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禅定禅修>>正文内容

心念处观心无常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5日
来源:美佛慧訊 第七十三期   作者:张贵人 (美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楔子

  由於1999年首次参加Ven. Sujiva在美国领导的一个禪七,确立了修行方向;乃於次年四月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禪师在山林中的私人自修营20天;今年(2001年) 三月再度前往澳州南方的一个岛上,与其他四个国际学生接受禪师指导,共修28天。此文是笔者在澳州禪修的摘要和研读经论的一些心得,分享读者,希望读者也能建立修行信心。

  七种清净

  《中部尼柯耶 . 七车经》开示「七种清净」。第一种清净,是善摄五根,修习身表、语表的「戒清净」,属戒学;第二种清净,是善摄意根,修习内住於四禪八定的「心清净」,属定学;后来的五种清净,是修习内观身心自然现象,以净除潜意识中的根本烦恼,属慧学。西元5世纪觉音尊者所著的《清净道论》便依此七清净 --- 戒、定、慧三学书写而成,古今中外公认為实修的百科全书;其除了巴利文原版外,另有八种从巴利文的翻译本,笔者是研读英藉僧人Ven. Namamoli的英译本,和中国留学者叶钧居士的中译本。

  慧学的五种清净,或称圆满十六观智的内观智慧禪(Vipassana)。此五种清净的第一清净為见清净,即观察名、色法,深入解剖、分析名、色法,就像在高倍显微镜下如实知见名法(心法)及色法(身法)。名,即倾向之意,它的功能是攀缘色、依缘色;色,是恼坯之意,它会骚扰心,会变坯与生灭。内观禪第一阶的成就即是「名色办别智」。《清净道论》详述观察名、色的方法有:详细观察分析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或只是简单地确定名和色。先修习成就安止定而后修观的行者,是从名出发的方法;而纯内观的行者,即是一开始就止观平衡,从色法出发而后现起名法的方法。 本文所採用的途径是纯内观,以四界差别的方法观察色法--即内观身念处 (如 马哈西尊者所鼓励的先观 腹部呼吸)。

  任何一个色法都有地、水、火、风四大变化,或称色法自相,观到四大变化就好像远看波浪起伏一样;然而色法快速生起与消失称為生灭法,或称色法共相,观到色法生灭就好像近看细瀑暗流一样。随著止观进展,层层深入、解剖更微细的色法,到了有「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 in continuity) 的观力时,将自然地进入内观心念处。

  「心念处」,即以心(noting mind) 观心(objects),但心摸不著、看不到、微细、变化快如电光,怎么观察呢? 故当以「身念处」作為跳板,修习再修习、分解和抉择,确定色法的变化及生灭,次第澄清色法,解开色法。观身念处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当色法变得极清净之时,非色的名法也随之明瞭;第二条:就身念处继续走下去,也可见法性(true nature),即修习到「断遍知」阶段(十二缘起法「触」处断缘起的阶段) 时,将超越观念、破相续密集,此时色法如同分子破裂或变成色聚(particle),再观其十八完色,如观腹部呼吸的息变成粉碎和微振(crushing and tiny vibration)现象,最后将达到「身行安息」(cessation of body formation),内外器界撕空粉碎,証到人无我(空掉补特加罗)。上述第一条路是本文的途径(approach),可分三个阶段来说明:一、内观身念处,二、成就剎那定,三、内观心念处。

  观心无常过程

  一、 内观身念处

  包括内观色法的四大,直至成熟的色法生灭--色无常」任何内观四界差别禪的修行方法,首先观察分佈全身触觉神经,所显现的身的觉受(physical sensation),但不少人误以為观此身受即是观受念处或是一种心的感受(mental feeling)。 不管它是1.以腹部呼吸当主要所缘(primary object),2.或是一吋的扫瞄全身,3.或是以正确安那般那念的由止转观,4.或是行禪时观脚部的身受(physical sensation),虽然开始入门所选择的主要目标不同,但到了能观之心(noting mind) 能契入目标,也就是说能任运「观」或「伺禪支」时,那么从全身的任何一点进去,不管用什么内观法,所观到的色法四大变化及生灭现象都是一样的。选择所缘目标只是预先训练猿马之心安定下来,也就是「觉」或「寻禪支」的运用阶段。

  禪师提示除头部以外把全身当成一个working domain,交错、觉醒、静动地,不要有上下左右内外的观念,慢慢扫瞄、观察,那个地方觉受最强,就switch到那个地方去。四大中最明显的风大,於坐禪时会把身体挺住,让全身轻如树叶,身体那裡有酸痛或血液循环不好,风大自动往那边去,像超音波按摩似的冲击,酸痛将如冰块溶化或温热电流般地消失。此时所观到的色法生灭,诸如体内车水马龙流动般的血液、腹部呼吸的各种型态变化、心臟张缩脉动,都是成為剎那振动、快速生灭的。四大可以说是一种能量,四界差别(或称一差别) 的生灭即是色法的实相。  

  二、 成就 剎那定---进入内观 心念处

  在止观平卫、止观同时发展的毗钵舍那道上---Vipassana track,随著观力的进步,定力也跟著相对提升,歷经喜、乐二禪支(形之於外為身喜--joy,形之於内,心中寧静的喜悦為心乐-tranquility)。观心念处时,就好像拿镜子反映自己内心的花花世界,一节二个小时坐下来,非常消耗心力和精进力;精进力不足的话,虽然定力很强,却也无法於一定点上直接契入(one-pointed vortex penetration) 真实法而入定。為了达到五根、五力平衡,禪师鼓励:「延长坐禪时间以加深定力,行禪时身心要更加放鬆以提升精进力和念力。」 (笔者体验,在身心鬆软时,快步行禪或爬山,并不感觉消耗体力,反而有一股前进、再前进的精进力油然生起)。五根、五力平衡时,入剎那定就很顺利了,粗的、细的色法观得一清二楚,入定后名(心)法自然生起,无须强求,同时,色法也成对的跟著生起。此时,观名(心)法,或继绩观色法,任你选择。

  五根、五力---信、精进、正念、定、慧的平衡关係,可用一个十字圆轮来说明,精进和定是相对的一组,禪师们特别强调要随时随地保持这一组的平衡,另一组是信和慧,这一组到最后自然而然会平衡,勿须强求;然而,十字圆轮中的轴心却是由正念(mindfulness)来带动的,它扮演著检验、提升、与平衡诸根力的功能,是最為重要的。在观心念处阶段,正念自会发展成直下当下的觉知,它是一种心境(mental state)、一种活生生的哲理(living philosophy)。简单的说,正念是有止有观的综合心识状态,而不是一般伦理道德层面的慈善、正当的念头;简单的说,正念是一切时中皆保持著一颗受捨和包容心,直下契入色法、心法所展现的自然现象。

  三、 内观心念处---超越观念的「心无常」

  上面提过,身念处包括内观身体的觉受、四大变化、色法生灭、至成熟的「色无常」;随著观力、定力渐增,达到五根、五力平衡时,将入剎那定、进入内观心念处或可继续内观身念处。

  内观心念处初阶,眼皮与眼球之间自然呈现像看电视画面那么清楚的心识活动,而以光和形状展现出来。光的展现:观到五盖等不善心时,犹如观心的气候一样,当心逐渐清净时,心澄澈明朗,其亮度强烈似探照灯在眼角照射,最后变成光点,以光速般地破眼激射出来,夜晚黑漆中更是明亮。定力有透视、放大、发光的能量得到了証明。形状的展现:有色法的运动速度和心法的运动速度两种。色法的较慢、较固定地上下扫描,而心法的极為快速又不断地变化形状,它可以从约150度的摇摆到360度的旋转,速度愈快光度愈强,最后变成光点,迅速闪烁、振动生灭。此时,色法的生灭从下半身往胸部扩展,而心法的生灭则从头部往下移动,两者结合一起时,变成心法剎那生灭在全身运转。能观之心与所观之目标,皆是生灭无常、无归依处,笔者初次嚐到心苦的苦諦,不禁落泪。

  禪师提示:「不要执著於光和形状,要注意观色法的觉受变化(the change of sensation)和心法的运动变化(the change of movement)。」笔者特别写出来,也希望修习者不要执著它们。到最后,色法、心法的实相都是生灭不已;再说,名法的剎那生灭那么快,又如何观到其间的运动变化呢?笔者想到「五禪支」中的"one-pointed concentration"和只要切入任何一点,现象就会被定力放大,会被观力解剖的经验,於是选择移动最清楚的一点作為焦点切入。果然有一大堆粒子聚集在一起,其顏色就如计时砂粒,接著粒子本身快速闪烁生灭,又像河流般地快速流动,光亮得连成一片。 Interview时,禪师微笑地再鼓励:「再追下去,看看粒子如何闪烁生灭。」

  粒子的生灭才是心法的实相--「心无常」。之前所看到的光和形状之各式各样变化,都是由粒子的生灭变化而来的,也是随各人经验、想像、主观的认知而显现的。观到各式各样变化的光和形状的心法,虽是直观的内观智,但还是带有观念性的;要超越观念,看到真实法之内观智,才是现观。

  大念处经 与 正念的内涵

  《大念处经》或称「四念处」,是止禪和观禪的结合,所以又称為「毗钵舍那观」(Vipassana);这是佛陀亲自教导,又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地强调的止观禪修法 (详见《长部尼柯耶》第10经和《中部尼柯耶》第22经,以及《相应尼柯耶》)。横贯此经的「正念」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体証"有生有灭"缘起法的正念(英文习惯用字是 mindfulness),也就是如何了解心的「知遍知」(understanding of known);有生有灭的缘起法,因果相续,是本文所述的於「受」处断十二缘起的"正念之心境"(the mental state of mindfulness)。

  第二层次是,体証"即生即灭"之「三法印」的「法住智」(或内明,英文的习惯用字是 clear comprehension),也就是调伏心的「审查遍知」(act of understanding);即生即灭之「三法印」须直观而现观地(reflection without thinking and reasoning) 行解於日常生活中,心自由自在,回归本然。

  第三层次是,圣者之流、出世间八正道之正念(英文用字是 independent),也就是解脱心的「断遍知」(abandon of und! erstanding),也就是身、口、意「三行安息」(见《中部尼柯耶》第43&44经) 的「涅槃智」;「三行安息」的开展為行捨、不动行、无分别、无畏施的同义别名;此心境是"唯有作用,不再感果;法尘滚滚,行捨微笑"。

  顺此,笔者以个人体验记下修习正念的三个要领:

  1. 身鬆:尤其在观心的阶段,更要放鬆,犹如入睡前那种轻鬆又清醒的状态。坐禪时,身体鬆到像一片叶子浮在水面的那种轻细的动态平衡;而行禪时,双脚仿如行云流水般柔软成片的与身受(physical sensation)融合在一起。

  2. 心软:,当心清净时,能观的心是一种澄澈(clarity)、柔(flexible) 且软(soft) 的心识状态。进入观心、啟开内心世界时,首先观到心的气候 (观, 就像在看无声电视一样的清清楚楚);完全清净的心仿如晴空万里,而昏沉的心则像乌云遮日,掉举的心则像烟雨濛濛,贪婪的心则像磁石般的吸著,慎恶的心则像热灼般的炽烈。由此,读者当不难相信,能如实内观到五盖的特相而能拔除掉它们的话,心识状态就可从有情的欲界,晋升到禪界天的色界,再由修习四无色定而晋升到无色界---即心识可以不依色法而存在,拥有所谓的神通力了。

  3. 直下的觉知:即纯粹(bare)的观察,其意义很深的! 禪师的口头语是:"Treat all the objects equally (对一切法尘滚滚的现象保持捨心), as friends (包容心)。" 禪师的这句口头语含蕴著「四不」的训练! 1. 不期待(no expectation),其有三层含意:a.有执取才会產生预期之心,b.心滑溜溜,要抓抓不到,反让心变得僵硬;c.心变化无穷,以自我观念、经验来囿限它,反而是障碍、无法见到实相;2.不以自我為中心(impersonal),「我见」是根本烦恼所在,是一种邪见,让自已当个观眾反而自在;3.不判别(no judgement);不抱怨(no complain),3与4两者是「我慢」的烦恼,实相法是绝对的,并不存於好与坯、高潮与低潮的相对观念裡,如无判别之心,以捨心、包容心对待,又何来抱怨?

  如以不同的名相来说明正念的心境(mental state),可以是「放下、再取」。然而真正要放下的是执取和我见等根本烦恼,而非财產、生命等物质。放下之后再取,才能显出积极的「八正道」的「正业」(right action)。

  念头过程 与 十二缘起

  剎那定在观心念处的初阶,便能很清楚地看到微细的念头不断,像丝蜘、暗流一样。禪师说:「这有什么不好呢?看看它们如何生起啊! 痛来时观它如何消失,念头来时观它如何生起; treat all the objects as friends, knowing the processes of the thoughts。」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2500多年前,就有沙门以佛陀教导的止观当仪器,体証了「心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 of Mind) 而写下至高实相法之《舍利弗毗曇》衍生的《阿毗达摩义论》,其「心的动态分析」中的「心路歷程」就是在描述念头如何生起 (a thought process)。当六根与外境接触,生起六根识的「触」开始,六根感觉神经以微振生灭方式传递信号,这即是《阿毗达摩义论》裡所说的「无因异熟心识」;大脑(意根) 接收到信号后,经由个人的经验、观念等而认知(decoding)信号,这就是「有因异熟心识」---造业感果,而產生念头,完成一个心念的过程。

  《中部尼柯耶》第一经「根本法门经」(The Root of All Things),正是在描述「心路歷程」中的「有因异熟心识」的认知过程(a perception process)。由於我见(邪见)观念的形成,而倾向以自我為中心,向外画圈圈、分别心、佔有欲等,然后產生我慢和执取。所以,我见、我慢和执取三个不善心,是人类的三个根本烦恼。

  剎那為佛法的最小计时单位。心法一次闪烁,即一个剎那,或一个当下,却包含了生、住、灭的过程。一个剎那约有0.015秒的暂留时间,剎那剎那地相续因果关係,就是《阿毗达摩论》裡的「廾四发趣法」的展现,也就是一组法產生另一组法(moment to moment);几个剎那相续构成一组色法或心法的现象过程(the process of phenomena),一组过程產生另一组过程(process to process)。这些过程相续之间构成的因果关係就是十二缘起法的自然法则,比如,17个剎那形成一个念头(心法/thought);念头之后,生起另一组剎那生灭的色法,如一举一动的身的觉受(physical sensation)。

  这些念头和一举一动的因果关係便是十二缘起法,它是活生生的! 《清净道论》与《阿毗达摩论》描述十二缘起法和廾四发趣法的身心现象,把佛法讲活了。这因果相续之间的不一不异、不常不断,意指这一个剎那的灭,变成下一个剎那的生,这中间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存在,所以也无作者、无受者的无我相了;因此,心路动态分析中的离路,即两世之间生与死的关係,没有一个所谓的中阴身或心识停留存在著。

  身与心的关係有二层意义:除了上段提及的身心缘起法外,另一层意义却很少被指示出来;即内观禪修习途径上,心清净(定)自然会带动内身清净(慧地)以及外身清净(戒);具体的说,在内观禪密集修习中,止、观同时平衡发展的身心状态,会自然地带入日常生活中,而且是戒、定、慧三者同时进阶的 (step by step at the same time),不须要先建立定后才修慧,也就是英文所形容的clear comprehension or automatic reflection,这比起正念的第一层意义mindfulness范畴更深广。例如,身法方面所观到的四大变化、生灭法、入定前举步沉重、带磁性的觉受,或心法方面所观到的光和形状,均或多或少 (笔者的经验约是70%) 会呈现在日常生活中。笔者体验其原因有二:1. 一切都是心在作主,身也就跟进; 2.法相、法性本来如此,心专注(有止)、心够细(有观)的话,自然会现起。Interview时,曾向禪师求証,禪师平白的回答:「没错啊,欲界有情眾生被盖障所覆,所以就观不到自然现象。」

  结语

  〈七车经〉的第三清净--见清净,即為内观智慧禪之十六观智的第一观智--身心办别智;也就是如实体証能观的心与所观的目标--色法、心法,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成对的、剎那不停的生灭,身与心相依不相载。第四清净的度疑清净,即為第二观智--缘起法,也就是如实体証生生灭灭、因果相续流变。透过身清净与心清净而了知身心关係之观智,能直下的与日常生活结合一起,便成就「法住智(缘起法性常住心中)」,也就是内明(clear comprehension)之意。如此,佛法才算真正落实与运用於日常生活上。禪师说:「法,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而不是拿来争辩的。」

  佛陀的教法与外道不同之处,就在於四念处(毗钵舍那) 的止观平衡。 四念处的正念,除了是五根、五力平衡运转的轴心外,也是七觉支、八正道的检验器(sensor),是成就七觉支、八正道的主要管道。所以佛陀在《大念处经》开宗明义地说:「这是唯一的道路 (The Only Way)。」佛陀临入灭时,斩钉截铁地告诉最后一个来求法、皈依的外道:「唯我沙门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 (见《长部尼柯耶》游行经) 。」因為其他法门有止无观,或止观不平衡故。这清净、美妙的「阿含道」---解脱圣者之道,佛陀与他的直承圣弟子们都已走过、体証了,后人何须再復杂的探讨、争议其究竟不究竟呢?难道我们比佛陀和圣弟子们更绝顶、更有智慧吗?

  《清净道论》序论开宗明义:住戒有慧人,修习心(定)与慧(观),有勤智比丘 *,彼当解此结(烦恼)。愿与佛弟子们共勉之。( * 见轮回而生畏惧者称為比丘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