部放在传统文化上,因为这只是皮毛,或者说暂时的修学内容。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依靠《弟子规》与孔孟思想,根本不能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它们只能间接起作用,直接起作用唯有空性法门。所以,对每一个人来讲,空性法门都需要懂得。

当然,很多凡夫众生对空性法门不一定有兴趣,他们不一定喜欢听,他们只喜欢听感应、奇迹、神通,这是现在很多众生特别喜欢接受的。可是,这些都不能断除苦根、苦种,因为唯有空性法门能根除自他相续中的轮回种子。所以在座的道友,认识空性非常重要!

以后,我们的法师在弘扬佛法时,也不要一直弘扬特别简单的法。虽然现在社会上的人特别喜欢听与发财、感情、名声等有关的世间论典,但这些根本不能直接断除生死轮回,所以一定要让他们懂得空性法门。为什么诸经诸论中如是赞叹、称赞空性,其原因也在这里。因此,大家在弘扬佛法或实修时,对空性法门千万不要放弃。

有些人曾经学过一些中观和般若,但后来因为生活、工作、家庭等原因,慢慢慢慢就把它们抛之脑后,这很不好。有一位居士在学院呆了很多年,当时他对中观很有兴趣,他说:我终身都不会放弃中观,中观就是我的命、中观就是我的身体。他当时举了很多比喻,其他的我都忘了,只记得这两个。后来他因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就到大城市里去了。有一次我在医院见到他,他外在的装束不像在学院苦行那样,不太高的个子配了一条特别长的领带,看起来很不雅观。(在这些方面,在家居士要引起注意。)后来我说:“你原来不是说中观就是你的生命吗,现在怎么样?”他说:“现在生活压力很大,好多年都没有看,全部忘了。”多可怕!生命都忘了,连生命都放弃了。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因为环境、时间、家人不允许,而无法修学佛法。其实这叫无自在,没有自在就没办法看破。所以修行人需要自由,有了自由才能有自己的空间,之后才能思维法理。通过思维,有些人已经入于骨髓,那就不容易割舍、放弃。而有些人法义只在皮肤或血肉里暂时循环一下,然后就不翼而飞了。所以在修行过程中,接受法要还是有种种差别。

但无论如何,我希望大家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趋入这一智慧度,更要发愿:在有生之年当中,每天都要精进读诵、学习、思维,这非常重要!昨天有一个道友跟我说,他每天念经十几个小时,其中有《金刚经》、《般若心经》等。我不知道他念了多少年,如果念的时间长,说明很有耐心。

其实,人的耐心很重要。台湾出版的《慧光集》,今年已经出版到第42集——《修心七要略释》,《山法宝鬘论讲记》是第41集。记得199811月份的时候,慈诚罗珠堪布为即将出版的《慧光集》第一集写序,10多年以来《慧光集》一直不断地出版,现在已经40多本了。所以,一个人做事情耐心非常重要。

我们学院有几位年轻的出家人,他们说要编一本书,以季刊的方式出版,可是一个季度后就再也不见了,这说明没有耐心。修行也是这样,刚开始遇到一个环境时,可能会念这个经、那个经,但长期不变地精进,很多人都做不到。

如果能以自己的勇敢和善愿推动,不断增上善根,肯定会有结果。但做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非常大、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般来讲短暂的时间不会成功。所以我们弘扬佛法也好,或者自己修学佛法,不要想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有些城市里的人觉得听法很简单,就像气功培训一样。他们说:我愿意听般若波罗蜜多法,已经听了三堂课,可以了。这就不太好!

申二、成为一切众生之应供处:

行胜般若瑜伽者,起大悲无众生想,

时智者成众应供,恒行乞食具实义。

行持殊胜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或瑜伽士,虽然对于一切众生生起大悲心,但因他们已经通达空性的缘故,对众生就不会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具有如此无缘大悲或智悲双运的智者,不管住在哪里,就成了众生的应供处。在他面前,哪怕以一点一滴的食物作供养,也具有重大的实义。所以,通达般若空性的人到处去化缘时,施主们一定要供养他。

有些汉地的居士,经常分不清楚谁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或该不该供养,那就应该了解他证悟般若空性没有。如果证悟,毫无疑问可以给他供养大车、大象等精美、贵重的物品;如果没有证悟,甚至字面上都不会解释,或从来都没有听过,那就要考虑考虑。其实,成为真正的开悟者非常重要。禅宗里面也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是说,没有认识自己的本心,即使学了很多年的法,也没有很大的意义。那真正通达空性的境界是什么样呢?刚才讲了,就是对众生起无缘大悲。佛在《大宝积经》中也说:“我化无量无边众生界,令入无余涅槃界中,而无一众生入涅槃界者。”虽然世间人看来,这个话自相矛盾,但实际上名言中度化了无量无边众生,胜义中却没有什么可度的,也即没有众生趋入无余涅槃。谁若通达这样的境界,我们就可以对他供养。不仅人类应该供养,就是非人以及天界的众生都应对他供养。《大般若经》中也说:“若诸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多,汝诸天等,皆应供养,如佛世尊。”其意是说,不离般若波罗蜜多的高僧大德不管到哪里,人天一切众生都应把他当作佛陀那样来供养。

当然,要完全通达般若空性,也有一定的困难。但若自己经常行持般若,就可以接受施主的供品,在因果方面也不会有大的问题。相反,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心中对空性等大乘法连信心都没有,那接受许多财物对今生来世就会构成障碍,这特别可怕。因此我希望大家能经常闻思修行般若法,若能如此,心里自然而然会有一些境界,这对今生来世都有帮助和利益。

申三、成为为所化众生示道之师:

菩萨为度长结缘,人天三途之众生,

大道彼岸欲示众,昼夜精进行般若。

有些菩萨了知,长久以来与自己结上父母子孙之缘的人、天人、三恶趣等五道众生沉溺在痛苦中,要让他们得到三菩提的快乐和解脱,一定要给他们宣说能获得涅槃的正法,即指示到达彼岸的大道,所以他们日日夜夜精进行持般若波罗蜜多。如果精进于此,一定会成为讲解佛陀教法的大师。

当然要成为法师,我觉得还是要成为般若的法师,这很重要!今年学院汉僧闻思班讲《中观根本慧论》,讲此论的法师应该是宣扬正法的法师。其他法师并不是说不是,但在大乘佛法中,讲空性法的确很重要。而且谁宣说空性,我以前所讲的一样,所有诸天护法都会帮助他。《大方等大集经》中说:“是人若行般若波罗蜜时,常为诸佛菩萨所护”可见,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菩萨,常为诸佛菩萨保护。所以,法师们以后一定要宣讲利益众生的大乘空性法门。

看过佛教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并不是学者(指专门做学问的人)。现在大学里的博士、教授乃至博士生导师,他们认为自己也在研究、修行佛法,其实他们只是学佛并不是修佛。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们天天都在文字上学习,不一定有悟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悟性,这很重要!

作为修行人,不要光在文字上下功夫,心里一定要观想空性。到一定的时候,很多境界自然而然就会现前。《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见到了一切相非相,即见到了空性,这个时候就见到了如来。《圣宝源经》中也说:“何人了达寂灭法,彼见自然如来尊。”以前我在《中论释》的序言里也引用过这个教证。所以,我们什么时候对空性法门有真实的认识,那个时候就通达了万法,也见到了如来,或者说认识了心的本性。

我刚才所讲的一样,现在世间人不一定喜欢这些,但不喜欢也没办法,无论如何我们也要主讲空性。以后我们的法师,在座的出家人和居士,在自己修行佛法时,空性法门一定不能离开。在给别人推荐,或为他人传讲时,也要把这一如来最甚深的教法介绍给他人,这样就可根除无始以来轮回的根本。否则,天天弘扬儒教、道教思想,或弘扬如何发财、如何唱歌、如何朗诵等,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有些人对唱歌特别耽著,当然唱得好应该随喜,因为依靠抑扬顿挫的声音能让很多人产生欢喜心,但能不能依靠声音来结束轮回呢?实际上也不一定。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在相续中种下空性的种子。依靠空性的威力,有缘者会马上开悟、解除一切迷惑,即使不能这样,在相续中种下终止流转生死轮回的因,也很有必要。

现在世间人认为其他事情很重要,比如庆祝结婚的日子等。以前我遇到一位老太太,她手指上戴有一枚戒指,她说:“这是40年前我老公给我留下来的,你给我多加持一下。”我说:“本来它有加持,不用我加持。”她认为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但我觉得听到此空性法门,或得到其法本,才是一生乃至生生世世中的无上之宝。

因此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还要对空性法门生起信心和欢喜心,进而不断地修学,之后就能获得开悟。而开悟后不可能不度化众生,因为有了开悟的境界,不可能天天懒惰、日日睡懒觉,这样的开悟者根本不会有。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推动力,每天都会度化众生。甚至就像《窍诀宝藏论》里所说的一样:哪怕说一句话,也有无量众生得到不同利益。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信心和欢喜心来闻思修行空性法门。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阅藏知津》云:“八卷本《合部金光明经》,乃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对志德等合入,共二十四品。

彦悰序云:此经有三本。初,凉世昙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今存);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

成二十品(今亡);后逮梁世真谛三藏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

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重寻梵本,得嘱累品,及银主陀罗尼品。”

[2] 《大智度论》:“【经】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等劫布施三宝:佛宝、法宝、比丘僧宝。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以是因缘故得福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无量无边阿僧祇。佛告须菩提:不如菩萨摩诃萨深般若波罗蜜中一日如说修行得福多。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道,乘是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菩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劫供养须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及诸佛。须菩提,于意云何,是菩萨摩诃萨以是因缘故得福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摩诃萨深般若波罗蜜如说修行一日得福多。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渐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