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说法教化>>正文内容

破执著论第二八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3日
来源:录自《般若起用论》   作者:释圣虚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凡夫之所以深陷于三界之内,漂溺于凡夫之流,就是他对某些存在有着深深的执著,对那些存在生起了贪爱、求取、执持、融合,故被它们强有力地束缚而不得解脱。同时,也就被它们重重障蔽而难以通达一切事物的真相,故成为不折不扣的愚痴凡夫。

  而修行般若却能直破种种有形无形、已知未知的执著。不管修行哪种具体的现行,只要是与般若相应,就能自然而然、自觉不自觉地消减执著,使人在智慧及解脱道上不断升进。

  如果你自觉对某种事物执着很深,已产生种种危害而难于自拔,那么就请立即亲近和修习般若观行吧。如果你连这类观行也无法悟解和起行,那么不妨就事论事,先修持不执著行法。要知道,修习不执著,本身即是修习般若,它在使你减损执著的同时,自然能产生般若的一切功德。

  如何修习不执著呢?

  第一步采用对治的方法,所谓“矫枉必须过正”,它属于戒行阶段。如果你对钱财有很强的执著,就需要强制自己去作种种的布施;如果你对刚强极其执著,就要强制自己多行忍辱;如果你对逻辑非常执著,就请多去欣赏轻松的音乐或绘画吧!但不要像西方人那样,非要去分析和找出其中的“非凡含意”不可,而是要用东方直觉感受式的欣赏,虽然说不出它有什么意义,但却得到了非常纯美的享受;如果你对某种观点、见解生起执著,请提醒自己诸法无常,没有一种观点、见解是可以永葆青春的,而多去耐心地听取别人不同的声音吧……

  这样,你本有的执著就会受到一个反向阻尼力而避免进一步的强化,渐渐趋于减弱乃至于消失。但是,惯性定律使你必然在那个反向阻尼力的作用下向反方向振荡,从而又产生另一种执著。比如,布施钱财使贪婪、吝啬等执著表象消失后,却可能使人深陷于“布施”法中成其执著。要知道,很多非人非时的布施对人对己乃至对整个社会、宇宙是得不偿失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虽因大施功德而生天受乐,但因执著却丧失了智慧,无形中又种下了未来堕落受苦的隐因。

  因此,当执著不断减轻或产生反方向的执著时,应立即提醒自己不可陷入其中,让自己在这两种执著间的振荡幅度越来越小并争取趋之于平稳的零点。这样,你就达到了儒家提倡的“中庸”境界,在浅表层次上做到了与中道的相应,在八正道中已完成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乃至正念,进入了最后之正定中,由此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的修习。

  第二阶段是从心性上除去执著,属于修定的范畴。由于第一阶段的圆满完成,你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正确不谬的正定境界,极少可能“走火人魔”而陷入邪定之中。那时你体悟到,处于稳定的不振荡状态仍是一种住著,并从深心之中予以远离,而达于绝对无执著的解脱境界,成就须陀洹乃至阿罗汉果。在这之前或之后,如果你进一步体会到“不执著”本身即是一种执著,那么,你就能偏离出小乘道而趋于大乘菩萨道中,开始第三阶段的修习。

  第三阶段即是从智慧上实现不执著,这种智慧就是般若。由于前两个阶段的修习,心识中能显发出大光明,能照见到清晰和实在的般若体性,能真切地体察到执著与不执着的同一。你能于一切执著状态中当下实现不执著,在不执著中能行一切执著,在执著中又丝毫不动不离于不执著。凡夫见你也许只是凡夫,阿罗汉见你却是阿罗汉,菩萨见你又是光明遍照的大菩萨,只有佛陀才能见到你即一即一切的本来面目,才能了知你无限的慈悲和不间断的自度度人。

  读者朋友,以上是修习不执著行的渐悟路径,和般若其他观行一样,在因缘成熟时,也存在着顿悟的可能,此处就不复述了。当你,当全人类执著渐轻,达至中庸或相应于中道后,人生及社会又哪会是今天这种模样呢?那时,民主与专制不必相互嗔恨斗争,而引得战火连天万民遭难;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不会相互矛盾而使人无所取舍;家庭不再是爱情的“坟墓”,当然爱情也不必一定以家庭作为归宿;女权或“男权”运动也可以休矣,因为雄健的男子汉照样具有温情善美的心性气质,温柔贤惠的女子一样具有智慧勇敢的灵性与骨气……总之,那时的万事万物、一切人们无不是真、能、善、美、乐的化身,其光明透筋彻骨,其清香沁人心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